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采集的两个柱状样放射性核素137Cs分析表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137Cs剖面中均存在清晰的最大蓄积峰,与1963年的137Cs散落沉降相对应,剖面中同时存在可对应于1959年的较清晰的次级蓄积峰,由此计算得到1959-1964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4~4.8 cm/a,1964-2006年减小到1.4~1.8 cm/a。反映出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整体淤积速率有很大程度的减小,很可能是三峡蓄水导致流域来沙量大幅度减小所致。虽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各处淤积速率减小程度不同,但降低的速度很快,表明长江三角洲发育已出现重大变化,水下三角洲局部地区已观察到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海鹏  张培辉 《台湾海峡》2000,19(1):113-118
本文根据闽江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及中值粒径等值线等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特征,探讨了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
长江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2年9-10月在长江水下三角洲获取了163个表层样,综合粒度、有孔虫、介形类、有机碳以及CaCO3含量的资料表明,研究区明显分为两部分,即长江河口现代三角洲扣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根据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现代水下三角洲可以分为以黏土质砂扣细砂为主的前缘斜坡区(A区)、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区(B区)扣以砂一粉砂一黏土为主的三角洲向陆架过渡区(C区),呈现较为明显的粒径细化趋势,有机碳与黏土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CaCO3含量的变化不大,从Pejrup图可以看出现代三角洲从A区到C区的动力递减变化。晚更新世末期三角洲(D区)粒径较粗,有孔虫扣介形类的氧化壳含量较高,有孔虫扣介形类的丰度扣含量也较高,CaCO3的含量较高,与现代三角洲形成明显的对照。对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资料,近岸物质趋向粗化,北支水下沙脊发育,现代三角洲不断向外扩展,残留砂面积减少。50多年来河口来沙的减少已经引起整个现代三角洲物质粗化,现代沉积区沉降中心面积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根据闽江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及中值粒径等值线等粒度成分和粒度参数特征 ,探讨了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客观定量地确定沉积动力环境分区是理解区域沉积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黄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等方法对该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类、识别、分区及制图表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可分为3个类别,分别代表了冲刷、冲淤混合和淤积3类不同形式的沉积动力环境。各类别沉积动力环境的隶属度分布图具有指示其在不同空间位置处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及其优势分布区的作用,而由模糊隶属度值生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图也与研究区域实际的沉积动力空间格局有着较高的吻合度,表明制图结果是合理和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地貌演变趋势分析和海岸防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形貌及不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分辨力的声学仪器调查表明,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底的形貌十分复杂,由于高浓度巨量黄河泥沙快速沉积的结果,使河口底坡出现了大量的不稳定性现象,如塌陷冲沟,高密度沉积物重力流,切割—充填结构海底,V形水下河谷、滑塌等。根据海底扰动程度作了分区,划分了地形单元,并对不同的海底形态的成因作了分析。比较了1985和1986年两个航次考查结果的变动,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砂土液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实际勘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极限平衡理论和线性波动理论等,分析了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砂土在地震和波浪动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并根据其液化过程实质是孔隙水压力产生、发展和消散的过程,总结出砂土液化模式应包括四个阶段;(1)压密阶段:孔隙水压力升高至砂土本身强度,使颗粒产生相对位移;(2)初始液化阶段:孔隙水压力升至土层所受侧向压力,产生较大应变;(3)完全液化阶段:孔隙水压力升至土层上覆有效应力,产生喷水冒沙现象;(4)塌陷形成阶段:孔隙水压力消散。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代长江口、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区的海底上发育有大量规模形态各异的不稳定性现象。其中沙波和浅埋的生物气体是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形态,而滑坡和一些冲蚀结构则是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的主要类型;它们在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水下三角洲主要呈垂直岸线分布,而在黄河水下三角洲则表现为平行岸线分布;分析认为这些现象与其河口的沉积环境和动力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高分辨率声学系统在黄河口区记录到水下河道、埋藏沟谷、塌陷坑、陡缘洼地、滑块体、断层和浅层气等特征。水下三角洲可划分为浅水台地平整区、斜坡低隆起区、斜坡浅沟坑区、斜坡深沟坑区和斜坡前缘低角度平坦区五个底坡稳定性不同的微地貌单元。研究表明,水下三角洲的沉积-地貌格局受控于黄河汛期的巨量输沙、河口区的快速沉积和重力再搬运以及波浪和余环流因素。对影响底坡不稳定性的沉积物力学性质、自然地震和风暴潮因素也作了  相似文献   

12.
