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澳门和珠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的分析, 探讨了两地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可能, 指出澳门珠海两市的旅游互动发展, 是一种基于双赢互惠战略的举措, 两地应积极利用澳门回归契机, 通过全面、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在政策、合作手段及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突破和最大限度的变通,力求达到发挥集中和集团优势的目的, 即依靠发挥1 + 1 > 2 效应, 提升两地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以期促进两地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珠海-澳门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珠海、澳门的社会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扩展,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空间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基础上,考虑香港、澳门分别与深圳、珠海的功能即将一体化,认为当今的战略是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V"字形开发,未来的格局是以广州、香港、深圳大自由经济区、澳门珠海大自由经济区为三足的"金三角"区域经济综合体。并指出在着重建设"广深"轴线的同时,应加重"广珠"轴线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保继刚  朱Hong 《热带地理》1999,19(4):348-352
通过对澳门和珠海旅游业发展及优劣势的分析,探讨了两地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可能,指出澳门珠海两市的旅游互动发展,是玫种基于双赢互惠战略的举措,两地应积极利用不让回归契机,通过全面,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和协调,通过在政策,合作手段及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突破和最大限度的变通,力求达到发挥集中和集团优势的目的,即依靠发挥1+1〉2效应,提升两地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以期促进两地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1999年澳门回归将是继蕾潜1997年回旧祖国后又一件为世界所瞩目的大事。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必将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上写下深墨重彩的一笔,掀开澳门历史崭新的一页.随着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日期的日益临近,澳门正以其乐西方文化交融的特有风彩走进人们的视野,走进十二亿中国人民的心里。力了更全面地了解澳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加深对澳门回旧这一盛事的认识,本刊特辟专栏,以飨读者。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澳门将继香港之后又一个成为全球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6.
胶林     
胶林黄一鸣/摄,郭大庆诗每片叶子都在期待期待着风与空气期待着阳光润过的韵律每片叶子都在伸展努力缩短着与阳光的距离伸展出风姿,舞蹈,与力风携着阳光走来了在隆隆的耕耘声中一种生命的组曲在渊厚的泥土中——奏响胶林@郭大庆...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个城市大都有属于自己地标式的风景,或建筑,或遗迹,或园林,亦或自然景观。比如北京,有天安门、故宫、长城。比如南京,有中山陵、雨花台、长江大桥不一而足。这些就像城市的名片,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以及它所赋予给城市的厚重和内涵。当然,作为一个异地旅人,乍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城市的地标。春节期间,我去了一趟澳门。去澳门看看,是我多年的梦想。这个梦想由于多种原因直到今年终于成行。说实在的,这应该感谢在深圳工作的儿子。要不是在深圳欢度春节,期间呆上半个  相似文献   

8.
笔者是澳门土生土长的老居民,刚好度过了70个寒暑,见证了澳门来的历史巨变。六、七十年前,澳门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渔村和只有小型传统手工业的小城,今天已是人均产值1.1万美元的中等发达的城市。澳门不断在进步.前途一片光明。为此,我感到安慰和自豪。  相似文献   

9.
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与遥相对应的香港,成为珠江口东西两侧两颗熠熠生辉的东方明珠.历来出版的一些有关澳门或涉及澳门的地理书籍中,都把重点放在人文地理方面,自然地理方面鲜有提及或仅是笼统、概略地进行一下描述而已,故而澳门自然地理的研究显得尤为薄弱.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1988年由澳门促进学会主席、澳门恒生银行主席区宗杰先生邀请并提供资助,澳门文化司署鼎力支持,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地理研究室主任刘南威教授偕同该室卓正大、黄少敏、何宜庚教授及朱膺、张茂光、曾邦锐副教授与澳门大学的何广才先生一起,在澳门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发现澳门虽小,但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0,(1):36-36
虎门镇雄踞珠江东岸,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南临伶仃洋,面积170平方千米。虎门镇历史上只是个小圩,叫太平圩,1924年太平圩才升格易名太平镇。但虎门炮台、虎门要塞却早在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期,就以其悲壮在世界出了名!  相似文献   

