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频率搬移的地震资料约束测井资料外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地震资料本身频带有限的特性,导致在利用地震资料作为约束条件进行测井资料外推时存在奇异性. 文中利用通信中常用的频率搬移技术,将频带有限的地震资料转化成一种频带拓宽的伪超分辨率资料来控制测井资料的外推,从而解决地震资料约束下的测井资料外推技术中的奇异性问题. 并利用同相轴自动追踪和时频分析技术,解决子波时变的问题,实现沿地层自适应地外推测井资料. 对实际资料的测井速度和反射系数外推结果表明, 此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多尺度地震资料在油藏地球物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单程波正演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偏移,有利于深入剖析多尺度地震资料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正演模拟表明,地面地震资料、VSP资料和井间地震资料三种尺度的地震资料都是相同地下地质体对应于该观测尺度下的地震波响应特征,差异在于由于观测方式的不同,资料所包含的波场信息丰富程度不一样,反映地质体信息的范围不一样,在分辨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地面地震资料具有较强的横向连续性但纵向分辨率低,VSP资料具备比较精确的时深关系,井间地震资料分辨率高但是覆盖范围小,对三种多尺度地震资料开展综合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揭示地下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3.
极性是地震资料的一个基本属性,不同极性的地震资料可能得到不同的地质认识.琼东南盆地多年度地震资料极性不统一,给目标评价和储层描述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探讨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各阶段极性的定义入手,分析不同阶段引起地震极性变化的原因,总结适合地震解释阶段极性判断方法.判断地震资料极性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已知地球物理性质的标志层判断和利用钻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判断两大类,将极性判断方法应用到琼东南盆地地震资料,分析认为资料A、B浅层均为正极性,资料A深层偏向于负极性,资料B深层偏向于正极性.根据极性判断结果对资料A、B进行纵波阻抗反演,两批资料反演结果的高度吻合证实极性判断准确.琼东南盆地多年度地震资料在使用前做针对目标层段极性判断并匹配处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银川台形变DSQ浮子水管仪数字化记录观测资料和模拟记录观测资料的数据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数字化记录资料的观测精度、信息量、异常拾取量均优于模拟观测;数字化记录观测资料和模拟记录观测资料的各项对比分析结果都有很好吻合,但数字化记录资料数据利用率及数据处理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数字化记录资料人机结合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是提高资料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福建省5个台站地倾斜资料的变化规律,计算了资料的内在精度。福建省内优秀台站的资料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内陆台站资料主要干扰因素是强降水,沿海台站资料的主要干扰因素是海潮干扰。  相似文献   

6.
地震解释中声波测井资料的整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解释中,声波测井资料经常被用来标定地震资料,从而将二者所反映的地质信息联系起来.但二者在纵横向分辨率、频率范围、对吸收的影响、波的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声波测井资料进行整理.本文在分析了声波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声波测井资料的整理方法,以实现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匹配.在环境校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针对多波资料的静校正、叠加成像、转换波资料的共转换点的求取方法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综合利用多波资料进行地震属性和各向异性研究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技术系列.经过在胜利油田罗家地区的初步应用,表明了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格尔木台正在运行的地磁相对记录数字资料及模拟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数字记录资料要明显优于模拟资料,数字仪器取代模拟仪器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积累的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资料是越来越丰富了,但是其中到底包含多少可信的地震孕育信息,如何从具有干扰的资料中提出可用的信息,这是目前地震前兆资料分析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观测资料是随机变量,为了获得前兆信息,不但需要从物理过程进行研究,根据物理过程对资料  相似文献   

10.
广角反射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广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是较特殊的一类资料,其明显特点是:记录长,排列长,多种波场混合、反射能量强。用其进行深层勘探,可以大幅度提高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本文从理论推导和模型试算上给出了反射资料不同于常规采集资料的处理方法,即反射波和折射波分离技术,大偏移距动校正叠加及正反演技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这种海上的方法首次应用到了辽河地区陆上资料,并较好的提高了深层资料的品质。在浅层资料中大面积火山岩屏蔽区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国际间各学术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用各自编制出版的资料、特别是市场上很难订到的地球物理数据资料互相进行交换,广泛地搜集、积累供科研有用的全球性资料,避免区域性资料的局限性,已成为国际上的传统惯例。不仅世界上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特别重视资料的交换,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国际交换换回有用的资料,特别是地震、地磁资料。为  相似文献   

