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我国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特征愈发显现.文章探讨了我国海洋运输业集群的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海洋运输业的集群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我国海洋运输业集聚程度的排序,提出了发挥我国海洋运输业集群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海洋经济大省,重点布局了海洋电子信息等海洋六大产业,目标打造2~3个产值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文章以欧洲107个海洋创新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海洋产业前沿交叉领域布局,分析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产业集群的先进组织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欧洲海洋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可持续蓝色增长为发展主线,空间分布均衡且实行错位分工协同发展,通过系统建立大量产业集群促进机构和监管体系,构建国际战略集群伙伴关系,引导集群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合作对象、组织机构、交流合作、资金激励和监管体系等角度提出了广东培育海洋创新型产业集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连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临港产业集群化。就大连而言,应重点围绕船舶修造产业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群、港行物流中心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和滨海旅游产业群做强海洋经济,并提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娜 《海洋信息》2010,(3):14-18
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衍生,已呈现出了多种学科技术交错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国内高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特点的分析,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必然是整个竞争的焦点.振兴海洋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科技开发、优化开发.本文分别分析了海洋高新技术对海洋渔业、油气业、海洋交通和船舶工业等方面的拉动作用,并就分析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地区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占全国5.269/6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4强的经济总量。文章从环渤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这一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并就海洋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进行了量化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海洋产业集群与海洋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最后得出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生产函数改造为动态的总体生产函数,构建线性化的经济计量模型.引用人力资本、人均GDP、海洋课题等方面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运算得出环渤海圈经济与上述变量关系.然后分析环渤海圈海洋产业集群带来的技术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同上述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最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法进行因果检验.分析技术效应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环渤海圈的海洋产业集群导致的技术聚集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或地区提升产业竞争力、拉动海洋经济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对产业集群、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影响因素、促进效应、空间组织模式等3个方面初步探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促进效应进行重点分析,认为存在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协同效应等直接效应以及自我强化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间接效应,对这些效应的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高新区的一种特定类型,也是实现我国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探索中,青岛蓝色硅谷、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舟山群岛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典型代表,通过比较和总结它们的建设状况、主要做法和探索经验,提炼出未来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知识经济和海洋开发为大背景,浅析了知识经济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在了解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提下,指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最迫切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