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活动,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产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水土保持、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的保持、森林综合效益的增强与维持及法律、政策保障体系等诸多内容。其目的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种功  相似文献   

2.
<正> 一、我国天然林资源现状 我国现有森林总面积13370万公顷,总蓄积117.85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8727万公顷,占全部森林面积的65%,蓄积83.75亿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71%。 按目前森林的保护状态可将这些天然林分为三类:一是已处于基本保护态的天然林,主要包括552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74个森林公园、尚未开发的西藏林区、已实施保护的海南热带雨林等,面积约2000万公顷,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3%;二是相对零散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天然林,面积1769万公顷,占  相似文献   

3.
河南森林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的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河南森林旅游尚处于初期阶段,加快河南森林旅游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分析了河南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优势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河南森林旅游发展的对策.主要对策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森林旅游开发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着力推进5个转变;整合资源,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用人机制,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力进行宣传推介,提高河南森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于人们全面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制定森林资源保护法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价值总计为654.44亿元。按服务功能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保育土壤(46.59%)>生物多样性保护(25.53%)>涵养水源(14.03%)>固碳释氧(12.69%)>森林防护(0.50%)>积累营养物质(0.41%)>净化大气环境(0.24%)>森林游憩(0.01%)。按森林类型的价值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为:灌木林地(63.7%)>有林地(34.1%)>疏林地(2.18%)。单位面积林地年均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7.47万元·hm-2,其中,最大为有林地,其次是灌木林地,第三是疏林地。本文还对比分析了本次评估与以前较为全面的7次评估之间的差别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2013年中国启动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嵯岗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本研究利用2001-2017年生长季NDVI数据分析了嵯岗封禁保护区及周边区域植被长势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了多年的生长季降水量和历年旱情,之后利用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和NDVI残差趋势分析对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封禁项目实施之前,封禁区内外植被长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在项目实施后的2016、2017年,封禁区内NDVI距平明显高于封禁区外;(2)降水为影响该区域植被长势的主导气候因素,在封禁实施后的2015-2017年该区域连续3 a干旱,极大地限制了区域植被生长;(3)封禁区内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和NDVI残差均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封禁区外变化不明显,说明封禁提升了植被的自我修复能力;(4)嵯岗封禁保护区由3个地块组成,其中嵯岗林场封禁效果比牧场八队和牧场十一队明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措施有效促进了植被自我修复,提高了沙漠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林业科学是研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结构功能、组成和演化,以及对森林进行培育、保护、管理、利用的科学。森林不仅具有生产木材、多种林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更重要的具有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实践表明,研究林学对实现森林资源和林地的可持续管理,满足现代和未来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在地球表部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种效益,了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密切相关的多种作用和过程。只有  相似文献   

