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岩石爆破中的断裂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立  张时忠  张天锡 《探矿工程》1997,(3):54-55,59
在断裂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石爆破中实现断裂控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岩石爆破中的断裂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岩石爆破损伤模型的比选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英国  卢文波  陈明  严鹏  周创兵 《岩土力学》2012,33(11):3278-3284
归纳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爆破损伤模型关于损伤变量的定义方法,基于FORTRAN与LS-DYNA自定义接口,将5种典型的爆破损伤模型成功导入LS-DYNA。根据具体的工程实例,对5种爆破损伤模型计算的精确性进行了对比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KUS模型与RFPA模型对应的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选取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的KUS模型进行改进,考虑压缩损伤,并修正了宏观弹性常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拉压损伤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计算精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拉压损伤模型可以更好地定量描述岩体爆破损伤范围。  相似文献   

3.
陈俊桦  张家生  李新平 《岩土力学》2016,37(5):1441-1450
工程中预裂爆破参数确定方法通常为经验类比法。该方法以经验公式为基础,存在理论依据较为缺乏等缺点。为此,引入岩石爆破损伤、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共同作用等理论,在考虑岩石初始损伤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预裂爆破参数计算式。基于提出的理论方法,在现场开展了预裂爆破试验。针对爆破试验,比较了采用经验类公式和提出的理论计算式得到的线装药密度,并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裂爆破效果良好。考虑爆破损伤效应的爆破参数确定方法比经验类比法合理。最后,在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基础上,给出了实际工程中确定预裂爆破参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和现代裂纹技术提出了聚能掏槽爆破新方法,并设计出了三星聚能掏槽药包,进行了药包切割钢板、铝板、岩体及聚能掏槽爆破的实验室及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聚能掏槽爆破方法可使坚硬岩石的爆破效率从70%提高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5.
基于TCK损伤本构的岩石爆破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亮  郑明新 《岩土力学》2008,29(1):230-234
脆性岩石在爆破载荷下的动态破碎行为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关心的,采用数值法预估岩体破裂范围和损伤大小对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合理的岩石损伤模型是关键。假设岩体破坏近似服从Mises屈服准则,且考虑到岩体的应变硬化特性,把Taylor-Chen-Kuszmaul(TCK)模型中的拉裂损伤演化方程和材料双线性、弹塑性本构耦合到一起,并简洁地嵌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中,通过半无限岩体中柱形药包爆破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与准确性。对球形药包爆破问题也进行了数值分析。该损伤模型及其数值模拟在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奇 《岩土力学》1991,12(2):49-56
本文通过球形装药与岩石爆炸作用的力学分析,给出确定爆炸能量利用率的数值方法。通过算例,对于以破碎为主要目的的岩石工程爆破,爆炸能量利用率约为50%,爆炸作用初期的爆炸能量传递率约为40%。对于算例涉及到的炸药和岩石,两者的波阻抗越接近,爆炸能量利用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肖洪天  李白英 《岩土力学》1997,18(A08):60-63
基于试验资料,考虑了由裂纹扩展导致的岩石扩容,给出了损伤变量及其演化方程,建立了岩石流变损本构关系和有限元迭代格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程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水下岩石工程爆破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影响水下岩石爆破炸药单耗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RQD,水深H及岩性因素f,推导出了水下岩石爆破炸药单耗q的公式。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爆破技术是一种新型爆破技术,其爆破孔的设计对整个爆破效果及爆破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爆破孔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爆炸荷载作用下掏槽孔孔壁压力及其破碎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时畸变能的变化自始至终都基本呈椭圆形,孔径越小,积累的能量越大,对岩体破坏越大;孔深长度越短,能量积聚空间越小,爆破对岩体造成的破坏越大;孔深长度的改变对下部岩体影响较小,对中部岩体影响较大。此外由于爆炸实验多为破坏性实验,很难进行原型试验,因此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爆破孔的结构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钻孔内小自由面条件下对岩矿石局部进行准确地爆破破碎并非易事,这一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便捷地通过钻孔获取大量的矿物岩石,提高水溶法采盐、地浸采铀的作业效率,同时使得通过钻孔开采某些具有重大潜在价值的难采矿产成为可能,这无论对钻孔取样还是钻孔采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述了钻孔内岩石爆破破碎涉及的技术问题,并对钻孔内岩石爆破破碎若干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考虑各种岩矿赋存条件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加载形式获得钻孔局部岩层较好的爆破破碎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高速公路爆破中大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破碎块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媛  速宝玉 《水科学进展》1996,7(3):276-282
系统综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分析的各类模型,从各类模型所反映的渗透机理出发,阐明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及其工程应用情况。集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离散裂隙网络模型优点的等效-离散耦合模型是有实用前景的裂隙渗流模型。  相似文献   

13.
危岩是三峡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现呈现出多发、频发的趋势。危岩的分类为坠落式、倾倒式和滑塌式。危岩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清除、支撑、锚固、拦截、封填、灌浆、排水、防护网等。控爆技术,包括洞室控爆技术、深孔控爆技术、光面爆破、预裂爆破、浅眼循环控爆技术等,以及无声破碎和防护网,均适用于危岩排险工程。危岩的爆破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爆破,针对不同的危岩类型采用不同的控爆技术和综合应用措施,可以充分保护母岩,稳定岩体,达到应急排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岩体损伤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93,14(1):1-31
从微观及宏观两方面对岩体损伤的意义及性质作了阐述,介绍了连续损伤力学中有关损伤变量的定义和量度,给出了韧性、脆性、疲劳与蠕变状态下的损伤演变方程。文内除了列举几种反映岩体软化及节理裂隙性质的损伤模型外,还介绍了细观与统计损伤模型。最后简要叙述了几种损伤测量方法,包括超声衰减技术、声发射以及现代光学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现代破岩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岩石破碎的方法和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般地 ,破岩方法可分为机械能破岩和热能破岩 2种。介绍了几种现代破岩方法等离子体破岩、电子束破岩、激光破岩、微波破岩、热力综合破岩、射弹冲击破岩 ,以及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拉伸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广平 《岩土力学》1995,16(1):54-62
本文建立了拉伸荷载作用下岩石的二维、轴对称和三维细观损伤力学的有效场模型,分析了岩石中的裂纹扩展过程,求得了损伤柔度的表达式,并给出了相应的算例,数值模拟结果与Taylor模型和自洽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aylor模型和自洽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而本文提出的数值模拟结果则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首先对多裂隙岩体的损伤加以定义,在建立裂纹扩展时产生等效次生裂纹模型的基础上,对多裂隙岩体受荷后发生断裂损伤时其演化方程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大型岩体相似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结果分析验证,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代群力 《湖南地质》1994,13(2):99-104
本文着重探讨了基岩裂隙的野外测量及渗透张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作者在湖南辰溪煤矿的实测计算结果及在指导采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研究综述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系统综述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的研究情况。阐明了单裂隙面的各种经验公式、间接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模型优缺点及目前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岩石蠕变是岩土工程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蠕变研究正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本文从四个方面综述了蠕变模型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岩石蠕变的三个阶段中利用经典本构模型均很难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研究者们通过新的元件或者改进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岩石蠕变实际曲线;基于损伤理论的岩石蠕变模型是近年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可以很好的解决岩石微观裂纹所带来的蠕变;随着岩石深部工程的发展,岩体受到周围实际环境下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而研究含水量的变化与水力和其它应力耦合下的岩石蠕变也是今后的重点。最后指出,由于试验仪器的原因,高温高压和各向异性下的岩石蠕变模型研究进行的还不是很多,是今后岩石蠕变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