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测绘》2005,(5):180-181
在21世纪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是否必须登上珠峰顶端才能测高呢?测绘专家们的答案是肯定的。2005年珠峰复测,采用了的传统的经典测量方法,就是以常规的水准测量加上三角高程测量来确定珠峰的高程。同时,采用了GPS卫星大地测量法,把GPS带到珠峰峰顶直接测量珠峰的位置坐标和高程,测绘专家们将这双管齐下的方案称之为“双保险”。  相似文献   

2.
王文利  陈俊勇 《测绘科学》2007,32(4):12-13,7
大气垂直折光是影响珠峰高程测量成果和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实际数据详细分析研究了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计算原则、方法及其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结合同以往(1975、1992年)珠峰高程测量中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趋势的比较,得出气温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均存在周日变化并给出了它们的变化趋势,提高了珠峰高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GPS确定珠峰大地高是2005年珠峰测高一个关键环节,2005年珠峰测高GPS测量主要包括青藏地区地壳运动监测网、珠峰地区GPS控制网和珠峰峰顶高程测量三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GPS测量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珠峰峰顶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算珠峰高程的GPS数据处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新的测定,为此在珠峰及其邻近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工作。相对于1975年珠峰测高,2005年在珠峰以北地区的地面控制和珠峰高程测定中采用了GPS技术,采用了雷达探测技术测定珠峰峰顶冰雪覆盖层的深度,利用地球重力场模型、重力和数字地形数据、以及GPS水准等资料,精化珠峰地区的大地水准面,提高了测量珠峰高程和探测峰顶冰雪覆盖层深度的精度和可靠性。由此测得珠峰峰顶雪面正常高为8 846.67 M,珠峰峰顶雪面正高(海拔高)为8 847.93 M,珠峰峰顶岩面正高为8 844.43 M,珠峰峰顶相应点的冰雪层厚度为3.50 M。  相似文献   

5.
主动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研究;利用GPS技术测定珠峰高程变化及其北坡地壳形变的初步分析;城市空间信息规则网格与不规则网格的数据转换;远景摄影测量的一种标定方法及其应用;自动制图综合链与综合过程控制模型;GPS多天线多径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珠穆朗玛峰高程计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引言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位于伟大祖国和友好邻邦尼泊尔边界上,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屹立在喜马拉雅山群峰之上,是世界第一高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1966~1968年期间),和今年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1975年上半年),我国测绘工作者两次进入珠峰测区作业,并从珠峰北坡对珠峰高程进行了测定。1966~1968年在珠峰测区所进行的三  相似文献   

7.
1∶2000地形图地面点高程精度是15cm,北京东部地区地面沉降每年约5cm,每年造成已有的地形图三分之一不合格。本文比较了地形图高程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GPS测量、航空摄影测量、LiDAR、InSAR等,提出了建立沉降区高程改正模型的观点。即利用外业施测的高程改正控制点的沉降量(改正值)和平面坐标,通过插值算法进行高程拟合,得到高程改正模型,作为内业建立高程改正数学模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行动路线图     
《中国测绘》2005,(5):178-179
由于2005年珠峰复测的工作量很大,国家测绘局组建了中国珠峰测量队,40多名队员被分成了GPS综合测量分队、水准测量分队、重力测量分队及登山冲顶分队等4个分队,同时展开各自的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9.
党亚民  程传录  陈俊勇  张鹏  王小锐 《测绘科学》2006,31(2):128-129,132
珠峰大地高确定是计算珠峰海拔高程一个关键环节。2005珠峰GPS测量大地高确定主要包括青藏地区GPS监测网、珠峰地区GPS控制网和珠峰峰顶GPS联测三部分;并利用GPS峰顶联测数据直接计算大地高。本文结合珠峰峰顶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算珠峰大地高的GPS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珠峰大地高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监测地面沉降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了监测天津地区的地面沉降,配合精密水准测量,1995年布设了一个GPS监测网,每年的10-11月进行一次精密GPS测量,并与同期进行的精密水准复测的垂直形变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根据1995-2004连续十年GPS大地高与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对比研究,验证了GPS监测地面沉降的精度,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GPS大地高变化完全可以像精密水准测量一样高精度获取水准测量点的沉降值,从而得出在地面沉降监测中GPS测量可用于监测地面沉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Determining the geodetic height of Mount Qomolangma wa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missions in the 2005 Qomolangma height survey. There were three GPS networks in the survey: regional GPS crustal deformation network, geodetic GPS control network, and GPS measurement on the mountain summit.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were introduced. The final data processing strategy and reasonable geodetic height were fairly determined based on careful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各种不同GPS测量的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珠峰峰项GPS观测自然环境恶劣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算珠峰高程的GPS数据处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The absolute rate of mean sea level of Xiamen area is derived from the data of Xiamen tide gauge station and Xiamen GPS fiducial station of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C). The height variation is discussed deeply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height has periodic variations. So the rate of vertical land movement can not be precisely obtained only from several GPS campaig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of tide gauge station should be monitored by using long-term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4.
The absolute rate of mean sea level of Xiamen area is derived from the data of Xiamen tide gauge station and Xiamen GPS fiducial station of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CMONC). The height variation is discussed deeply in this paper, h is shown that height has periodic variations. So the rate of vertical land movement can not be precisely obtained only from several GPS campaign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of tide gauge station should be monitored by using long-term continuous GPS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区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的GPS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MIT/GLOBK软件分析了1998-2010年间多期GPS观测数据,获得了ITRF2005框架下广西区域现今地壳运动三维速度场和应变场参数,并对区域形变场和现今构造运动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GPS监测结果显示:广西区域现今地壳运动随华南块体作南东东方向的逆时针构造运动,ITRF2005框架下水平方向平均速率为33.49 mm/a,优势方向为N 109.3° E;垂直方向平均速率为+1.30 mm/a,整体趋势是自桂东向桂西方向垂向速率逐步增加。现今应变状态以N 127.3°±4.8° E挤压为主,最大主压应变率-2.7±0.5×10-9/a;兼有N 37.3°±4.8° E方向的拉张作用,最大主张应变率1.8±0.2×10-9/a。本文研究结果为描述广西区域现今地壳运动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细的三维速度场。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观测数据以及陕西省GPS观测网2001-2005年的5期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陕西省关中地区2001~2005年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以及关中地区内部彬县站点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并结合板块构造学原理进一步分析了关中及其邻区的地壳运动规律:①GPS技术用于地壳运动的监测是可行的;②相对于较稳定的鄂尔多斯块体,关中地区整体呈现不连续性逆时针旋转;③关中地区中西部存在多处应力集中区,地壳的相对水平运动较为激烈;④关中地区中部泾灞隐伏断裂带附近地壳水平运动激烈,属潜在多震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雪深测量缺乏必要时空敏感性的不足,该文在分析GPS信号多路径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PS信噪比观测数据,通过分离提取多路径反射分量研究其时频特性,探讨GPS多路径信号与雪深及其变化关系并进行反演建模。依据菲涅尔反射区理论,确定了反射区域范围,进一步探讨卫星、波段选择及初始反射高度确定等。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关系数为0.93,均方根误差为8.6cm;信噪比多路径反射分量的频率能有效跟踪积雪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uses multiquadric equations interpolation to establish a widely covered and valuable speed field model of China, with which the horizontal crustal movement patterns are obtained. The present-day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velocity image of China is also expressed by GPS observations, from which we can know the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 patter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