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慧 《地理教学》2009,(1):20-20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在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却往往选用不同的案例。例如:人教版在生态环境建设中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作为案例,而鲁教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案例;人教版选择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案例来阐述河流的综合开发的,鲁教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作为案例来阐述的;人教版是以我国山西省的能源资源的开发来阐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实施案例教学,是新课程实践中的一大亮点。但如何处理教学案例,却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以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模块3(区域地理)为例,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源起:教材所涉及的案例来源非常广泛,只有少数区域会被幸运被提及。例如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章节中使用了“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要认真看哦,这是地理教材中唯一出现常州的地方,很多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常州便是从这张图开始。”  相似文献   

4.
林国银 《福建地理》2005,20(2):54-57
新课程采用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构建教学内容。如何运用案例教材,开展地理案例教学,有待于深入研究、探索。本文结合上海港区位案例,介绍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初步探讨地理案例教学的优势、局限性及应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
宋洪位 《地理教学》2013,(10):35-36,55
正一、确定目的教学案例就是为了传递特定的知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存在的,所以开发教学案例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教学案例要说明什么理论、解决什么问题。确定目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案例素材搜集的主题,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案例开发为例:教学背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这一内容在初中地理教材中也有涉及,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一以贯之的。高中地理教材除继续把它作为一种思想贯穿外,重要的一点是要从整体性讲出内容和道理来。为此,教材从物质流动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案例分析方法是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特色之一。这一方法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显示了地理本身的实用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案例分析教学的功能、积极发挥自身在案例分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认真搞好案例分析教学,这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集体朗诵:“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地理教学经常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尤其是在必修三的教学中体现得更加明显。教材在编写中,每一节都选取了一个案例,用实例来阐述区域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就离不开对案例的把握和处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广泛而深入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意志、情感和价值观,主张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丰富多样的交流讨论,或者合作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交互学习。科学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笔者想就田纳西河流域开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的设计 在讲授“自然资源与人类”(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节)时,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插入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这一案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方才 《地理教学》2015,(7):25-26,45
一、在合作讨论中,突破教学重点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强调,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乡土案例是学生生活中的知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堂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内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有  相似文献   

12.
应晓洪 《地理教学》2011,(14):32-33
一、构筑“心理框图” 能源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涉及到区域的地理背景,也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并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一节内容时,要理清其相关的主要要素间的关联,构筑一张“心理框图”,并以此为“通用工具地图”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知识。其基本“心理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云吾 《地理教学》2009,(12):18-19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质量而展开。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大基本特征,进而阐述了它们对我国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意鸿 《地理教学》2012,(18):43-44
新课标要求学习区域地理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的方法,而非大量记忆一些分布类的地理知识;重视地理知识的联系,提升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而非简单记住区域的物产加地名。可是,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下列误区,笔者结合一些实例总结如下。【误区一】对于地理分布类知识,我们还是强调学生去记忆。如埃及的地理位置(如邻国、临海)、地形类型、河流和城市等等。而在新课标中,对于地理分布类地理知识,如位置、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只要求结合相关的地图,能够从地图中找出来就行。如2012年长沙中考试题的第27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七届"中部博览会"(全称"中国中  相似文献   

15.
白玲 《地理教学》2011,(9):7-10
一、地理“活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机械照搬“活动”的多,深入理解“活动”案例功能的少尽管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多年,教师们对“用教材教”也已经耳熟能详,但受惯性的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一些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还常常将地理教材奉为“圣旨”,对教学内容不敢越雷池一步,对如何“用教科书教”还存在着某些困惑。一方面,机械照搬和使用教材中“活动”栏目所提供的案例,不考虑“活动”内容是否适用  相似文献   

16.
季萍萍 《地理教学》2011,(17):22-23,13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的内容,在第三章中,与前一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起,都是对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与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确定设计思路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课标要求教师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人教版教材内容选用的案例是东北地区,教材先用简练的文字阐述了区域进行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如下图)。这是本节教材的点精之笔,从总体上介绍本节编排思路,然后教材从四大部分进行阐述,用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