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气象部门地面业务网络采用的分组数据交换网是公共数据交换网络上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包传送网络,实际是一个数据路由系统,相当于许多用户连到集线器,用户利用调制解调器(Medem)连到网络上(称为一个节点)。通过几条虚拟连接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及处理。分组数据交换网不仅可克服过去用电话网传输气象资料拥挤的缺点,而且大大提高气象资料传输的时效和质量。INT与其它主要操作系统的连网方法由于分组网节点机采用NT操作系统,现就NT与其它操作系统的连接方法,作简单介绍(图1)。1.1NT与Novell的连接在Novell文件主服务器…  相似文献   

2.
调制解调器(MODEM)在气象信息远程数据通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气象信息量的日益增大、数据复接传输和气象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在现今的模拟话路线上进行的高速数据通信迫切需要传送速率更高、通信质量更好的M0DEM,而V34MODEM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V34MODEM除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达28.skbps非压缩数据吞吐车公,还特别适用于低质量话路线上的数据传输。下面介绍其主要优异性能及典型应用。IV.34MODEM的主要优异性能l。l探测活路V.34MODEM的最重要性能便是可自动探测及分析话路潜在的最佳性能,以便选…  相似文献   

3.
盛兴国 《气象》1985,11(10):35-38
传真,是利用电信号传输静止图象(相片或其它)的一种通信方式。传真机是这种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它可以利用无线、有线载波、卫星通信等各种信道,传送各种图象或数据信息。传真通信与电报、电话不同,它不仅能传送信息的内容,而且能传送信息的形式,即保留它的真迹。由于传真通信的这一特点,使之在信息传递(通信)、信息处理(如图象处理、办公自动化)以及气象、新闻、军事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网络建设的提高与完善,网络的应用不断扩大,各单位的办公信息逐步电子化、网络化,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各单位常用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的网络平台纷纷投入使用,通过Internet网进行气象信息发布对专业用户定制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深入,以书面、电话等对客户进行气象服务的方式已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捉襟见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气象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Internet技术的发明与发展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革命,同时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引导人们步入信息社会。我们利用Internet技术,可以将用户需求的各种气象服务产品放到网上,用户就可以很便捷地随时查寻他需要的气象信息。采用气象信息网服务可以将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做得丰富多彩,页面生动活泼,服务方式不受地域…  相似文献   

6.
王继志 《气象》1987,13(1):30-34
一、引言 最近十年来,气象科学飞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气象信息的高速收集与传送及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和天气分析、预报、服务的自动化。通过世界气象组织的协调和各国与地区间的协作逐步建立起配有高速气象通讯电路的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获得的信息急剧增多,通讯速度加快。北京气象中心每日可收到的气象信息量达10兆字节,这还没有包括卫星资料、无线传真资料及本中心加工的外传信息。这样庞大的资料信息汇入气象中心,给预报业务人员的实况监视和资料选取使用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气象业务监控系统存在的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利用信息化和集约化的理论,基于通用业务软件系统,开展对主要气象观测数据站点信息、资料类型、观测时间、业务节点、采集时间、发送时间等台站级数据全流程传输监控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后续将逐步扩展到所有类型的业务数据.通过梳理主要观测数据传输流程,设计监控...  相似文献   

