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国家测绘局组织的国家高精度水准网动态平差成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大陆陆地垂直运动为:南部相对上升,北部相对下降;东部运动速率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西 相似文献
2.
3.
4.
6.
我国海域大地水准面与大陆大地水准面的拼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重力和GPS水准数据确定的陆地大地水准面和主要由卫星测高数据确定的海洋大地水准面 ,两者之间一般都存在以系统误差为主的拼接差 ,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顾及这一现象 ,并结合我国在陆海大地水准面拼接区重力资料稀疏的实际 ,提出了扩展拼接技术。以国家GPS水准网确定的 (似 )大地水准面作控制 ,对陆海重力大地水准面作拟合校正 ,得到我国校正的陆海统一的重力大地水准面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分别利用重力综合法和GPS/水准控制的重力内插方法计算某5°×10°范围的区域大地水准面,其与GPS/水准点的比较精度优于5分米,据此,对实现我国5分米级大地水信面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告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3期高精度水准测量资料,研究中国大陆近50年来垂直运动的方法与结果。论衣了净化数据源与使用复测资料的方案。分析了除按大陆整体推求垂直运动速率外,按地分区推求地壳垂直运动速率,地壳、地地表垂直运动分离的必要性。提出了与地质构造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所采用的单点动态垂直基准。对使用多面函数逼近速率面,在全国范围的实用性实验作了说明。介绍了研究获得的中国大陆垂直运动的最新成果,并就运动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用地球位模型和GPS/水准数据确定我国大陆似大地水准面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地球位模型和GPS/水准数据确定了我国大陆地区的似大地水准面。采取的方法是,对于每一个GPS/水准点,用地球位模型计算其高程异常值,并与其GPS/水准实测高程异常值比较,得到计算值的改正数,以此改正附近15′×15′格网点上用地球位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方法的实质是将地球位模型计算的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于GPS/水准实测的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共使用了遍布大陆的950多个GPS/水准点,点间距大约100km。得到的15′×15′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就全国而言,平均好于±0.5m,105°E以东地区接近±0.3m,以西地区接近±0.6m,青藏地区接近±0.5m。 相似文献
12.
推算我国高精度和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我国新一代高精度的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的特点及其可能的精度和分辨率,列出了采用移去恢复法时的实用公式,介绍了计算斯托克司公式的严格方法和高程异常推估点的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3.
14.
一、前言:
众所周知,测绘工作者的传统目标就是完成控制网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目前测绘工作者虽面临着为土地经济学服务的新任务,但还是离不开大地测量学。从国外情况看,有些国家已把强调摄影测量转而强调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中国大陆速度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与国际地球参考系的定义一致。它的实现分两步完成:第一步,通过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简称"网络")、全国GPS一、二级网、国家GPS A、B级网和地壳运动监测网等在ITRF97框架内进行联合平差得到约2 600个GPS大地点在历元2000.0的一致坐标;第二步,通过处理"网络"的10年观测数据得到该网络1 070个站的速度,并进而用这些站的速度内插出其余约1 500个非‘网络’点的速度。本文致力于实现中国大地坐标系的第二步,即研究中国大陆速度场的确定,给出了中国大陆速度场的结果,提出了应用速度场的4种方法,即全局欧拉矢量法、局域欧拉矢量法、格网平均值法和块体欧拉矢量法,并从速度精度和使用方便角度分析比较各个方法的优缺点。附录中给出中国大陆3°×3°格网速度平均值,以备用户查用。 相似文献
16.
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的确定与我国旧有各高程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地球表面上各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大地测量学基本的任务之一。本文就我国关于1965年黄海平均海水面的确定,作为全国统一高程系统问题、以及与旧有各高程系统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述,以便纠正某些部门、单位在利用联测黄海高程系统时产生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