7.
以“回归大自然,走进大森林”为主题的森林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的新时尚,自然保护区是开展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具有开展森林旅游的有利条件。但森林旅游开发必须在保护第一的原则下进行。通过对凤阳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资源的评价,探讨了森林旅游开发原则,并提出了做好资源普查评价、强化旅游规划、加强绿色营销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建瓯史籍上有关洪灾记载与城市建设、林木销售等情况的统计分析 ,揭示了建瓯历史上的若干洪灾与森林过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进而强调提出 ,建瓯作为一个森林大县 (市 ) ,同样不能忽视对“森林保护神”的保护 ,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 ,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平  洪步庭  程武学  周介铭 《地理研究》2013,32(6):1017-1024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以长江上游为研究区域,采用RS、GIS技术,通过建立“干扰-响应”(D-R)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大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并深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整体处于中等偏差的状态,稳定性一般、较差及极差区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面积的50.09%;其中,稳定性极差区占6.63%,较差区占19.29%,一般区占24.17%,良好区占26.29%,较好区占23.62%。②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表现为西北强东南弱的空间分布特征,稳定性与海拔呈近似正相关关系,稳定性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10°-25°坡度区间,25°以上坡度区域稳定性较好。本研究可为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森林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逐渐成为湿地科学前沿领域的热点话题。在介绍当前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义和分布的基础上,综述了森林湿地主要生态服务功能的类型、机理和价值评估方法,旨在加强人们对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并为森林湿地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崩岗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德庆县马圩镇典型崩岗区域进行2016和2017年连续2年的动态监测,结合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了崩岗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2017年崩岗总面积比2016年增加16 401.2 m2,变化率为10.21%,说明研究区的崩岗仍处于发育状态;2)研究区西南偏南方向的崩岗面积减少最明显,总体侵蚀最严重的坡向集中在南向;3)崩岗侵蚀最为强烈的部位发生在海拔高程51~60 m和81~90 m处,整体侵蚀呈现出中下部位大于上部位的现象;4)研究区崩岗近2年的年侵蚀体积量为1 172.68×103 m3。无人机航测数据的质量能够满足无人机摄影测量的规范要求,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时效性更高、更方便和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总结相关文献探讨了森林砍伐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并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其潜在影响。选择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西高止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各个研究主题下的相关结果,我们详细探讨了包括森林砍伐的根本原因,森林土地转化为农业用途,农业、森林砍伐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气候驱动的农业脆弱性以及如何在保护森林与发展农业之间取得平衡。研究发现,农业的转变已经成为引发森林砍伐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作物产量的下降。印度的干旱和亚热带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高,这很可能是由于印度的热带森林遭受了较严重的砍伐。西高止山区联合森林规划和管理区域的树木密度较高,这为剩余土地用于非森林用途(如农业)创造了潜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 森林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生态服务,诸如保护流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贮存碳素等,现已引起企业、政府乃至个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人们也意识到随着森林这些功能的退化甚至丧失所带来的危险和代价。这种退化既能引起洪水、山崩之类的局部灾难,也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之类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分析了临沂市水系分布状况,进行了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区域划分。引入流域生态修复技术及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先进营造林技术,设计了水系生态防护林带、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示范区建设,突出林业生态保护功能,增加森林总量,提升森林生产力,解决区域水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赖少波  江涛 《福建地理》2000,15(1):18-19
本文通过对建瓯只籍上有关洪灾记载与城市建设、林木销售等情况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建瓯历史上的若干洪灾与森林过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进而强调提出,建瓯作为一个森林大县(市),同样不能忽视对“森林保护神”的保护,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长江流域天然林分区和主要树种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喜 《山地学报》2001,19(4):312-319
针对贵州省长江流域现有森林和植被分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综述国内外森林和植被区划的成果,指出了天然森资源相应的分区原则和依据,并将省内长江流域天然林划分成2类森林区7类森林亚区12类森林小区,用于指导工程区内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等。最后讨论了省级分区、国家分区和县级分区的尺度对接、天然林分区与以天然林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分区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同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但是,森林作为一种环境资源,在改造自然,保持整个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于我国森林在资源和建设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开发、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等方面,尚没为所有人们充分了解和高度重视。本文试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距加格达奇140公里,总面积229523公顷。保护对象主要是森林、沼泽、草甸和水域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于1999年12月建立,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河流密布,沟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生态建设Y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综合研究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现状,将中国西部分为西北、青藏高原和西南三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西部生态建设Y型战略:将中国西部12省(区、市)分为西北、青藏高原和西南三个区域,其分界线形如一个大的Y字,因此称之为中国西部生态建设的Y型战略.三大区域由于各自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其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也各有侧重.西北区域的核心任务是加快生态治理,要特别突出对沙化土地的生态治理;青藏高原区域的核心任务是加强生态保护,要特别突出对水土植被资源、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的保护;西南区域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要特别突出对现有林分的改造提升,提高林地生产力,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三大区域的生态建设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包容.西北区域以生态治理为核心,但也存在生态保护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问题;青藏高原区域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但也存在生态治理和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问题;西南区域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为核心,但也存在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问题.从战略背景、战略构思、战略任务、战略措施四个方面初步研究分析了Y型战略框架,对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崩岗侵蚀沟的时空侵蚀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崩岗是水力和重力复合的土壤侵蚀类型,严重危害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侵蚀沟对崩岗的侵蚀过程以及地貌变化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福建省安溪县龙门镇一处崩岗为研究区,以无人机获取的正射影像和高程数据为基础,通过采点重构坡面提取出侵蚀沟,然后对其进行时空动态分析,得到侵蚀沟的时空侵蚀特征;然后将其侵蚀特征与CA-Markov模型耦合,通过修正转移概率矩阵以及制定空间分配规则,构建崩岗侵蚀沟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与侵蚀沟的侵蚀强度呈正相关,强降雨利于侵蚀沟的下切侵蚀,弱降雨则有利于沟沿的重力崩塌;坡度对侵蚀沟的侧切和下切具有促进作用,沟道距离和坡面高度则对下切和堆积具有抑制作用;由面积差异率0.18和Kappa系数0.81验证了崩岗侵蚀沟模拟模型的精度;在对该崩岗侵蚀沟2018-12-02空间分布预测的基础上,得到其年侵蚀量和侵蚀模数,分别为653.9 m^3和340 606 t·km-2·a-1。研究结果为探索崩岗侵蚀过程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崩岗侵蚀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