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佳航线服务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航海新技术。它主要是通过对船舶航行区域的天气、海况及船舶在风浪中的运动状态、失速的预报等,确定最佳航线,以达到航行安全、避免海损、减少航时、节约燃料、提高航运经济指标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远洋运输公司所属青岛、天津、广州、上海分公司接受美国最佳航线服务,使船舶航行安全得到改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地提高。本文通过某轮所采用的推荐航线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采用最佳航线服务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上一讲已经了解到,海洋环境和航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远在帆船时代,航海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海上水文气象条件;即使对拥有大型、高速、优质的现代海轮的今天,水文气象保证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航海过程中,船长全凭个人经验和对海区天气、海况的粗浅知识操纵船舶,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许多船舶常因遭遇风暴、巨浪、冰山、浓雾等蒙受巨大海损。因而长期以来,人们花费了很多精力不断探索比较客观的、既安全又经济的船舶最佳航法。  相似文献   

3.
1984年2月至3月,我们为某拖轮推荐了一条从日本津市(TSU City)到美国荷兰港(Dutch Harbour)的最佳航线,并对其实施跟踪预报服务。结果表明,这次航线选择和预报服务比较成功。本文扼要地分析了航行期间的重要天气过程,并对所推荐的航线和预报服务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浩瀚的海洋,占据了将近四分之三的地球表面,历来是人类的重要通途。千百年来的航海实践表明,海洋环境状况在航海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远在帆船时代,海上天气往往起着决定性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作用,人们视航海为一种冒险事业。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造船工业的现代化,船体和设备朝着大型、坚固、高速、精密、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了,航海安全和经济效率也大幅度地获得提高。那么,在现代航运事业中,海洋环境条件是否就可以忽略不计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实践证明,恶劣的海洋天气和海况仍然会造成现代商船的严重海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型现代化船舶也难幸免。海上船舶沉没事件几乎每年都有,一般船损和货损则更是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5.
韩忠南 《海洋学报》1986,8(6):686-69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化原理的船舶最佳航线计算方法.在计算方案中引用了统筹学中求主要矛盾线的“破圈法”,并实现了计算网络和初值的自动选取,对不同浪、流条件下航行速度的变化作了定量估计,为船舶定线和跟踪服务提供了客观定量的计算方法,经过个例运算和实船试验,证明该计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最佳航线是在变化着的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下获得的航行安全、航时最省、人员舒适、货损最小的理想航线。最佳航线服务,就是应用航海学原理,以海洋环境预报和船舶运动性能为基础,面对各种特定的航行要求所作的航线最佳化过程和船舶跟踪服务。 实践表明,最佳航线服务不仅在提高航运经济效益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军事活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对最佳航线服务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并于去年在北太平洋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最佳航线服务的一系列实船试验。本文仅以莺歌海轮由塘沽新港至温哥华航线试验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海浪预报 船在水中所受阻力要比空气对它的阻力大得多,尤其在浪中航行,船速下降更显著。此外,海浪造成船的纵摇、横摇、垂荡、碎击等也是船体结构的大敌。所以,海浪预报是气象业务需要的核心预报产品。预报海浪的方法比较多,归纳起来可分三类:统计预报方法、能量平衡预报方法和波谱预报方法,后两类属于数值预报范筹。 统计预报是建立在海浪和风向、风速、风时和风区的相关性的基础之上的。当然,在浅海区还和水深有关,一般相关形式为: h,λ=f(W,D,t,H)式中h为浪高,λ为波长,W为风速,D为风区,t为风时、H为水深。例如,苏联A.提出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模拟海洋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的情况下,计算横越北太平洋的船舶最佳航线。结果表明,最佳航线和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及变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强温带气旋活动对最佳航线选择影响更为显著。最佳航线计算精度取决于天气及海况预报时效的长短,原则上是预报时效越长,航线优化效果越好。考虑当前天气预报和海况预报的技术水平,以5天预报加气候平均为基础,按递推方式不断计算最佳航线,可望接近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最佳航线服务是根据船舶性能和载货特点,利用航行过程中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选择航时最短、消耗最低、损失最小和经济效益最高的最佳航线和最佳船速的一种航海术。所以,这种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优选航线与跟踪导航。 选择最佳航线是服务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由于影响船舶航行的海洋环境因素较多,它们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变化也很复杂,所以航线分析人员必须掌握大量的天气和海况资料,并能较准确地预报出短、中、长期的天气变化过程,首先要作出三天的天气预报和五天的天气展望。根据预报和展望推断当时出现的天气类型,结合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0.
最佳航线服务除可以保证远洋运输船队和渔船队等航海安全外,还能节约航时、降低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给航运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每个航次中,船沿最佳航线航行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往往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航行安全率,避免海难带来的重大损失; ──妥善保存货物,降低货损率; ──节约燃油; ──节省航行时间; ──延长船舶营运时间,增加船的周转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对1980—1990年的北印度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2°×2°网格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阐明了北印度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这一海区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夏季的西南季风比冬季的东北季风要强盛得多,大浪大涌频率高达80%-90%。该海域与南海属同一类型,但特点正好相反。按照船舶航行对水文气象条件的要求,横穿北印度洋的时间以季风转换月份为最佳,冬季次之,夏季航行则相当危险。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航海实践中最关注的问题是航行安全和航运效率的提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优选航线。所以优选航线的概念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新东西,但它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整个航海历史阶段。从古代起,航海家就以各种基于水文气象观测的参考资料给出关于选择安全、经济航线的各种咨询。美国邮政局局长弗兰克林还在17世纪就指出了,不熟悉北美海岸附近海流状况的英国海员从朴次茅斯港运邮件到纽约比在横渡大洋过程中利  相似文献   