8.
气象通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快捷、安全、稳定、可靠的气象通信为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 ,不断完善优化气象通信网络特别是市县通信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1 市县级气象通信网络的现状近年来 ,随着 92 1 0工程等一大批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极大地提升了市级以上气象部门的通信能力 ,长期以来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通信瓶颈问题得到了质的改观。然而作为气象部门的基层单位—县区气象局 ,由于其数据传输业务量相对较少 ,又长期依赖电信部门 ,因而通信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 ,虽经努力 ,但市县通信…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气象台业务岗位流程化工作平台”是继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网络后的又一网络技术成果 ,在全国处于前列。该平台的建成 ,提供了业务单位各岗位之间网上工作空间 ,各管理岗位人员与各技术岗位人员之间以及各技术岗位人员之间、各管理岗位人员之间 ,通过平台在网上办公 ,交互式传送各种管理信息和业务信息 ,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传统的办公方式和办公条件。平台采用了Internet交互式网页进行工作交流。建立了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库 (含政务信息、业务管理信息、气象产品信息库等 )。设计了后台管理程序 ,实现信息的存储与查询响应。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 Internet 网络的简要介绍及网上气象信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创建省级气象信息服务网站的构想,进行了网站框架设计、科研主攻方向、网站运行机构的设置等方面的论证。为省级气象部门尽快建设“网上气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气象监测系统在测量定位、测量点数据传输方面的不足,结合S3C44B0X嵌入式微处理器高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采用改进的DV-Hop无线传感器定位算法,用仿真软件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系统可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周永吉  黄博  孟祥龙 《黑龙江气象》2020,37(1):37-37,39
在CTS(Chin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中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库中,RDBMS作为结构性支撑环节,其设计与评估至关重要,本文以CTS系统为基础,对RDBMS的设计原则和容量估算两方面加以分析,面向气象数据系统工程师进行底层解读,解释分析了系统设计过程中原则性要点,可以有效指导气象数据传输业务基层工作人员进行系统部署运维。  相似文献   

13.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气象计量工作的特点,研制了气象计量检定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括气象计量仪器的管理系统及气象用风速表、空盒气压表、温度表、湿度表、通风干湿表和动槽水银气压表的检定系统,实现了检定数据的自动处理、仪器信息的网络调用及网上查询、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黑龙江省于1998年起,逐步在县级气象台站开通了利用电信分组数据交换网络传送实时气象信息的业务,实现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远程访问和互联。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简介1.1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方式是把长的报文分成若干个较短的报文组,报文分组是交换单位,它与报文交换方式不同的是,主要负责分组编号,各组报文可按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当各组报文都到达目的节点后,目的节点按报文分组编号重组报文。分组交换的特点:(1)数据传输灵活对中继节点存储容量的要求相对较少,由于报文被分组后,一个长报文被分…  相似文献   

15.
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业务和气象研究的基础资源,各种数据序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气象业务和气象研究的应用效果、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内蒙古气象局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气象观测资料信息量不断增长,资料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加工处理、信息服务和数据存储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必须进一步加强。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内蒙古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的现状和资料观测、数据传输、统计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描述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获取准确、及时、丰富的气象信息,是提高预报水平的关键。因此为了克服气象信息的缺乏,以及在信息传输、处理上的困难,市气象局提出建立以市气象台为核心的广域微机网络,该网络建成后,可实时接收来自省台的大量气象资料、图形图像、数据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及时做出处理、分检、归类等工作。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可根据需要利用这些资料。该网建成后,为预报员提供了气象图形、图像的显示,并可将有关气象信息存档,供气象人员进行资料整编与统计、气候分析、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科研等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自动气象站中,气象数据的采集大多采用串口服务器或4G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到电脑端。气象要素传感器多种多样,现在业务上使用的气象数据采集终端接口繁多、布线复杂、体积过大,且存在可靠性低、功耗高、数据传输方式单一等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传感器通过连接到基于因特网协议(IP)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交互。通过将物联网技术与地面气象数据采集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多模式无线气象数据采集终端,既能满足常规的地面气象数据采集,又能拓展传输方式,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数据上传,可以很好地解决地面气象数据传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与气象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化是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进入了高效、专业化、多样化、共享化的现代方式.信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的战略资源.1 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总体结构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系统,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服务的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环境,促使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的形成,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从网上查询气象资料目录,进而获取所需信息.该系统的建立充分利用了迅速兴起的Internet技术,综…  相似文献   

19.
浙江气象本着便民服务的准则,积极开通了网上气象证明申请系统。一方面,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提交申请,而且系统支持异地申请、本地申领,大大提高便民性;另一方面,网上气象证明系统流程规范透明,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审批进度,有效地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网上气象证明系统的开通,是浙江气象为民服务实事之一,是浙江气象为民服务的又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时代进程中 ,网络系统的发展已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 ,互联网开始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 ,尤其是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如果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 ,将会给气象通信系统带来很多问题 ,可能造成气象通信系统中断 ,严重影响气象工作的正常运行。1 网络安全的含义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和控制技术 ,保证网络系统环境中 ,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的保护 ,也就是保护网上保存和流动的数据 ,不被他人偷看、窃取和修改。2 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