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8月26日至27日,我省自西向东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20多个县、市出现了暴雨,10个县,市的雨量大于100mm,局部出现了龙卷和特大暴雨,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大范围的暴雨区集中在济南、淄博到  相似文献   

2.
概述一九八三年天气异常。长江中下游和汉江流域洪涝严重,我省汛期开始的早,结束的迟,从五月到十月暴雨频繁,共发生暴雨174县次,比一九八二年多近一倍,暴雨日34个,其中区域性暴雨13次,成灾性暴雨三次,特别是七月下旬和十月上旬的两场暴雨,其强度之大,范围之广、灾害之重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八三年汛期天气之所以异常,是与东亚  相似文献   

3.
认识气候变化规律预防霜冻灾害杨渊华(赤峰市气象局)1995年赤峰市继遭受严重的春夏连旱、低温冷害之后,在9月10日和9月14日,又遭受了严重的霜冻灾害。这场霜冻北部旗县出现时间比历年平均日期提前68天,南部旗县提前10—12天,其受冻面积之广、绝收减...  相似文献   

4.
一、灾情概况 1981年7月18日中午。烟台市栖霞、海阳二县27个乡镇共628个自然村遭受了严重的冰雹龙卷大风的袭击(简称85.7过程)。据烟台日报报导,冰雹平均积地4—5寸厚,直径多在60mm,暴雨如注,海阳县战场泊乡15分钟降雨54.0mm,普遍出现10级以上大风。至使11万2千余间房屋不同程度遭受破坏,死1人伤120人,死亡家禽15万只,农作物受灾50多万亩,二县经济损失约1亿6千余万元,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5.
2017年6月24日和2019年9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及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次灾害的天气诱因。结果表明:“6.24”滑坡灾害发生在夏季主汛期,是由冷暖空气长时间交汇造成的持续性降水天气导致,期间伴有几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雷达回波以大范围层积混合云回波特征为主,对流性暴雨特征不明显。“9.30”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大气环流突变的秋季,冷暖空气势力较弱,天气尺度系统造成的区域降水强度不大,而由局地热力作用造成的单点对流性强降水才是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江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2008年1月12日-2月2日,江西出现了一次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对这次灾害性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评估,有利于为今后抗御类似灾害和其他气象灾害提供参考。为此,从天气气候特点、成灾原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后发现,此次灾害影响范围大,受灾人数多,损失重,1月22—27日大范围冻雨,以及1月28—29日和1月31日~2月2日两场大雪,使危害迅速加剧;灾害影响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其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有交通、电力、通信、农业、林业等部门;影响因子以低温、冰冻(道路结冰、电线积冰)、雪压等为主,另外还有雨雪、冰雪融化等;冻雨强度大,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是此次罕见灾害的直接原因;此外,承灾体设计标准太低、应急准备不够充分等是导致灾害损失严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1983年2月28日晚上22~24时,玉林地区自北向南受到了一次强烈飑线的袭击,飑线过境时,雹大、风猛、雨急。桂平、贵县、玉林、北流、陆川等县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雹暴和大风(风力9~11级、阵风12级),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8.
1980年9月1日17时至20时,烟台地区受到一次强飑线侵袭。全区普降中到大雨,其中烟台市和福山县降暴雨,掖县、莱阳并伴有冰雹,全区普遍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掖县、招远、莱阳和海阳县记录有“飑”。风雹灾害波及9个县109个公社,全区共伤亡数百人,损失房屋、渔船、农作物等价值约计5800万元。  相似文献   

