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图》2012,(4):17
一、大赛组织主办: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与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测绘地信局、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保密局)承办: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中国地图出版社)协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天地图网站、《地图》杂志社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2):18-18
2012年3月13日至15日,第10届慕尼黑卫星导航峰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府慕尼黑举行。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芬兰、荷兰、挪威、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近20家企业和厂商进行展览。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及其下属国际合作研究中心、科技部遥感中心、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17,(16):22-24
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为增加租赁住房供膻,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健全房地产半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国土资源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根据地方自愿,确定第一批在北求、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  相似文献   

4.
母亲河——黄河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是中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干流贯穿九个省及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它是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感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人民政府通过了《成都市测绘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由二十四条组成,分别规定了管理办法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管理主体、坐标系统、规定与标准、基础测绘管理、基础测绘规划、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地理信息、规划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图监管、资质与备案、成果汇交、成果质量、成果利用、测量标志、保密管理、法律责任、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6.
1月31日上午9时,紧临鸟巢的北京凯迪克格兰云天大酒店第2会议室,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  相似文献   

7.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为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系统的援藏工作,使援藏工作成为常态,把援藏工作做得更好,部研究制定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意见》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表彰办法》。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发〔2008〕298号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展改革、教育、环境保护、建设、交通、水利(水务)、文化厅(委、局),各铁路局,水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10,(10):11-11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示和2010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研究决定,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检查分两个层面,一是从5月至6月,由国土资源部领导带队,联合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电监会、安全监管总局、国家防总、民政部和国务院三峡办,对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4省(区、市)的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其他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会同本省(区、市)相关部门组织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发〔2007〕169号天津、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  相似文献   

11.
黎夏  叶嘉安 《遥感学报》1997,1(4):282-289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急剧增加,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可以定量地监测这种城市化的现象。但理,由一般的遥感动态监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往往夸大变化的程度,以及获得一些不合理的结论.该文提出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来改善遥感动态监测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的东莞市,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点、面方法仅利用了遥感影像几何特征和部分波段的灰度特征进行多时相遥感影像配准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稳定土地覆盖图斑的多时相遥感影像自动配准新方法,充分利用遥感影像多光谱信息和大量存在的稳定土地覆盖图斑信息进行图像配准,并且选取了土地覆盖年际变化最为强烈的农业种植区作为实验区,分别利用了同一传感器和不同传感器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开展了实验研究。两次试验中,配准精度分别达到了0.57个像元、0.65个像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筛选出满足图像配准的同名图斑,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适用性,提高了遥感影像的配准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多时相组合分类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概念,简述了遥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等遥感监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多时相组合分类方法的相关技术。对广西2002年和2003年两个时相的MODIS数据.采用多时相直接分类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对不同方式波段组合的试验表明。经过差值、比值处理的波段组合具有较差的试验效果(总体精度只有30%~40%),而经过PCA变换的波段组合则具有相对较好的试验效果(总体精度超过70%)。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的方法。以土地利用图为辅助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图和遥感影像的配准套合,获取影像像斑;同时,对遥感影像进行基于像素的监督分类,获取概略的类别图;再根据像斑内像素的类别编码完成子像斑的划分。以子像斑为影像分析的基本单位提取特征,以相关系数为相似性测度衡量不同时期子像斑的特征相似性,用ROC曲线(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代替经验选取的方法自动获取变化阈值,确定像斑是否发生变化。以武汉市区局部QuickBird 2002年和2005年多光谱影像、相同地区2002年1∶10 000土地利用图为实验数据进行了算法的实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变化区域都可以被提取出来,实验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使用遥感影像辅助土地利用更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以SPOT-5为例,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经过几何纠正和数据融合处理的SOPT-5遥感正射影像图数据对线状地物和图斑的判别清晰,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遥感图像是地理信息分析非常重要的数据源。遥感技术和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徐州市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运用ArcView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情况。以耕地为例,利用徐州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于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区域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吉安市为研究区,将5种全球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包括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马里兰大学(UMD)和波士顿大学(BU)生成的3套数据和欧洲生成的2套数据)以及由TM影像生成的区域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分别与MODIS1km反射率资料结合,利用基于4尺度几何光学模型的LAI反演方法生成研究区的LAI。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将反演的LAI与TM资料生成的LAI进行比较,评价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对LAI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M和欧洲太空局的GLOBCOVER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用于反演LAI的结果较好,在1km尺度上,反演的LAI与统计模型估算的TMLAI相关的R2分别为0.44和0.40,在4km尺度上的R2分别为0.57和0.54;其次为波士顿大学的MODIS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相关的R2在1km和4km尺度上分别为0.38和0.51;而马里兰大学的UMD和欧洲的GLC2000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会导致反演的LAI存在较大误差,据其反演的LAI与TMLAI之间的一致性较差,在1km和4km两种尺度上平均偏低20%左右;LAI的反演结果对聚集度系数具有强的敏感性。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区域/全球LAI反演精度,需要有高质量的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osition and arrangement of spatial entities, i.e., land cover objects, play a key role in distinguishing land use types from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particular in urban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for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 using VHR images. We derive an adjacency unit matrix to represen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cover objects obtained from a VHR image, and use 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to quantify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by extracting hidden features from adjacency unit matrice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variables, i.e., hidden features, and the spatial composition variables, i.e., widely used land use indicators, are then estimated. We use a Bayesian method to integrate the variables of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composition for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ree VHR images acquired in two urban areas: a Pleiades image in Wuhan in 2013, a Superview image in Wuhan in 2019, and a GeoEye image in Oklahoma City in 2012.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cover objects, and produces urban land use extractions with overall accuracies (i.e., 86% and 93%) higher than existing methods (i.e., 83% and 88%) that use spatial arrangement information based on building types on the Pleiades and GeoEye datasets. Moreover, it is unnecessary to further categorize the dominant land cover type into finer type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arrangement. We conclud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structure using different VHR images, and for the extraction of urban land use in different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本文主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覆盖信息的提取,为后续土地信息的分析调查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此次研究选取了渝西地区作为研究区,使用TM/ETM遥感图像作为基础数据。在提取覆盖信息之前,首先,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图像预处理;接着,对研究区四种地类进行采样处理,利用得到的采样数据,对研究区的遥感图像进行了光谱分析;最后,进行监督分类得到覆盖信息的明显特征,可以看出建筑用地在明显增多。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得到最后结论,可以看出每一时期的总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符合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永善县建设用地变化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用地变化是其关键.以永善县县城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以建设用地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03年遥感影像以及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矢量图为数据源,运用GIS和RS技术,研究了该区过去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通过挖掘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规则,利用LCM模型、CA_Markov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