12.
利用ECMWF和HALOE资料,分析了1991~2002年两种资料中温度垂直廓线、平方差水平分布,并通过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平流层不同高度温度变化趋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低纬度地区,10 hPa以下两种资料中温度垂直廓线非常吻合;10~2 hPa高度,HALOE资料中温度比ECMWF资料中温度要高;1 hPa高度上,两种资料也有比较小的差异.在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差异比较明显,整个平流层中,HALOE资料中温度比ECMWF资料中温度要高.平流层中温度的水平分布差异随着高度而增大.中低纬度地区温度差异相对较小,南北半球50°以上地区差异比较大.在平流层的中低层100 hPa、50 hPa和10 hPa高度,两种资料中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是HALOE资料中温度的递减趋势要更明显.在平流层高层2 hPa,1996年后两种资料中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本研究将为平流层温度研究的资料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地震科技资料的数字化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地震科技资料数字化的阐述,说明了加强地震科技资料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提高地震科技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三维地面地震反演不可避免的存在多解性和分辨率不高的缺陷,而油藏地球物理阶段丰富的多尺度地震资料为减小多解性、提高分辨率提供了可能.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通过联合概率分布建立新的似然函数,将三维地面地震、VSP和井间地震三种多尺度资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完善了多尺度地震资料联合反演框架及反演流程.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联合反演算法有效地引入了小尺度地震资料中的高频信息对大尺度资料进行约束,反演结果在保留大尺度地震资料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了分辨率,降低了多解性,同时促进了多种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5.
世界地磁资料中心属于世界资料中心(WDC)的一部分。是1957年由国际地球物理年委员会(CSAGI)建立的一个机构,承担地磁观测资料的国际交换与地磁情报的交流,专门收集和出版有关日地物理(太阳与行星际现象、电离层现象、耀斑所伴随的事件、地磁现象、极光、宇宙线和气辉)及固体地球物理中的地磁测量、古地磁学和考古地磁学的资料。机构分为世界资料中心 A,建在美国;世界资料中心 B,建在苏联;世界资料中心 C,分别建在西欧、澳大利亚和日本。世界资料中心 A 是由美国国家科学机构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动增益控制调制法的高频重建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目前急需解决的河流相薄互层储层预测中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频重建方法.该方法利用地震资料极值点得到的调制函数通过与原地震资料的运算得到重建资料的高频部分,保留原地震资料的低频部分,得到重建的高频地震资料.该方法计算时间较常见方法大大缩短,参数调节非常方便,结果保持了原有同相轴的波组特征,避免了常见提频方法中打破原有同相轴添加新的零点产生假象的错误,而且对比原始剖面增添了层间细节.该方法有效的拓宽了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并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给予证实.  相似文献   

17.
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是地球物理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系统辨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新方法.通过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线性系统假定,首先建立了地面地震信息与声波测井信息相互联系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系统辨识技术估计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系统特性,进而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补偿性高频恢复.对不同分辨率的正演模拟资料、实际地面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持原地震资料主要特征不变的条件下,使主频为代表的优势频带提高约10~20Hz,频带拓宽约10Hz,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岳尚华 《地球》2012,(10):52-55
实物地质资料包括岩心、标本、副样、光薄片等,是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质工作取得的最客观的成果,可以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进行多次利用,取得新认识,具有重要的保管意义和利用价值。保存实物地质资料的目的,不仅是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的收集工作,给实物资料一个良好的保存条件,更重要的是对既有的实物资料做好研究,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此,《地球》记者专门采访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主任张新兴。  相似文献   

19.
基追踪在薄层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勘探中公认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极限为1/4地震波长.根据地震资料主频与层速度即可计算出地震资料的空间垂向分辨率,将小于此厚度的地层定义为薄层.薄层一般具有厚度薄、横向变化迅速、各向异性强等问题,要识别地震资料定义的薄层需要比地震资料拥有更高的垂向分辨率.因此从带限地震资料计算出宽频资料是识别薄层的有效方法.基追踪能从带限地震资料中计算出宽频资料提高地震资料对薄层的识别能力.通过不同频率地震子波合成地震记录,对比基追踪方法计算结果,发现基追踪对频率不敏感.为研究噪对声基追踪的影响,向模型增加噪声,结果证明基础追踪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基追踪方法突破了1/4地震波长的垂向极限分辨率,且结果与模型吻合度极高.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油气田中,宽频资料与测井数据吻合较高,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地震历史资料的宝贵作用在于延伸有关地震活动情况的时间间段。综合研究不同时期的地震资料,首先必须统一其强度的标度。衡量地震本身的大小,通常不外取其震级或极震区烈度。历史地震资料限于宏观现象的描述,可据以评比烈度,甚至编绘等震线图。现代地震既可根据仪器资料测定震级,又可从宏观资料得出烈度分布。震级较易测定,而宏观资料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