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州珠江隧道是我国第一条采用沉管法施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其中基础部分,首次采用注砂回填后,结合稳定性水泥浆回填和EAA浆材封孔抗渗处理,配以适宜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止水效果显著,提高工期九天。  相似文献   

2.
八盘岭公路隧道全长1600m,掘进断面66m~2。本文根据隧道工程口部地质条件,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和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提出了口部掘进施工方法,地面和硐内加固支护方案、光面爆破设计,围岩监控测量技术等,以及突破口部难关后,采用的全断面一次掘进施工方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丁智  魏新江  魏纲  李晓珍 《岩土力学》2011,32(Z1):749-0754
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区,盾构施工通常会使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既有建筑物受到影响。在考虑建筑物基础形式不同情况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邻近不同位置建筑物工况下的盾构隧道施工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建筑物基础形式不同,对隧道衬砌的受力状况的影响也不同,在邻近建筑物的盾构隧道施工时衬砌要承受更大的内力值。对于隧道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工况,隧道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大;但对于桩基础建筑物,邻近基础一侧隧道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内力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圆梁山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问题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埋隧道的地质灾害问题对隧道修建的可行性及隧道施工具有重大影响。该文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深埋隧道的主要地质灾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渝怀铁路圆梁山特长隧道初步勘测的成果,对这一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各类地质中灾害的发生程度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作出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在新水花隧道溶洞地段采用了WTD锚杆,本文简介了施工措施,方法及使用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结构分析及施工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及合理的计算参数模拟分析了双联拱隧道分步施工过程中围岩体在不同施工阶段的应力场和位移变形状况以及支护衬砌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得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结论,并由此提出了双联拱隧道合理的优化施工工序,用以指导某在建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5日,武汉长江过江隧道东线孔洞已挖掘了1440m,顺利穿过长江中心线和隧道的最深处。据长江隧道中隧联合体负责人介绍,国庆期间,隧道施工人员仍坚持上班,每天以10m的速度向前推进。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盾构机已达到设计速度,最快一天可掘进18m。据悉,在东线盾构施工挖掘1440m、安装管片720环后,西线隧道盾构长度也达到了1050m,顺利进入了长江之中。施工方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江隧道在水下近60m处施工,水压较大,施工的风险也多。东线隧道已挖过隧道最深的地方,开始稍稍“抬头”。向汉口方向施工。长江隧道东线、西线两条隧道均从武昌向汉口掘进。单条隧道长2540m。  相似文献   

8.
施工温度场的控制对于多年冻土隧道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青藏铁路昆仑山、风火山隧道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的测试,综合分析冻土稳定、混凝土施工、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施工环境温度的要求,提出了适合于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隧道的施工环境温度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现代隧道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灾害问题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天俊  吴立 《探矿工程》2003,30(4):62-64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现代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塌方、突水、涌水、地面沉陷和塌陷等地质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隧道建设对紧邻高架桥影响的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SC.Marc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隧道分区分层动态施工和运营期行车荷载对紧邻高架桥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扩大基础基底反力增量、基底中心沉降、扩大基础倾斜和基坑侧向位移的发展规律。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底面开挖标高高于扩大基础基底标高,导致隧道施工过程扩大基础基底卸载反弹;(2)作用在6号墩扩大基础上方一侧的规划道路行车荷载,导致该扩大基础倾斜,基底中心加载沉降;(3)隧道建设诱发扩大基础最大总倾斜为0.6 ‰;(4)隧道运营期行车荷载导致基底中心最大沉降为3.7 mm。分析该隧道工程地下水渗流模拟结果认为,该隧道建设不会危及该紧邻高架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球线二期工程出现的上下近距离交叠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为原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下部隧道先挖、上部隧道后挖的施工过程模拟,得出了地面最大沉降量在上部隧道开始开挖后将大幅度增长,最大可达到原值的四位左右,且开挖初期沉降增幅最为显著的结论。进一步研究仍在继续中。有关结论可以作为设计和施工方案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盾构施工中垂直交叉隧道变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强  曾德顺 《岩土力学》2001,22(3):334-338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盾构推进的过程,是研究盾构施工中土层移动的最有效的手段。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在真实模拟施工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新隧道从老隧道下面垂直穿过时,对老隧道的变形影响情况,研究表明,推进力和稳定比N是影响老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引言 隧道施工可视化管理系统是工程建设方依靠计算机技术完成隧道施工管理工作,是隧道施工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隧道施工管理提供了便利,提高了管理效率,已被广泛应用在隧道施工管理工作中[1].但是,传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对施工信息进行实时显示,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已经无法满足隧道施工管理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BIM的...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经常会碰到地质灾害,本文结合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在建特长隧道-大风垭口隧道中出现的洞口滑坡、涌水、塌方、突泥等问题,多角度论述了产生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为今后在类似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的勘查、设计以及施工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于宁  朱合华 《探矿工程》2003,30(6):59-64
在隧道建设中利用常规的安全监测来指导施工已是必不可少,而地质超前预报作为一种地质因素定性分析方法在地下洞室的建造中也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两者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相互脱节。鉴于此,结合相关的实际工程,阐述了多种安全监测手段在公路隧道建设中的综合应用,分析了隧道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增强坑探施工的竞争能力,我队承担了某市师范学校拟建一座五层教学大楼建筑基础的注浆加固工程施工任务。该楼一层面积为57.6×6.6米及18.6×7.6米,楼基底下有纵横交错的隧道工程。为满足教学大楼建造后的安全,市设计院曾提出填死隧道和采用打桩法施工。后因该隧道不准填死及打桩造价高(11万多元),而确定采用注浆加固地基施工(预算3万多元)。注浆加固地基,既保住了隧道,又满足了大楼地基所需的抗压强度。该工艺受到省、市建委及有关研究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显忠 《探矿工程》2005,32(6):27-30
公路隧道施工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和声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公路隧道施工中对各种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贺梁 《探矿工程》2005,32(1):61-64
结合渝怀铁路武隆隧道进口瓦斯地段安全施工实例,介绍了隧道瓦斯地段的各种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瓦斯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9.
邻近建筑物的暗挖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纲  裘新谷  魏新江  丁智 《岩土力学》2009,30(2):547-552
软土中采用暗挖法开挖隧道往往会引起土体变形,由于城市中暗挖隧道多建在建筑物高度集中的地区,土体变形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损伤不容忽视。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邻近中、低层建筑物(采用整体基础)工况下的暗挖隧道施工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建筑物长15 m。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的存在会增大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和衬砌的受力与变形,同时隧道开挖也会使邻近建筑物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当隧道轴线与建筑物轴线的水平距离 0 m时,建筑物相对安全;当 时,建筑物会产生朝向隧道一侧的倾斜。当 为2.5~20 m时,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建筑物的首尾沉降差较大,建筑物较危险;当 为30~40 m时,建筑物的存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较小;当 40 m时,建筑物的存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基础的存在,建筑物的最大弯矩、轴力和剪力的变化量较小,增大量在10 %以内。  相似文献   

20.
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管隧道的地基稳定、基础沉浮问题与一般地面建筑的情况截然不同,其基础处理的目的是解决基槽开挖作业所造成的槽底不平整问题,保证隧道在施工、使用阶段变形稳定性。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方法在解决基槽稳定性、控制隧道沉降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