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不同构造部位的班戈、雄梅、羊八井、拉萨花岗岩和甲岗、曲水花岗闪长岩的热年代学分析,剖析了青藏高原腹地构造-热事件与构造-地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腹地自中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4期重大区域性构造-热事件,包括121-116Ma沿班公-怒江缝合带发生的强烈中酸性岩浆侵位事件、93-45Ma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缘发生的强烈中酸性岩浆侵位事件和随后发生于78-40Ma的快速隆升事件、25-15Ma沿冈底斯构造-岩浆带发生的强烈构造隆升事件及8-6.5Ma以来在拉萨地块中部发生的区域性伸展裂陷-差异隆升事件。区域性剥蚀夷平事件主要发生于40-25Ma与15-8Ma,区域性整体隆升主要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即25-8Ma,区域性伸展裂陷与差异升降事件的开发时代约为8-6.5Ma。  相似文献   

2.
论西昆仑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塔里木西南盆地类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杨克明 《地质论评》1994,40(1):9-18
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扬子板块发生解体。晚古生代至三叠纪西昆仑演化为活动大陆边缘,自南而北形成了公洛尔-桑株塔克、库尔浪-卡尔隆沟、弧、盆体系,塔里木西南则于这一时期发展成为克拉通坳陷型盆地。三叠纪末塔里木板块与羌塘-扬子板块碰撞,以及中、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开与合的“手风琴“式运动施加的影响,使西昆仑发生了强烈的变质、变形和变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世界重大内生铀矿床的成生条件、大地构造空间定位规律及其含矿建造类型,表明内生铀矿床矿化作用始终是成矿区长期发育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岩浆作用、构造-交代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的最终环节。长期发育的再生花岗岩化作用形成铀的专属建造组合,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金属源,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富集的最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放射性地球化学专属花岗岩类杂岩体发育区内发生的构造-岩浆或构造活化作用亦对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定了作用于一定地质空间内重合发生的内生铀成矿作用的历史-地质模式:预成矿作用-构造-岩浆及构造矿前活化作用-成矿阶段。拟定的模式还适用于地壳中长期堆积形成的其他元素矿床的新区预测。  相似文献   

4.
楚雄盆地铜,膏盐,有机矿床组合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古大陆裂谷的发生和发展造就了楚雄盆地,沉积了煤、铜、盐旋回与含矿建造,形成了铜、膏盐、有机矿床组合。矿床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表生的或地层中的或深部的铜、盐、有机质以微量遍布于楚雄盆地中生代各地层中,在适宜的古气候、岩相古地理环境则富集成矿,三者在诸矿床中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三类矿床都经历了沉积-成岩-改造生成过程并受同步热演化。矿床组合遵循“金属-盐-有机沉积-成岩-改造”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前陆带南缘安徽省青阳-泾县-带的印支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连续不同变形形式的构造运动。印支主褶皱前发生了重要的挤压拆离构造,主褶皱后发生了广泛的逆冲(南中)和重力滑动(北级)构造。3个变形阶段是同一区域应力场持续作用下的连续过程,形成挤压拆离-褶皱-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是褶皱带前缘和山前带典型变组合,表明本区北部为江南褶皱带山前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发生硅钼黄反应的条件,将天然水中硅酸分为三种形态:α-硅酸、β-硅酸和γ-硅酸,并提出了用硅钼黄和硅钼兰测定水中三种相应形态硅酸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相似文献   

7.
张祖海 《贵金属地质》1998,7(4):308-314
澳大利亚伊尔冈地块内红土型金矿化形成的古气候条件为季节性潮湿热带气候、干旱气候和持续干旱气候。Au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了活化-沉淀-再活化-再沉淀作用。表生金矿化可见于红土化剖面的红土带、腐泥土带中和运积盖层之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对金矿成矿作用的制约。认为中国华北克拉通化时间较晚,变形变质作用强烈,显生宙又遭受多次板块运动的叠加改造,有利于前寒武纪金矿的形成和保存。显生宙以来在中国古陆块周边发生了四次大的板块碰撞或俯冲造山运动,即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海西期造山运动;昆仑-祁连-秦岭地区的海西-印支期造山运动;西南地区印支-喜山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豫西-鄂西=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铜街子水库诱发地城发生的基本条件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水库下游福禄-带的典型地震事件发生的构造-应力环境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认识到该区存在顺层型传导空隙水压的结构,并对此结构类型的空隙水压传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顺层型空隙水压的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东秦岭造山带钠长岩的特征,成因及时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1/5万区调填图,作者在东秦岭造山带夹持于竹林关-青山断裂带和山阳-豆腐尖断裂带之间的原划“九里坪组”地层中解体出了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钠长岩体。通过野外宏观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对这些钠长岩的产状、地质背景、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这些钠长岩是由深部钠质熔浆沿断裂带上侵到地壳浅部发生侵入-交代作用而形成的观点。其成因模式为:侵入-隐爆-充填交代。这与前人在研究西秦岭造山带钠长岩时  相似文献   