9.
11996年榆林地区冰.雹天气气候概况1996年是榆林地区发生雹日17个,34县次,其中区域性冰雹2次,造成灾害的5次。多雹时段在6月下旬~7月中旬。其中7月9日~14日持续6d,是历年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冰雹过程。1996—06—26,神木、佳县、横山、绥德、子洲、清涧等县降雹,子洲境内冰雹最大直径40mm,该县成灾面积4220ha。2冰雹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分析2.1天气形势分析影响榆林地区冰雹天气的环流形势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西北气流型,另一种为蒙古低槽或低涡型。2.1.1西北气流型。此型是造成榆林地区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我区出现了两次罕见的全区性的大暴雨过程,一次发生在冬季1月3-7日,另一次发生在夏季6月18-22日。1月那一次是解放以来没有过的,雨强偏大,共有35个站下了暴雨,其中桂东南下了大暴雨,部分县出现了冬涝。6月那一次据说是百年不遇的,有26个县连续出现了大雨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融水、融安、资源、环江、凤山等五个县的降水量达到三百七十至七百毫米,致使融江、柳江、桂江、西江水位陡涨,河水泛滥,灾及桂林、河池、柳州、梧州、百色五个地区的49个县和柳州、梧州两个市,使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和交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初柳北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柳北地区40个加密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及三江、融安、融水三县建站以来的气温资料,对2008年初柳北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为柳北地区近50 a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在这次过程中,海拔越高、纬度越高的地带灾害程度越严重,纬度相同的地带又以海拔高的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洪水灾害等级评估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评定洪水灾害等级是科学的,具有客观定量等优点。它将洪水灾害分为5个等级,即重、大、中、轻和微灾。其方法是:用灾害因素划定灾害等级,进行量级简化;转换隶属函数;求转换函数;求权重系数;建立灾害等级评估模型;确定模糊灾害等级。从模型计算结果来看,黑龙江省的洪水灾害是严重的,中灾平均2年发生一次,大灾平均5年发生一次,重灾平均15 ̄16年发生一次。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夏季我省洪涝、干旱、高温、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受灾范围广,部分地区旱涝交替,重复受灾.尤其是17号台风造成的灾害,为历史上所少见.今年夏季是我省建国以来灾情最严重的年份之一.1 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1.1 梅汛期暴雨过程频繁,范围广、雨势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受3号登陆台风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北跳,6月8日我省提前进入梅汛期.入汛以后短时间为连续性暴雨,6月8日至24日的16天时间里,连续性暴雨至大暴雨的天气过程出现了四次.降雨量除湖州、嘉兴两地区北部以及温州地区东南部在150—300mm外,全省其他地区均在300—600mm,其中开化、常山664mm为最大.全省有11个市(地)59个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39.9亿元.  相似文献   

14.
查阅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年鉴、全国与河南省气候影响评价等文献,对豫东南区域1949-2011年30次龙卷风的历史记录逐个进行了时空分析和富士达分级:63a来发生于6、7月份的龙卷风占总次数的2/3;20世纪80年代集中发生在1984、1986两年,90年代仅1990、1993年没有发生,21世纪前10 a主要是2005年的三次(均为F1级)。有24个县(市)曾有龙卷风光顾过,发生最多的汝南和潢川曾遭遇过5次龙卷风袭击,其他县(市)分别出现1~4次不等。灾害特征是较低级别的F0和F1等级较多,F2等级较少,但发生的概率和强度等级均高于豫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连阴雨灾害指数的陕西省苹果生长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陕西省苹果产区近40 a 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逐日降雨量资料,提出了以连阴雨灾害指数L<,u>(L<,u>=N<,r≥3>/N<,R=0>)(N<,r≥3>为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雨日连续3 d以上的日数,N<,R=0>为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无降水日数)量化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用此方法计算了苹果产区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分轻度、中度、重度3级对果区各地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有13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轻度,有27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中度,有8个县连阴雨气象灾害指数为重度.此计算结果与陕西果区实际连阴雨影响基本一致,表明灾害指数方法是一种较好的风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宁洱县1960-2010年逐年降水量及暴雨日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降水量和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得出宁洱县降水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界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经过对降水相对变率的分析,阐明宁洱县秋、冬、春三季降水可靠性差,旱涝灾害比较频繁。同时利用Pearson-III型概率分布法对宁洱县日最大降水量重现期及重现期极值进行分析,发现日最大降水量极值偏小,有利于全年水资源的储备和再分配。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冰雹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一场强烈的冰雹在很短时间内会使农作物、水果等遭受极大的损害,从而给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带来较严重的影响。辽西地区包括朝阳、阜新、锦州市及锦西市所辖的全部15个县(市),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该地区是我省冰雹多发区,每年都有较大范围的系统降雹,而局地性降雹则更加频繁,最多年份(1980)高达59天。每年大约有200万亩农田遭受灾害,绝收近四分之一.因此,全区多数市、县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些年一直  相似文献   

18.
蒙阴一次风雹灾害的雷达回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6月14日,山东省蒙阴县遭受了一次严重的风雹灾害。根据济南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地面气象要素场分析,这次灾害是由沂源、新泰移入的对流风暴单体在蒙阴境内发展造成的。14日17:20左右雷达回波在蒙阴县城附近强烈发展,造成冰雹大风灾害,之后回波沿蒙阴谷地向东南方向移动过程中,与一个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小单体合并,又一次强烈发展,在垛庄附近造成冰雹大风灾害。  相似文献   

19.
利用HJ-1A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结合高程、温度和降水量等辅助数据,对柳州市2010年和2012年两次典型的雨雪冰冻灾害的光谱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出现在海拔900m以上的山区,海拔越高,灾害越严重;降雨与持续低温是灾害出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哈尔滨市阿城区地处张广才岭西麓,全区非山即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大风灾害发生较重的地区,每年大风日数8次以上,大风灾害发生率约2—3次,因大风引发的火灾常有发生,对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建设、粮食、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增多,阿城区迫切需要大风灾害风险性区划作为科学有效的防御灾害的依据。因此,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更加细化的大风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