黄河废弃三角洲海底冲淤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后,钓口流路三角洲叶瓣废弃,由于大量陆源沉积物供应的断绝,原来形成的快速堆积地形变得极不稳定,水下三角洲岸坡受到海洋动力快速冲蚀作用。根据长期水深资料的对比研究,波浪侵蚀使水下岸坡整体变缓以适应新的沉积动力环境,正逐渐形成新的冲淤平衡剖面。对整个研究区的水深资料进行叠加,总结其海底冲淤演变规律。采用20660、20656、20652和20648剖面上的散点(整数水深点)水深变化,结果表明废弃三角洲海底由浅水区向深水区冲淤组合呈带状分布,且越向深水区周期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口30多年来的叶瓣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遥感假彩色合成解译历年岸线和流路河道变化,利用1976—2005多年的水深数据,定量分析了清水沟叶瓣水下三角洲堆积体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过程。将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演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多淤积中心阶段→单一稳定淤积阶段→缓慢淤积阶段→淤积—侵蚀同时发生阶段,证明黄河口三角洲堆积体演变过程对流路演化的阶段性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同时对清水沟水下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云母有着独特的片状结构和晶形,为了分析云母与其他粒状碎屑矿物的水力沉积差异,以黄河口段沉积物为对象,分粒级进行轻、重矿物鉴定,挑选出其中的白云母以及不同风化程度的黑云母,测量了5个样点、约12 000颗碎屑云母的粒径与厚度,以此比较片状云母与粒状石英和长石在水体中的等效沉积。结果表明,黄河口沉积物中云母含量约为1.8%~9.7%,其在不同样品和不同粒级之间差异很大,在1.5Φ~5.5Φ粒级之间云母含量由高至低急剧减少;云母厚度大都<20 μm,平均厚度仅8.93 μm,白云母的厚度一般小于黑云母;薄片状云母体积远小于相同粒径的粒状石英、长石,约为石英和长石的16%~55%;云母体积的变化可由其形状系数−径厚比来反映,云母的径厚比大都介于5~60。片状云母与粒状石英和长石在搬运与沉积过程中水力特性差异明显,等效沉积作用常使较大粒径云母与细粒泥质沉积密切共生。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3和2004年冬季风之后的2次侧扫声呐调查结果,解释了湄公河水下三角洲上5个区85个水下大沙丘。沙丘尺度,高1.4~13.2 m,长72~672 m的属于Ashley (1990)分类的大和特大水下沙丘。沙丘普遍具有不对称的外形,陡坡指向W—SW。南海冬季季风引起的冬季环流汇同黑潮(分支)逆流是塑造沙丘的主要动力,据实测,金兰湾外冬季环流表层流速达1 ~1.4 m/s。水下沙丘形成于冰消期低海面时期,如今仍然顺南海冬季环流西侧自N向W—SW迁移,沙丘迁移速率约为2.78×10-5 m/s量级(按流速1.1 m/s计算)。  相似文献   

16.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浅地层剖面、旁扫声纳剖面及测深资料对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角洲不同的形成时期对应发育不同的地质灾害现象:①在现行河口地区,高浓度泥沙下潜海底形成了黄河口独特的浊流现象,河口泥沙的快速堆积和欠固结导致河口三角洲叶瓣以台阶状滑塌陡坎的形式向海尖灭;②由于河口物源断绝和受到冬季北风或偏北风作用,海底滑坡、冲蚀构造等大型地质灾害现象在老河口废弃三角洲叶瓣北侧大量发育;③埕北地区与孤东地区情况较为相似,经过长时间改造之后多种灾害地质现象大量分布,且在水深5~10 m的三角洲陡坡上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7.
黄河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构造形成的水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以粉土为主,在黄河水下三角洲发现大量的塌陷凹坑微地貌,平面形态以封闭的圆形或椭圆形为主,直径为10~30m,凹坑内扰动土体与下部稳定土体界面呈向上凹的圆弧面。通过室内波浪对粉土底床作用的水槽试验,发现波浪可以使粉土底床浅表部分土体振荡运动,底床发生振荡运动土体处形成凹坑,凹坑内土体表层为落淤黏土,下部为粗化粉土。据此分析黄河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构造形成的一种模式是:在风暴浪侵蚀作用阶段,局部浅表土体发生振荡运动从而产生凹坑,凹坑内扰动土体因波浪的振荡作用而离析溢出细粒黏土成分,从而形成比周围物质成分粗的土体;在静水状态下,凹坑内表层落淤细粒黏土,形成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凹坑内沉积物呈透镜体状。黄河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的形态规模对研究风暴作用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重矿物分布及组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04年取自长江水下三角洲南部区域的145个表层样品进行了重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重矿物可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即三角洲前缘南部矿物区(Ⅰ区)、三角洲前缘北部矿物区(Ⅱ区)、前三角洲主体矿物区(Ⅲ区)和前三角洲南部矿物区(Ⅳ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沉积动力、沉积环境和风化作用条件;长江水下三角洲重矿物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为优势矿物组合,以低级变质来源的绢云母、白云母为特征矿物,局部富含普通辉石和氧化铁矿物;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中的重矿物组成比较稳定,基本可以代表长江物源。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域沉积物及水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取样、水文泥沙观测和风浪资料推算,分析沉积物特征和运移趋势,并通过水动力条件(潮流和波浪)探讨沉积物起动和输移特征。结果表明,孤东海域沉积物多为粉砂类物质,由内向外逐渐变细,分选变差,丁坝的修建对周围粒径分布影响明显;沉积物运移趋势受风成余流、岸线轮廓和丁坝工程修建的影响,不同区域表现为不同的输移方向;研究区水动力表现为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特征,由于潮流较小,不足以引起泥沙的起动,泥沙起动主要由波浪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