11.
澳门地形很像一朵莲花。澳门古称莲花岛,莲花茎,号称莲花宝地。《澳门基本法》第十条第二款:“澳门特别行政区旗是绘有五色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第三款区徽中间之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周围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行政区和葡文“澳门”字样。这项法律表明未来的澳门区旗和区徽,都是以莲花为中心的。澳门人喜爱莲花。莲花喻意澳门将来兴旺发达。莲花寓意洁净、高雅。吉祥。澳门行政区区旗、区徽的图案,都运用了莲花以及与莲花相益彰的荷塘绿叶的绿色相衬托,反映了澳门文化的特色,表达了澳门人的心愿。澳门人爱莲花,…  相似文献   

12.
从澳门所处的经济环境看澳门未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大英 《地理学报》1999,54(6):487-495
90年代以来,澳门经济发展缓慢并持续衰退,作者指出澳门先天不足与后天经济量及外部竞争加剧是其经济衰退的原因。文章并由此对澳门所面临的内内外环境进行评估,从发挥澳门独特优势避开劣势的角度,认为澳门经济一位地区域性、国际性的综合服务中心,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百粤海屿之地的澳门,自秦代正式纳入中国行政版图,到明嘉靖三十二年葡人贿赂而居;在长达17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澳门一直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自1553年葡人入居澳门到1887年葡萄牙正式占据澳门,三百多年的日日月月,明清两朝依然对澳门实施有效的管理。直到近代一百多年间,葡萄牙才最终确立对澳门的殖民统治_但历代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对澳门主权的专属。由于澳门长久地生活在西方殖民主义统治下,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人口的主体由华人构成。所以,使得澳门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聚汇地,中外文化水乳交融的万花筒明清两朝,在一段相…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2010,(4):61-61
在喜迎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港珠澳大桥15日正式动工建设。大桥估计耗资逾700亿元,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大桥有望于2015年至2016年全线通车。大桥建成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港澳两地经由陆路的往来车程将由现时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5.
澳门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叶,澳门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发生多次急剧变化。人地关系一些要点在澳门的发展和变化中都有反映。澳门在浙、闽、粤沿海众多的港口中脱颖而出反映自然环境是社会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澳门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反映自然环境在人地关系的演变,澳门经济转型艰难反映人文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澳门的城市形象和空间格局有抹不掉的自然印记,反映人地关系的发展是利用自然和利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2001,21(3):237-241
澳门文化是中西文化逆向交流和多元融合的产物。特殊的历史渊源决定了澳门文化的多元特色;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语言、宗教、建筑、习俗等方面,更体现于澳门的特殊族群-土生葡人;港、澳文化都是多元混合型文化,但其性质和成因是不同的;澳门文化不是香港文化的附庸,对澳门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珠海自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通过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地发展成为珠海的一大经济支柱。珠海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是,旅游资源有多大潜力?今后应怎样扬长避短、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取得更大成效?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哪些问题?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书君 《地理教学》2013,(24):F0002-F0002,F0003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都说九寨沟的秋天是最美的,满山红叶、蓝天白云倒映在平静清澈的湖水中,阳光照射下的瀑布似银河般垂挂在眼前。然而.川蜀之地,常年刚雨,阳光是最宝贵之物,我伴随着清晨还未散去的雾气以及不时飘下的细雨进入景区,期待着阳光和美景。  相似文献   

19.
陈琦东 《地理教学》2010,(18):35-36
光阴荏苒,“长江水学校”项目探索的步履,已悄然迈入2010年的秋天。一个蹒跚学步的初级阶段即将成为过去,我们都在期待着一个开局立新的春天。在项目第一阶段,笔者所在的迪庆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以区域协调中心和试点学校的双重身份,参与了项目的协调、管理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空间经济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宁 《热带地理》1998,18(4):338-343
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再造广东新优势的龙头,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建设是它的突破口。文中对珠江三角洲东,西部增长极进行比较,针对存在问题,调整增长极的发展轴,重点培养珠海,澳门,中山,江会4个增长极,构造西江一崖门经济走廓和广珠澳铁路沿线工业,商贸带两条发展轴,并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带,优化空间经济布局,促进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从而增强珠三角和广东经济发展后劲,振兴珠江流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