13.
北印度洋风浪场特点及最佳航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80-1990年北印度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2°×2°网格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阐明了北印度洋风,浪,涌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这一海区是世界名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夏季的西南季风比冬季的东北季风要强盛得多;大浪大涌频率高达80%-90%,该海域与南海属同一类型,但特点正好相反,按照船舶航行的对水气象条件的要求,横穿北印度洋时间以季风转换月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一、信息畅通的必要性 在船舶最佳航线服务中,保持有关信息畅通无阻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输这些信息的通讯枢纽就是气象导航的生命线。如果气导机构不能及时地接受来自世界气象通讯网的各种气象、海洋资料、分析图表和预报产品,就无从计算最佳航线。同样,如果没有迅速可靠的岸、船通讯渠道,就不可能对船进行跟踪服务。所以,气象通讯网和岸、船通讯网确实是气象导航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5.
一、前 言 当冬季的时候,一艘船舶如果由西向东横渡北太平洋时,在航线的选择上,船长往往会感到难以下决心。这主要是时当冬季,靠北方航行,风浪可能太大,因此一般不敢轻易采用这一航线。为此本文通过对1965—1981年北太平低气压路径图,西德出版的北半球地面历史天气图的资料,对北太平洋低气压活动的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还对其进行天气、气候分析研究。与此同时,对青岛远洋公司1980年10月至1981年6月接受美国气象导航公司所推荐的中国往返加拿大和北美航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太平洋航线的选择与北太平洋低气压的发生、发展、影响范围、强度强弱,移动路径、季节变化等密切相关,其航线选  相似文献   

16.
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洋。水手们通常称之为“北极海”。希特勒入侵苏联后,苏联加入反法西斯盟国一方,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将给苏联以支持和援助。由于各种原因,主要物资只能通过北极航线运往苏联。北极航线起点在冰岛,终点为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第一讲中已经提到,海洋环境,特别是水文气象条件与航海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在计划航线时不得不考虑它们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掌握充分的水文气象资料和提供精确的海洋环境预报,是最佳航线服务的重要基础。在航线计算中所用的水文气象资料大体上可分成气候资料和天气资料两类。我们把气候资料理解为经过统计处理和系统化的海区的各种水文气象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存于数据库中或以气候表册、指南和图集的形式出现;而天气资料则指的是航区的实况资料和未来的天气和海况预报等。评价天气和海况往往根据水文气象实况图进行,而它们的未来变化则要看预报图。  相似文献   

18.
19.
一、任务和条件 1989~1990年度的第六次南极考察工作是围绕一船两站进行的。任务规定极地号船载人和物资由青岛港出发,横越太平洋至智利瓦尔帕来索港,再沿智利内水道南下,穿越德雷克海峡到达长城站;在那里完成长城站补给和局部地区调查任务后,直驶中山站,卸下最后一批建站物资;然后返航,经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南海、东海和黄海,再回到青岛港。诚然,极地号船去长城站和中山站均不是首次,从我国出发去长城站已有两个航次的经验,而径直去中山站则是第五次南极考察的任务,它基本上围着澳大利亚东、西海岸转了一圈。第六次考察任务有别于前几次,航线也更加复杂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长城站至中山站的一段,对我国船舶来说,是从未驶过的航线。而这段航线却要经过开阔的、多风暴活动及流冰的南大洋。该航区内又全无可供避风的港口,国际往来船舶极少。所以,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本文以中国第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极地”号船1989年12月26日至1990年1月7日自中国南极长城站至中山站绕极(顺时针方向)航线为例,分析了本航次的天气过程,通过分析航区的气旋和海冰等环境状况,初步讨论了航区的可航性。期望能对今后的航行和科学考察活动有些参考价值。 一、航线和天气 1.航线 中国第六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极地”号船1989年10月30日从青岛启航,斜穿太平洋,经德雷克海峡,12月17日抵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