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空气活动是造成我省汛期降水天气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摸清冷空气活动与我省汛期降水的关系,进而改进预报方法,延长预报时效,提高预报准确率,我们普查了1962—1973年7—8月的天气图,对40—55°N、70—120°E范围内的冷空气活动与我省降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统计分析。 一、普查方法和冷空气标准 我们采用固定指标站的降温值和天气图上天气系统(高空槽、锋区、地面冷锋)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冷空气活动的情况。根据预报员的经验,影响  相似文献   

2.
寒潮是大范围较强冷空气在一定环流形势支配下,向某地大举侵袭的运动过程和表现。对于它的中期物理成因至今尚缺乏全面的本质性的认识。因此也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寒潮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预报知识是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的基础,没有知识专家系统就无法运行,没有预报知识就不存在天气预报专家系统。 就知识本意而言,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业务实践、科学研究等)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属于认识的范畴。各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知识,但由于各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不同,对本学科规律认识的深度,对规律概括的准确性,运用规律指导实践所依据方法的精确性,都存在较大差别。在同一个学科,不同的人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差别决定了知识的精度和对客观事实逼近的程度。显然,知识并不一定都是真理,更不是绝对真理,有些知识只能具有一定的相对真理性。  相似文献   

4.
华南后汛期暴雨,与前汛期比较,无论是中低纬环流特点或影响系统,都有很大的不同。 前汛期(4~6月)华南处于过渡季节,北半球东北季风逐渐减弱,但仍能到达华南,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但脊线仍在20°N以南,孟加拉湾低槽开始活跃,向我区输送大量暖湿空气,锋面雨频繁。 到了后汛期,(7—9月)东风气流显著北移和扩大,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华南;华南转受热带辐合带、东风波、台风、热带低压或南海低槽等热带系统影响,个别年份还会受西南低涡影响。因此后汛期暴雨预报思路,和前汛期有很大的不同,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台风及西南低涡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林地区前汛期暖区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地区前汛期,以锋面暴雨为主,但暧区暴雨亦常见。对于暧区暴雨,我们研究得不多。这类暴雨,突发性强,强度大,往往伴有大风和冰雹,容易发生灾害,往往给预报服务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提高我们对前汛期暧区暴雨的认识和预报水平,本文对1981-1982年四次前汛期暖区暴雨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可供日常预报参考的有趣事实。 一、暴雨概况 我们规定:一天中地区内有≥50%的站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指标序列相似的基础上,将本站历年1月-4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气温点成曲线,与历年平均值比较,找出它们距平曲线的变化特征,基本上能抓住汛期的旱、涝趋势.将预报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就构成了指标序列.它的主要优点,就是研究各个时期的基本气象状态,研究天气变化的全过程,研究决定汛期降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从而综合作出汛期预报,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天气谚语转换为气象要素,下面举出几条群众反映本地区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7.
古鸣 《广西气象》2007,28(A02):104-104,161
对ENSO事件进行划分及评定,从汛期预报时效出发,分析了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汛期的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NSO事件进行划分及评定,从汛期预报时效出发,分析了ENSO事件对梧州市汛期降水的滞后影响效应,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汛期的降水预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郑丽娜  靳军 《气象》2005,31(5):74-76
利用常规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对2003年4月18日发生的暴雨做了重点分析,并将其与汛期暴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在环流形势、动力条件和低空急流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汛期暴雨涡度、散度、垂直运动场较强,而非汛期暴雨冷空气强度相对较强,低空急流也较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AR/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日平均降雨资料,分析2016年梅汛期的大气环流演变特点和期间3次强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对比了欧洲中期数值模式(EC模式)的预报能力,并对其中期预报降雨的落区偏北、强度偏弱的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梅汛期中高纬度环流多变化,多冷空气活动但势力总体不强,夏季风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逐步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梅汛期前期EC在中期时效对于夏季风的预报强度偏强、副高位置偏北,直接造成模式预报的雨带位置偏北。