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采暖期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数模型预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哈尔滨市1951~200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从气候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冬季采暖开、闭炉日期的意义,分析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终日和采暖期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5℃终、初日分别与采暖期平均气温有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随着采暖期平均气温逐渐升高,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5℃终日逐渐拖后,初日逐渐提前;采暖期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5℃终、初日均存在突变现象。有必要改变以往的采暖模式,根据采暖期气温进行采暖能源调控。利用均生函数模型对2004~2006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5℃终、初日和采暖开、闭炉日期进行了预测试验。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5年、2006年采暖期RegCM 3模式输出产品和郑州市环境监测中心逐日监测资料,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PM10、SO2、NO2等污染物质量浓度预报方程。该方法在2007年采暖期的试报中效果不理想,预报准确率明显低于历史拟合率。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针对目前采用的统计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即在选择预报因子时没有考虑预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挑选的预报因子由于非正交,使回归计算的结果不稳定。将自然正交分解和多元回归分析结合起来,以采暖期各污染物的日均质量浓度为预报对象,建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制作的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有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中央气象台2014年1-9月下发的精细化温度指导预报产品,各市(地)上传的县级以上城市24 h晴雨预报、高温、低温TS评分相对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订正技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上最高温度预报好于最低温度预报,中部偏西北地区好于其他部地区。预报最大误差出现在2-3月份的温度转折期间。预报质量最好的月份为7月。经过简单订正后,此精细预报可以作为哈尔滨市温度预报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城市SO2污染统计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采用的统计方法存在的不足, 即在选择预报因子时没有考虑预报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挑选的预报因子由于非正交, 使回归计算的结果不稳定, 给计算带来一定的误差。该文提出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然正交函数 (EOF) 和逐步回归方法结合起来, 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建立统计预报模型的方法。以西安市采暖期和夏季SO2日均浓度为预报对象, 使用该方法建立预报模型。拟合及预报试验表明, 这些预报模型不但可以很好地拟合变化趋势, 而且还能作出较准确的预报, 采暖期预报的级别命中率为72.5 %, 夏季级别预报命中率为100%。通过对比试验, 此方法优于目前常用的逐步回归方法,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2003年冬季空气质量趋势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振玲  谢以扬  周惠  朱玉强 《气象》2005,31(10):47-50
使用短期气候趋势预报原理与短期空气质量预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1~7月的气候特征(背景)、天气形势以及各种相关气象要素统计分析,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综合预报。利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度(2003.11~2004.3)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试预测。即:在2003年冬季气候预测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2003冬季相似年份的天气形势、污染气象条件,确定污染潜势和气象参数。并运用现业务使用的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计算冬季各月的逐日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浓度。最后综合2003年冬季气候特征预测和日空气质量计算结果,做出冬季空气污染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6.
运用石河子市2015—2020年6种污染物浓度,研究了石河子市近6年空气质量及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石河子市近6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首要污染物主要以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并有明显的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之分。冬季空气质量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负贡献,各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多出现在白天。分析石河子市相对湿度、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显示石河子市除冬季外其他时间最小相对湿度、最低气温和空气质量指数相关性较好,在预报空气质量过程中可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7.
从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流程、地面要素加密信息收集显示、多普勒雷达预警信息和预报指标、重大灾害性短时临近预报的气象要素信息/预警信息/预报指标及物理量、不稳定指数预警信息/预报指标及合拼显示、卫星云图降水/冰雹估计、3h降水/温度预报方法、短时临近预报编辑系统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哈尔滨市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的建设过程,由此揭示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开展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莉  李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2008,34(1):72-79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7年3月辽宁冬季采暖期的气象资料进行普查,分析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天气形势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不利于一氧化碳扩散的主要天气因子包括存在混合层且混合层高度较低、地面风速小、空气湿度大等。根据普查结果并借鉴了大气污染潜势预报等级划分标准,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气象条件潜势预报分为五级,其中五级为最严重级别。结合高等级(四级和五级)天气实况和烟、霾和雾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现象出现日期对天气环流形势进行了普查,得出4种主要的天气环流型。