11.
应用芳基锂合成查尔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基锂、2-甲氧基苯基锂和2,4-二甲氧苯基锂分别与肉桂酸反应以75%,65%,50%的生成相应的查尔酮;2,6-二甲氧基苯基锂怀肉桂酸不发生反应,但能与肉酸甲酯反就民2′,6′-二甲氧基查尔酮;类似的还制得了2′,4′,6′-三甲氧基查尔酮和2′,4′?4,6′-四甲氧基查尔酮。2,4-二甲氧基苯基锂和2,4,6-三甲氧基苯基锂也能与γ-丁酸内酯反应分别生成。γ-羟丙基-(2,4-二甲氧基苯基)  相似文献   

12.
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傅斌  郑永飞 《地球化学》1998,27(1):35-48
研究了苏鲁地体西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到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的δ^18O值变化较大(为-10.4‰-+4.8‰),多硅白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为-104‰--83‰)不同矿物对之间达到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得到了一致的同位素温度(650-750℃),榴辉岩具有低至-10‰和-104‰的异常δ^18O和δD值表明,岩石与极贫^18O和D的大气降水成因流体发生过氢氧同位素交换,同时排  相似文献   

13.
五台--恒山地区是Au的低背景区,但五台群变火山岩在成岩、变质和风化一再沉积过程中曾发生过3次活化再分配,其中由区域变质导致地Au矿化形成了工业矿床。该区与中生代过渡同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金矿床与区域变质热液金矿具有明显的地质--地球化学差异,显示出金矿化的规模和强度与花岗岩体的Au丰度呈正消长关系,该类矿庆中的Au来源于被重熔或被同熔的下地壳--上地幔分布不均匀的Au及重金属硫化物聚集体。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福建自晚太古代以来经受了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尤以燕山期构造-岩浆最为强烈和频繁以致省内华夏古陆不断发生裂解及增生。省内的北北东-北东东,北西-东西及南-北走向断裂十分发育,形成大小不同的断块。最突出的是南平-宁化断裂带与政和-大坪构造-岩浆带相交汇,将福建省割切为闽西北,闽西南及闽东3个地体。  相似文献   

15.
贝源  张文兰 《岩矿测试》1995,14(3):227-230
利用HS2e同8-羟基喹啉-5-磺酸钯发生的取代反应,测定释放出的8-羟基喹啉-5-磺酸与Al^3+生成配合物的荧光,间接法测定了黄铁矿中Se,分析结果与地质学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豫西东秦岭造山带低压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和变质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豫西西峡北部低压变质带受到4次变形改造。低压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D1和D2变形间期,形成黑云母-红柱石、石榴石-红柱石、十字石-红柱石和堇青石-红柱石4个递增变质带。由矿物变质反应识别出堇青石-红柱石带p-T趋势具有减压增温特点,这一演化特征可能反映变质作用具有地壳拉张的地球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渭河谷地晚新生代地表环境巨变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渭河谷地20多个孢粉剖面的基础上,依据古地磁资料确定其时代,并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孢粉组合对比,从而建立了10个区域孢粉组合带。由此提出3.5MaBP以来孢粉植物群的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由阔叶林--针叶林--森林草原与草原--森林草原与茺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与草原。这5个阶段标志着地表环境系统发生巨大变革,变革时间为2.5MaBP,2.0MaBP,1.4/1.6MaBP和0.8MaB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非球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在成分结构方面的非分异成因证据,推断其成因是:星云盘中心层中的星云发生气-液凝聚作用形成的熔滴,在较高温度下彼此合并形成了较大熔体,熔体固化后形成该类陨石母体。根据C1陨石不含球粒和其它成分特征,推断它们是星云只发生气-固凝聚作用的产物。对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特殊成分的碳质球粒陨石进行了综合分析,暂定名为类C1陨石。通过类C1陨石与其它球粒陨石及C1陨石成分结构特征的对比,推断它们是星云盘边缘层星云发生气-液-固和气-固联合凝聚作用,同时发生水化作用的产物。最后,在对所有陨石凝聚成因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建立了小行星区星云凝聚模型。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时地壳裂解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对赣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双峰式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进行了Rb-Sr同位素定年研究,确定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70-180Ma,酸性端员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60-180Ma,表明它们形成于中侏罗世早期。由此提出东南太陆中生代时最早的裂解作用应该始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20.
五大连池矿水成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五大连池矿水成因学说有数种,其中主要有“原生矿水补给说”和“火山活动成因说”二种。笔者拟从该火山区基底地质特征及大气降水入渗后所发生的水-岩作用着手,探讨矿水形成、扩散、自喷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典型化学反应;矿水成因系在充足的大气降水和过量CO2气体参与下,水-花岗岩-火山岩长期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