EC对于乌拉尔山一带的环流系统预报能力较好,但对于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一带的环流系统预报能力较差,从而使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和强度预报均出现偏差,这对于7月初的强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梅汛期降雨环流特征及ECMWF中期预报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NCAR/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台站观测日平均降雨资料,分析2016年梅汛期的大气环流演变特点和期间3次强降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对比了欧洲中期数值模式(EC模式)的预报能力,并对其中期预报降雨的落区偏北、强度偏弱的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梅汛期中高纬度环流多变化,多冷空气活动但势力总体不强,夏季风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逐步增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在梅汛期前期EC在中期时效对于夏季风的预报强度偏强、副高位置偏北,直接造成模式预报的雨带位置偏北。EC对于乌拉尔山一带的环流系统预报能力较好,但对于日本海-鄂霍茨克海一带的环流系统预报能力较差,从而使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和强度预报均出现偏差,这对于7月初的强降水的强度和落区预报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日常预报的角度出发,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14年12月18日梅县出现了14年入冬以来的首次低温霜冻天气进行分析得出:低温天气的出现和冷空气的入侵有关外,还与夜间晴空辐射降温、周边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冷空气前梅县有短暂回暖现象;冷空气过后,导致基础气温较低,在高空西北气流和地面冷高脊控制下,极易发生辐射类低温;数值预报对冷空气的形势预报准确,有较高的参考意义,但其温度预报往往只考虑平流降温作用,对于辐射类降温的预报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对武汉区域中心MAPS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LAFS模式1995年汛期降水预报作的Ts检验,结果显示两个模式对湖北省汛期降水预报都有一定指导意义,就湖北省预报区域而言,MAPS模式比图象气象中心LAFS对汛期降水预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69—1987年冬到初夏季(11至6月)青藏高原探空站07时地面、500hPa温度及其上空不同层次间厚度距平资料与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冬初夏季冷暖特征及其与广西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预报意义的结果,加深了青藏高原冷暖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69—1987年冬到初夏季(11至6月)青藏高原探空站07时地面、500hPa温度及其上空不同层次间厚度距平资料与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冬初夏季冷暖特征及其与广西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预报意义的结果,加深了青藏高原冷暖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潘忠云 《气象》1975,1(6):27-27
目的单站短期天气预报中,分析Ci、Cs移入后发展与否,常作为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依据。如何判断其未来发展与否,我们在实践中有以下一些体。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4—2017年汕头市PM2.5的日浓度资料、以及汕头市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的同期地面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汕头市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以及风、混合层厚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对PM2.5浓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根据汕头市的气候特点,采用BP (Back-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针对汛期和非汛期分别建立了PM2.5质量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与多数内陆城市不同,汕头市PM2.5浓度日变化为单峰型,这与汕头地处沿海受海陆风影响有关;PM2.5浓度日峰值出现在08时左右,除早高峰污染物排放增加的因素外,与早晨时段的低风速环境有关;PM2.5日均浓度随着风速的增大呈现减小趋势,PM2.5日均浓度与08时混合层厚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143);汕头市非汛期PM2.5浓度比汛期高,这与汕头市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有关,汛期各量级降水(暴雨以上除外)对PM2.5的清除效果无明显差别,而非汛期降水对PM2.5浓度有明显清除作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效果表明,汛期和非汛期的PM2.5级别命中率TS分别为100%和90.3%,准确指数分别为87.7%和89.9%,总体预报效果良好。不同时期预报模型出现正误差的数量和程度均大于负误差,汛期预报模型在有强降水发生时误差较大,而非汛期预报模型在有冷空气入侵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据防汛部门统计.我市汛期有85%以上的年份防汛工作总有一段紧张时期,因此汛期暴雨历来是我们预报工作的重点,也是主攻的对象.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省台汛期(5—7月)对全省的暴雨分片预报中,对我片所在地新余而言,暴雨预报的概括率(含对我片  相似文献   

19.
用近几年的日本中期数值预报传真图的96~120h500hPa环流、涡度预报场、850hPa温度预报场及地面形势预报场与桂东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时段及低温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传真图对春播期的每次冷空气南下过程都能提前报出,对冷空气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为此,对这些传真图进行了归纳分析,找出一些桂东地区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在日本中期数值预报传真图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缪强  谢瑞国 《四川气象》2001,21(1):9-12
本文就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业务预报中的释用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的一套方法;分析了数值预报产品的季节适用性问题;就预报对象和预报着眼点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汛期和非汛期主要预报对象的释用预报思路,并列出了相应的释用预报方法。在去冬今春的精力应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