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多个钻孔发现断层角砾土层,因此判断工程场地地下存在断裂破碎带。通过浅层人工地震反射纵波、反射横波方法联合勘探,对工程场地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探察,确定断层位置及产状和规模。结合测年方法确定断层的活动年代,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最终合理确定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  相似文献   

2.
工程地震勘探综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对工程地震勘探作为一门年轻的、独立的学科,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评述。文中对工程地震勘探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地震勘探的关系,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论述。对应用超声地震模型技术模拟解决工程地震勘探实际问题发表了见解,并对工程地震勘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地震横波勘探及其在浅层岩土分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论述了横波的基本特点,指出在松散层勘探中,横波勘探的优势主要在于探测精度高且不受饱水度的影响.因此,可以选择地震横波勘探进行第四纪松散层层序划分及厚度探测.并以广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为例,介绍了地震横波勘探在浅层地层勘测中的数据采集方法,分析了地质解释依据,并结合波速测井方法对地层层面进行了划分.分析结果表明了多数岩土层与反射界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用地震横波勘探结合波速测井进行第四纪松散层层序划分及厚度探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2016年2月,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地表出现多个“冒泥浆”异常点,且几乎线性展布于1条近NW—SE向条带上。采用浅层地震纵、横波反射联合勘探方法,结合浅层探槽挖掘、土壤检测、周边环境调查等方法,进行系统勘探和研究。纵波反射勘探结果表明,埋深约为220 m的基岩顶面在横向上连续,不存在基岩断裂;横波反射勘探结果表明,近地表40—140 m埋深范围内无断裂构造迹象,且不存在明显的垂向地层落差。在纵波的正、反支共炮集单炮记录上发现,近地表有低速异常体存在,后由小型探槽剖面证实,地层深度2 m的位置存在淤泥层。浅层地震勘探结果不仅为异常落实工作提供了依据,还体现了地震纵、横波联合勘探方法在隐伏区地质异常体探查中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嘉峪关市场地类别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前言1989年兰州地震研究所承担了嘉峪关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工程地震勘探测得嘉峪关市覆盖层即戈壁砾石层(Q_3)的厚度及横波速度和酒泉砾石层(Q_2)的  相似文献   

6.
获取准确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对复杂地表条件下弹性波地震数据处理和成像非常重要.在浅层面波工程勘探中通过反演提取的频散曲线可以获得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在多道面波频散曲线分析中,频散关系拾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速度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在多道面波叠加及自动拾取频散曲线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波频散曲线聚类分析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低信噪比条件下面波频散曲线的不确定性,通过在频散曲线拾取中引入曼哈顿距离K-Means聚类算法提高频散曲线拾取的准确性.采用多道多窗口叠加技术提高了面波反演对横向速度变化的适应性,通过聚类算法和多窗口叠加提高反演的可靠性,聚类算法获得较准确的频散曲线更利于后续横波速度反演过程.模拟数据算例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常规算法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勘探和油气勘探的面波数据反演中,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用面波联合勘探技术探测浅部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雷面波勘探技术以其快速经济、受场地条件限制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浅部横波速度结构探测.人工源面波勘探方法对浅部地层的探测精度高,但探测深度较浅;天然源面波勘探方法探测深度较深,但对浅部速度结构的探测精度不高.本文在夏垫和玉溪两地分别开展了人工源和天然源面波联合探测试验,尝试采用不同排列和相同排列两种方法,采集人工源和天然源面波信息,联合处理数据并提取频散曲线,反演得到浅部地层的横波速度结构.探测结果表明:人工源和天然源面波联合勘探,尤其是采用相同排列的方法,可以在几乎不增加常规面波勘探工作量的条件下,既能保证浅部地层的探测精度,又明显拓展探测深度,大大提升了面波勘探能力,有望在工程勘察领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纵波和横波的迭加速度资料来计算P-SV波勘探中转换点的近似位置。再按转换点对P-SV波重新抽道集,得到可与反射资料CMP道集相兼容的时间剖面图。利用理论模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作了处理。同时还得到了实际资料的P波和P-SV波的彩色振幅比剖面图。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叠前抽道集法所得到的剖面图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述三种技术手段的联合反演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更加可靠,并能从不同角度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特征,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和钻孔深度的设计提供地震学依据.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表明了上述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面埋深较浅地区联合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物探方法在坝基勘探、活断层探测、溶洞探测和基础检测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介绍了在某水库坝基渗漏勘探开展物探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表明应用多种物探方法对解决工程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家富  段永康 《地震研究》2000,23(3):333-338
分析了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计算面波相速度的精度问题,讨论了常用测量台间以相速度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并提出通过测量台间格林函数进行相位校正,以得到两台之间的精解相位。以合成的高频理论地震图作为记录信号,并在理论地震图上叠加了20%的随机噪声,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理论信号,数字实验表明:在相干频率范围内,格林函数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台间相速度,而互相关法和窄带通滤波互相关法所得结果较为离散。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方法探测隐伏活动断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方法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但在工程和活动断裂探测中过去还没有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先例.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北京黄庄—高丽营断裂上开展的三分量浅层地震反射试验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纵波震源或横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接收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浅层地震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别是水平分量采集的横波和转换波可提供很有意义的地下结构和构造信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和转换波剖面特征进行的地质分层和断层解释结果取得了与跨断层的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昌军 《华南地震》2003,23(4):81-86
介绍了场地剪切波波速测试、实测波形的分析、解释、计算的方法以及波速测试在地震设防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并对影响波速测试的一些因素做了探讨.对波速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Ⅱ类场地为例,选取了山东地区2个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及剪切波速等资料,通过改变不同深度段波速,分别建立土层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深度段、不同概率水平条件下剪切波速的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剪切波速的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在浅层影响最大,基岩输入面处次之,深层最小;对特征周期的影响,在浅层影响最大,深层次之、基岩输入面处最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土层剪切波速测试中的不确定性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及合理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激发的瑞雷波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解决诸多浅层地质问题。将其应用于地震工程勘探中,可以获取工程场地的剪切波速,用来判断场地土类别、场地覆盖层厚度、建筑场地类别等。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勘探费用低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瑞雷波勘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作为一种新兴的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瑞雷波勘探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国内外关于瑞雷波勘探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目前日益增多。本文对国内外瑞雷波勘探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正演、频散曲线的求取、反演三个方面对瑞雷波勘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总结,并探讨了当前瑞雷波勘探中存在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展望了该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许多工程场地覆盖层薄,现有野外波速测试仪可测范围一般是≥1.0m,对于众多厚度为数十厘米的薄土层,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合并处理,则测出的波速失真多,并且难以确定这种混合层的土动力参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薄土层剪切波速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并在临沂市地震小区划工作中得到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广泛用于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浅层地震勘探特点,通过对浅层小尺度介质进行地震波数值模拟,揭示地震波在不同浅层介质模型中的波场特征和传播规律.为浅层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前合理选择观测系统提供指导性的方案,并能对地震勘探成果解释的合理性给予客观评价.在分析各种数值模拟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精度高、易模拟复杂结构的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浅层SH波反射波法在浅层勘查中的优点,分析了制约该法被广泛应用的因素,以实例论述了该法在研究上海地区沉积环境中的应用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并对激发剪切波的震源进行了讨论,给出了采用轻便震源激发剪切波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将多道瞬态面波勘察和SH波反射法勘探结合进行联合勘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