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区域重力资料,通过位场分离、转换技术,揭示了造山带深部构造特征。正的线状重磁异常带及各阶小波细节,清晰地反映了桐柏—大别及东秦岭造山带南缘缝合带的位置,特别是重力异常小波四阶逼近,深部构造特征更加醒目。在鄂西北地区岩石圈所呈现出的"立交桥式"双层结构中,自由空间、均衡重力、剩余重力异常及小波各阶细节明显地反映出相对浅部的造山带近东西向延伸的构造特征;各阶逼近结果则反映了相对深部的地壳-岩石圈地幔南北向伸展的构造特征。应用地球物理资料来研究地球岩石圈结构、构造,除深层地震外,区域重力也是最有效方法手段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日趋成熟,为应用区域重力资料解决诸如造山带深部构造等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下扬子地区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单元及构造变形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扬子地区地处扬子板块东部,其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和地球物理等多方面资料,对下扬子地区断裂、地层发育特征精细解释,建立了贯穿研究区的两条区域地质剖面,即宿迁绍兴大剖面和连云港苏州大剖面。研究表明:下扬子地区可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变形单元,依次为苏北胶南造山带、苏北冲断区、南北对冲带、苏南冲断区、浙北冲断区和江南造山带,并可进一步细分为14个二级构造变形单元,这些明确表现出本区中、新生代对冲构造变形特征;两条区域大剖面表现出了挤压、伸展、反转等3类典型构造变形样式,具体可分为5亚类、10小类。  相似文献   

3.
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与区域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据沉积,构造、地貌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秦岭造山带新生代构造隆升是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构造隆升基础上,于晚第三纪中新世迅速隆升,而早更新世早期则是新构造活动最强烈时期。秦岭造山带的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方式主要有地垒式、掀斜式、振荡式和翘板式4种。诱发这一地区新构造抬升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学机制是华北地块自北而南,扬子地块自南而北相向向秦岭造山带之下陆内俯冲和秦岭地块深部软流圈抬升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李文全 《矿产与地质》2001,15(6):749-754
通过秦岭造山带重磁场的解译,初步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已知蕴矿区与重磁场的关系,为区域地质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天山西段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与南北盆地构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深部地球物理资料 ,将天山造山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构造单元 ,各构造区岩石圈结构表现各异。天山西段岩石圈深部广泛存在低速 (高导 )层 ,它是构成天山地壳“扇状”构造样式的物理基础。天山的软流圈深度浅于南北两侧 ,它具有较高密度的上地幔物质和较深山根。它与南北盆地的深部构造关系为陆内俯冲关系 ,天山岩石圈的深部结构特征 ,与其所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中亚地壳组成不均一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甘新蒙北山地区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区域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忠  李百祥 《甘肃地质》2008,(4):51-57,63
甘新蒙北山地区处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3大古板块的汇聚部位,构造形迹的复杂性致使长期以来对于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不同的学派说法不一,相同的学派在某些具体问题认识上也是各持所见。本文利用甘新蒙北山地区1:100万、1:20万区域重力、构造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测深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甘蒙北山区域构造、深部构造和区域成矿的关系,也为板块构造研究提供了地球物理场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东南部深部构造与区域矿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亮 《贵州地质》2003,20(2):75-79
该文主要根据贵州东南部1:20万区域重力资料并利用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初步推断了该地区的深部构造;结合区域矿产资料,用区域成矿学的新观点,探讨了该区深部构造与成矿区带的关系及其对矿床成矿系列和分布的控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云南三江造山带近东西向构造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球物理位场进行处理分析的结果表明 ,在云南三江造山带近南—北向为主的构造框架背景中 ,存在有多处与之相互正交或斜交的近东—西向构造 ,这些近东西方向展布的构造呈现出隐伏或深部构造特点。在布格重力异常影像中表现为大波长、幅值低的深部构造带特征 ;地质上表现为一系列近东—西向出现的断裂、岩体和矿床的成带分布 ;遥感解译结果则表现出在三江造山带内有多条平行展布的浅埋深东西向隐伏构造带。本文结合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波速信息等资料 ,对该区近东西向构造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后提出三江地区存在的近东西—向展布的近东西向构造可能是青藏高原主碰撞造山后 ,各块体物质向东南挤出的深部物质流变构造的反映 ,也可能是在三江造山带挤压碰撞及走滑拉张环境下的伸展构造或老构造的再活化。它的形成机制可能类似于青藏高原南部南—北向伸展构造 (裂谷 )。近东—西向构造的深入研究和成因再认识对于深入分析云南三江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 ,区域地壳演化历史 ,特别对是重新认识区域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震较频繁的天山造山带和地震不发育的哈萨克地盾的北部边缘的深部构造,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对比性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这些构造的模型。对于哈萨克地盾,其明显的特点是:有电导性的地层位于地壳深处,没有电导性的地层位于地壳上部,并且地盾的重力场比较稳定,呈正异常。而天山造山带深部构造的特征是,在接近地表的地壳处地层具有电导性,并且,随深度由2~4kin到20~30kin的变化,电导率从3000~4000sm变化至5000sm,这一区域的重力场呈负值。  相似文献   

