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马陵  王海涛 《内陆地震》1994,8(4):305-309
在对单项观测资料进行概率化的基础上,以唐山地区和乌鲁木齐地区为研究区,计算分析了多种前兆观测资料的合成缺信量,结果表明在强震和中强震发生前,合成缺信量的低值异常过程是比较明显的。进行这项研究对于综合识别多种前兆变化图象及在实际预报中的应用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强地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和各种前兆异常可信度的差异,考虑到单项观测数据和多项观测数据的相互联系,提出了用综合参数S描述多项前兆观测数据整体变化。结果表明,与单项前兆观测数据比较,综合参数S有变化平稳、震前异常反应明显等优点,可以作为地震预报实践中识别前兆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硕愚  吴云 《中国地震》1990,6(4):35-42
本文以蕴震系统自组织演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识别地震前兆和综合预报的新方法——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它具有通用性,既适合单学科台网,也适合多学科台网。从原始观测资料做起,通过异常识别,信息评价,信息合成,合成前兆图,熵和有序度来跟踪前兆场时空结构的演变,预测系统状态的变化。从而从整体上获得信息增益,提高地震前兆识别的可靠性。 本文简述了原理、模型、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于大地震前兆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形变速率,静压订正及固体潮渭和分析等方法从多种形主资料提取粤闽交界地区地震形变的中期前兆信息,并据此研究了形变异常的特征。最后,从形变机理,异常信息合成及信息可信度评估等方面讨论了该区地震形变前兆的可信度,认为该区震前形变速率及地壳特性等反常变化可视作地震形变的中期前兆,震兆异常具有准同步群体性,发展阶段性和空间分布密集性等异常时空分布特征,震兆可信度达0.5以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异常前兆信息量的直接计算法,实现了各种观测资料前兆异常的无量纲前兆信息量转换。用该方法对甘、宁、青地区5种观测手段共92个测项的5日均值一阶差分相关异常进行了前兆信息量计算。通过24次5级以上相关地震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求得了92个测项的有效单位异常平均信息量,为前兆标志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通过7次7级以上相关地震前兆信息量变化特征的统计,给出了一组预报地震三要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单项资料异常变化信息提取的一种新方法:多点组信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点组信息法,包容了以前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方法,并赋予了新的内容,以4点组斜率信息法为例,做了系统的论述,并以小水峪垂直基线资料为例,给出了初步的处理结果,证明该方法在各种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的应用中有较大的价值,最后给出了标准化信息流,对多项不同量纲的异常信息合成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首都圈断层形变空间信息合成图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薄万举  郭良迁 《地震》2001,21(3):98-103
用四点组斜率信息法全时空处理了首都圈全部跨断层短水准和短基线测量资料,然后以观测台9或测点)为单位,将同一处多条测线的资料进行了信息合成,得到了以台点经纬度为坐标,以合成结果为信息量的形变前兆信息的空间分布序列图像。这些图像随时间的变化类似气象云图,对首都圈附近6级以上强震分布撤离位有一定的批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滇川甘及邻区各类前兆观测的资料进行连续时间序列处理,较系统分析了各台单项短临异常判据,初步建立了区域性各学科短临地震前兆标志体系,同时研究了孕震短临过渡过程的非线性特征,给出了经验性强震短临三要素预报的规则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罗兰格研究员关于地震前兆信息量的研究思想,他在系统地分析了地震前铛信息量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特征基础上,将这些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并加以抽象化,给出了地震前兆信息量综合数学表达式。经我们对实际地震观测资料进行计算,表明该表达式不仅可将各种地震观测资料的持续异常变化统一地转化为地震前兆信息量,而且还能定量地描述异常结束后期前兆信息的延续性、从而使地震异常所展示的前兆信息更加清晰化、直观化,完整化  相似文献   