利用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辽宁冬季采暖期实况资料对预报等级标准和天气形势场分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本预报方法所定义的等级划分标准以及天气形势场分型具有实际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按照采暖期的国家标准,西安地区的采暖期年际间差别较大,根据各年度的气候情况合理确定采暖期可达到节能目的。根据采暖各时段的温度、日平均气温采用节能技术可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内蒙古地区58个站点1961—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用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参照采暖供热等相关规范,综合分析了内蒙古地区采暖期各要素变化特征,初步提出了采暖初日、终日和采暖期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并经过检验与实况基本相符。结果表明:①近48年内蒙古地区采暖初日推后、终日提前、采暖期缩短,说明随着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冬季变暖,寒冷期缩短。②内蒙古地区采暖期要素的变化与纬度的高低密切相关。纬度越高,采暖期缩短越多,使表征采暖能耗多少的采暖度日值减少越明显,采暖期能源消耗越少,节能减排潜力越大。③随着气候变暖,内蒙古地区冬季寒冷程度和寒冷期变短,采暖能源需求量减少,采暖能耗降低,其集中供热强度和耗热量降低,从而可减少CO_2、CH_4、SO_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④采暖起止日、采暖长度以及采暖期能源需求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由此构建的采暖初日、终日和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可信度较高,可根据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提早做出不同地区采暖起止日期和采暖期能源需求趋势预测,减少能源的浪费,为供热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初春一次雨夹雪天气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哈尔滨市初春季节雨夹雪天气的成因、环流形势及相关物理量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提高预报降水确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1 999年 7月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根据自治区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气象服务提出新的要求而成立了专业气象台。其服务宗旨是为自治区各大厂矿企事业单位、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翔实、细致、及时和品种多样化的气象服务产品 ,以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近两年多来 ,专业气象台先后引进、开发了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大气污染潜势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气象与健康、上下班天气预报、旅游点天气预报、铁路沿线天气预报、直航城市天气预报、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采暖期气象指数预报…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气象》1998,(1):35-37
降水是大气中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降水概率预报是利用现代科技和手段,对未来天气出现降水的可能性用百分率定量表达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黑龙江省气象台于1996年开始了对哈尔滨市降水概率预报系统的研究工作。这里简要介绍该预报系统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金瑜  尹学绵 《黑龙江气象》1994,(3):45-46,20
单站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金瑜,尹学绵,景学义1前言哈尔滨市区单站暴雨,特别是伴有雷阵雨强度大的暴雨,是哈尔滨市区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北方暴雨次数少、强度大、时间集中的特点。为了减少单站暴雨预报的盲目性,提高预报确率,我们把单站暴雨预报作...  相似文献   

16.
CO的传播、扩散、转移和沉降受多种气象因素制约,本文根据2006年-2007年忻州市人民医院CO中毒人员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了CO中毒与大气环流形势、天气系统、气象要素等的相互关系,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冬季采暖期CO中毒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程,并进行相应潜势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7.
陶亦为  张恒德  代刊  董全  周军  刘珺 《气象》2023,49(12):1532-1541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全球再分析资料(ERA5)构建模式气候,应用ECMWF集合预报,采用“集合预报标准化异常预报法”,针对最高和最低气温构建中国地区集合平均异常温度预报和异常温度概率预报产品,并与极端预报指数(extreme forecast index,EFI)开展检验和对比分析预报性能,并基于“异常温度影响矩阵”,构建了异常温度影响程度预报指数,通过异常温度事件个例探讨相关产品的预报应用。结果表明:基于ECMWF的ERA5和集合预报构建的集合平均异常温度预报产品对我国夏季和冬季异常温度事件均有比较好的预报效果,预报性能好于或接近EFI,可作为业务上对异常温度事件预报的支撑产品。异常温度概率预报产品可以体现集合成员中的预报异常温度事件的信息,在中期预报时效对发现早期异常温度事件信号有优势,并可反映对异常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信息。异常温度影响程度预报指数结合了异常天气概率预报信息和异常程度预报信息,可对异常温度时间给出客观定量的预报结果,对一次异常低温事件的个例预报证明该指数有比较好的预报效果,对异常温度事件的预报和早期科学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和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天气形势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2000~2003年哈尔滨市三年来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研究空气质量与天气形势的关系,总结出哈尔滨市冬春两季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形势特征,研制了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天气图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使用采暖度日分析法和采暖期室内温度采样分析等方法,了解掌握呼伦贝尔市采暖现状,分析采暖过程中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以及气象服务在采暖方案优化中的潜力。分析表明:2014—2015年海拉尔地区采暖度日偏高11.7%,存在节能减排的巨大空间。呼伦贝尔市理论采暖开始和结束日期一般会偏离平均采暖日5d左右,在采暖初期与末期有38.6%的采暖日所需的理论采暖度日只占全部采暖期度日的25.9%,若能根据天气预报制定采暖开始、结束日期,则可有效避免能源浪费。现阶段供暖企业针对冷空气过程的采暖调整方案会出现室内气温骤降、骤升的问题,存在结合冷空气过程预报和寒潮预警优化采暖方案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1~2002年7月的哈尔滨市紫外线监测资料,日最大太阳高度角、14时的云量、14时的相对湿度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哈尔滨市紫外线出现的时间规律,并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进行预报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界面简洁、运行方便的预报业务系统,可完成数据库的显示、查询,预报制作、发布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