10.
天水地区花岗岩类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处祁连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的天水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研究,区内花岗岩类可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带.对大量的花岗岩类构造环境信息综合分析表明,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在晚古生代之前,二者分属两大造山带,具有皆然不同的岩浆事件和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模式.直到晚古生代之后,祁连造山带才与秦岭造山带一道共同进入陆内演化阶段.花岗岩类为探索本区构造演化特征提供了佐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惠民凹陷东部区域性走滑断裂构造系统的发现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惠民凹陷东部地区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岩浆活动剧烈,深部地质构造复杂。为此,通过岩石物性特征的研究和引起重、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分析,将重、磁、震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应用于解决盆地深层地质构造问题,确定了重力和磁力异常在研究区的分布特征,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发现了近SN向延伸的滨县-高青-博山区域性右旋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和NNW向延伸的白桥-文祖区域性左旋走滑断裂构造系统。这两条区域性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对本区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并控制了研究区内线性分布的火山活动和幔源CO2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根据1:20万区域重力场和布格重力场透露的地球物理信息,结合地表地质情况,在区内划定了32条大断裂,一级4条二级28条,在原1∶50万重力资料的基础上新增了16条,它们大致反映了贵州基底的构造轮廓,可为当地基础性的地质找矿和地质科研服务,提供深部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13.
岩石圈结构和深部过程对理解成矿带和大型矿集区的形成十分重要。岩石圈尺度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将在地壳中留下各种结构的或物质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通过地球物理的手段去探测。为深入理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作者在国家深部探测专项(SinoProbe)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包括宽频地震、深地震反射、广角反射/折射和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和反演结果取得一系列新发现:(1)成矿带上地幔顶部存在低速体,在中心深度300km处有一向SW倾斜的高速体;(2)S波接收函数证实成矿带岩石圈较薄,只有50~70km;横波分裂结果显示,成矿带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和强度与邻区有较大区别,显示平行成矿带(NE-SW向)的上地幔变形和流动;(3)深反射地震揭示成矿带上地壳曾发生强烈挤压变形,以紧闭褶皱、逆冲和推覆为特征;在宁芜火山岩盆地、长江断裂带和郯庐断裂之下出现"鳄鱼嘴"构造,指示上下地壳在挤压变形过程中解耦;深反射地震证实发生过陆内俯冲和叠瓦,并认为是岩石圈增厚和拆沉的主导机制;(4)广角反射和大地电磁反演给出了跨成矿带地壳剖面的速度和电性结构,速度和电阻率分布总体上与构造单元相吻合。本文分析和解释了这些发现的地质意义,并结合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提出了成矿带地球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中、晚侏罗世陆内俯冲、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和MASH过程造就了长江中下游世界级成矿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邱辉 《地质与勘探》2019,55(6):1394-1403
粤东单竹坑矿区位于曾公嶂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周边已发现多个多金属矿床,区域找矿前景优越。根据区域物化探异常圈定了找矿远景区,结合矿区的地质成矿特征,选择有利地段开展大比例尺物化探扫面和地质填图,逐步明确了找矿靶区,查明了矿体的走向和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布置了CSAMT测深,推断了矿体的深部形态、规模和产状,为钻探工程验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钻探验证,在矿化带内的物化探综合异常浓集中心,发现了多个高品位铅锌银多金属矿体,找矿成果丰硕。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在单竹坑矿区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对区域上同类型矿床的勘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祁连造山带处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北缘,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发育以来的构造演化,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本文依据区域地质调查与构造地质填图,结合前人地球物理场资料,阐述了中国西北和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特征。通过超宽频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浅、中—深层电性剖面反演与构造解释,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全地壳深部结构特征与盆山耦合关系,揭示了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北祁连洋板块向南和向北进行双向俯冲的化石俯冲带深部结构特征;俯冲消减的北祁连洋板块的宽度约在600 km以上。其中,北祁连洋向南在柴达木—祁连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角度较缓,俯冲带向南延伸的距离较远,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可以达到现今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北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产状较陡,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具有向南陡倾的产状倒转特征,可能与中生代以来、特别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引起的挤压构造变形有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浅层反演与构造解释,验证了祁连山北缘断裂以北发育的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榆木山构成飞来峰构造,将早白垩世酒泉盆地的一个分支掩盖在外来的逆冲推覆体之下;飞来峰之下具有油气勘查前景。根据早白垩世晚期普遍发育的伸展作用,限定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时间在早白垩世早期,从而提供了青藏高原北缘早白垩世早期高原隆升与扩展的证据。综合前人资料和本研究成果,建立了祁连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中部地区一直是地球内部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地区。鉴于该地区的构造在理解中亚造山带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该地区构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了中亚造山带东段一条长364 km的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该剖面西北起于内蒙古东乌旗内的国境线附近,向东南延伸,穿过北部造山带、索伦缝合带、南部造山带,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以西约30 km附近终止。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对该剖面进行了二维反演。结果表明,剖面区段内岩石圈电性结构沿南北方向上整体表现为横向分块的特征。其中,北部造山带整体上以低阻为主要特征;索伦缝合带是整个剖面电性特征从低阻到高阻的过渡区;南部造山带整体上以高阻为主要特征。北部造山带的低阻特征表明该区域是不稳定的,可能是由古亚洲洋闭合后残留洋壳或者软流圈上升流引起的。索伦缝合带的电性结构特征表明该区域可能在缝合之后还发生了新的构造事件。南部造山带的高阻特征表明该区域基底是稳定的、“冷”的,且流体含量很低,电性结构的几何特征反映了该区域增厚的岩石圈。剖面所经过区域的电性结构特征表明,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缝合之后研究区内可能还发生了诸如软流圈流...  相似文献   

17.
综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地区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常用物探方法分析天津地热勘查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宜天津地区地热勘查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砂岩孔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对基岩岩溶裂隙型热储层, 宜采用重力勘探、磁法勘探、人工地震勘探和大地电磁测深的物探方法组合, 建立的物探方法组合在天津周良庄地区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探讨了深部地热勘查的有效物探方法, 大地面波(微动) 测深在深层基岩地层勘探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立为  谢勇  方平 《物探与化探》2004,28(5):398-401
从八字脑—鄣公山地区的区域地球物理场、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区内已有区域基础地质资料,研究了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矿条件,提出了5个金、锡矿Ⅰ、Ⅱ级资源富集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