10.
地电阻率短临前兆异常的判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贤  彭远黔 《地震》1994,(1):88-96
本文用一阶差分和相干加权计算等方法对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较好地突出了短临前兆异常。进而研究了地电阻率短临前兆变化特征及其短临预报指标;采用归一化方法将电阻率各异常参量转换为地震前兆信息量,为多种前兆方法进行综合跟踪预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河津4.8级地震前的各种前兆异常信息进行识别,发现地震前短临异常尤为突出,出现转折、加速、慢地震等现象.据此总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前兆手段的一些异常演变特征,为山西中南部“十五”数字化资料进一步研究地震前兆信息和预报提供实际震例资料,对获取更多的震前信息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许秋龙  李艳萍 《内陆地震》2004,18(3):228-234
在对地下流体单项前兆进行异常识别和效能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综合异常指数方法对新疆38项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较好地识别和提取地震短临前兆,还能对成组地震事件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蕴震系统信息合成方法(ISSS,Information Synthesis of Seismogenic System)来描述和评估首都圈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通过前兆信息合成寻求系统由稳态—非稳态—奔向吸引子新稳态的判据与可能的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对蕴震大系统(首都圈断层网络)综合形变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还是对子系统(首都圈几条主要断裂带)前兆异常的信息合成、或是动态灰箱识别异常频次的等权和加权合成,都显著地提高了大同6.1级地震前兆信息的可靠性和清晰度,为首都圈今后地震趋势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可信的判据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在前兆观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由于数字化前兆具有高精度特点,因此,如何分离数字化前兆中的高频与低频信息,以及如何识别地震前兆的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是数字化前兆资料分析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小波变换应用于正常的数字化前兆资料高频与低频信息的分离方法,并实际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处理,结合实例给出了地震前兆的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的识别思路,从而为数字化前兆的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和邻区震群研究及其综合判定指标预报效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70年以来江苏及邻区10次震群资料,对其单项及综合指标作了计算和研究,根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程式指南》判断其前兆性。另外,对前兆震群与未来强震距离,间隔作了统计,并对其预报效能作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赵兴兰  华爱军等 《地震》1995,(2):182-186
本文利用1970-1992年山东及邻区11次震群资料,对其单项及综合指标作了计算和研究,据《地震学分析预报方法程式指南》判断其前兆性。同时对前兆震与未来强震距离、间隔时间作了统计、并对其预报的成功率、虚报率、漏报率进行了贝叶斯估计。  相似文献   

17.
刘允秀  关华平 《地震》1996,16(4):337-346
多年的前净观测和地震预报实践表明,与前兆观测资料的噪声水平相比,中强地震的前兆信息多属弱信息,信息识别较为困难,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将前兆观测时间函数分解为不同周期的谱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多个时间函数,通过震例分析,探讨在强干扰背景下识别中强地震前兆信息的可能性。从识别中短期地震前兆这一基本目的出发,采用“数据窗”滑动采样的计算方法,满足不同周期对样本长度的要求,实现了频率域的计算结果在时间域具有一定密  相似文献   

18.
水动力弥散与水化学前兆信息传递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春国 《地震地质》1997,19(4):71-362
在分析大量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将水化前兆异常变化归结为3种基本曲线类型,将这些基本曲线与水动力弥散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了水化前兆信息传递机制实质是一种水动力弥散的新观点,并就水动力弥散理论在水化前兆信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19.
收集了芦山7.0级地震震源区附近39个地电场台2010年以来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对所有台站原始观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后发现,多数地电场观测资料中存在着与固体潮相关的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的扰动变化,造成不能从地电场原始观测资料中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信息。为了排除地电场各种周期性变化和远场的干扰,突出近场的地震前兆信息,本研究通过计算同台站、同测向地电场观测资料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地电场观测有较丰富的地震短临前兆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利用地下流体异常预报地震主要依靠的是单项观测资料,随着地震预测研究的深入和监测技术的发展,开展单井多项观测和提取综合前兆异常已是面临着的新任务。本文据张道口井的多年多项流体观测资料,提出了单井流体异常综合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