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浙江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主要矿产的矿床数量、规模、矿产组合时间演化以及成矿分带性、丛聚性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概要总结了浙江省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同位素成矿年龄资料,建立起全省成矿年代学谱系,并结合大地构造演化,将浙江省的成矿活动划分了5个时段。通过矿床数量、矿床规模以及矿产组合对比分析各时段的成矿信息和演化特征,构建了成矿时间演化图。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将浙江省划分了4个Ⅲ级成矿带和7个Ⅳ级成矿亚带,从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角度探讨各Ⅳ级成矿亚带矿床的分布规律。其中成矿密度划分了1个高密度区、4个中密度区和2个低密度区,综合矿产成矿强度划分了3个强成矿强度区、1个中成矿强度区和3个弱成矿强度区,以此为找矿方向和规划部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琚宜文  曹代勇 《地球科学进展》2021,36(10):前插1-前插2
沉积岩系的形成与改造,必然产生多种化石能源(煤、油、气)和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的聚集与赋存.近些年来,我国在沉积盆地演化、沉积岩系三维时空分布、物源分析、有机质与成矿物质发育的沉积—成岩过程、非常规储层的物质组成和微纳米孔隙结构、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矿物的转化、富有机质页岩和煤岩等的固—液—气演化、盆地成矿机制以及沉积岩系层间滑脱与岩石流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安作相 《地质论评》1959,19(6):253-255
在四川盆地中三迭系的天然气藏早已称著于世。解放以后的勘探工作,尤其近一年多的勘探工作,连续证实和发现了川南一带的气田。其中,已肯定石油沟及圣灯山的工业价值,并详细地研究了古老的自流井气田。这些成就和工作对探明整个四川盆地三迭系的  相似文献   

5.
沉积岩中海底热液沉积矿床岩石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积岩为主岩的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海底热液沉积”成因假说目前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八十年代以来对其讨论较广泛,使“层控矿床”概念不断完善和发展。系统进行沉积岩中海底热液矿床岩石学研究,必然为全面认识这类矿床的特征和成因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以往区测资料,结合野外观察所获资料,分析研究陕西省境内渭河以南西安、西乡一线以东地区内的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古地理及有关沉积矿产形成环境,试图探讨有关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成矿预测,有错之处,敬请批评。一、地层分区及对比秦岭褶皱带中的震旦系至下寒武统地层,分属扬子陆台北缘陆缘区与华北陆台南缘区两个系统(见表一),分别称为南秦岭和北秦岭,其界线大致在柞水、山阳一线。华北陆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63,21(1):21-21
1956-1958年作者随中苏朝地质组参加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地质调查。本文即根据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编写的。作者首先论述了世界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对朝鲜构造的一些观点,而后依自己的看法对朝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古近系沉积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冀中坳陷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发育和油气成藏特点,把冀中坳陷划分出12个凹陷和7个凸起。认为冀中坳陷古近纪经历了5个沉积演化阶段,发育两大成湖期和多种类型的储集体,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沉积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分带的沉积格局控制东富西贫的油气分布特点,源岩母质类型控制南油北气的分布特点,洼槽类型控制油气资源潜力和油气勘探前景,次级构造带控制油气藏类型、油气贫富程度和油气聚集带形成,以古潜山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形式。最终指出,冀中坳陷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潜力和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深化老区勘探是华北油田找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宋宏儒  于在平 《岩石学报》1995,11(2):193-202
陕西商丹黑山的沉积岩系是一套浅变质沉积岩系,其原岩沉积建造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沉积环境的岩石组合,包括Ⅰ岩组的泥岩及碳酸盐岩、Ⅱ岩组的杂砂岩和火山碎屑岩和Ⅲ岩组的石英质砾岩、砂岩及粉砂岩。由下向上,其沉积相从深海相经浊积岩盆地相变化到斜坡滨岸相。特征碎屑矿物组成从火山碎屑经燧石岩屑变化到变质岩岩屑,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Eu/Eu*和(La/Yb)N依次增加,Fe2O3+MgO和ΣREE依次减小.以上特征表明黑山沉积岩系并非单一的沉积组合,而是与秦岭区域造山作用过程的俯冲-初始接触碰撞阶段协调一致的同造山沉积。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纪地层区划及沉积矿产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符俊辉  周立发 《沉积学报》1996,14(4):134-140
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陆相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西北地区陆相侏罗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7个地层分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及石油、煤炭等沉积矿产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产区域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锡多金属矿产围绕花岗岩成矿中心在某一或某几个特定的象限内作带状分布,各个成矿中心在区域上等间距出现,成岩成矿主要在燕山期,与早期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伴生金,与晚期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伴生银,不同成分的花岗岩有不同的矿产分布形式.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主要矿产的成矿特征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省内近年来矿产勘查、成矿区划(预测)和专题科研的成果,综合论述了全省多种主要矿产的矿床类型与成矿特征,分析和总结了这些矿产的时空分布基本规律,同时对大多数矿床集中分布区--矿结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总结出五种不同类型矿结的控矿特征。并提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区域应为三个Ⅲ级成矿区和十一个Ⅳ级成矿带。  相似文献   

13.
直到近年来,尚未见到有关库兹涅茨克山火山—沉积杂岩含矿性分析方面的著作。以前的一些学术著作,只涉及到了一定的矿产和划定了狭义的地层范围。本文是在区域火山—沉积杂岩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结论也是根据对二十多个被控制地段的资料研究而得出来的。同时还查明了地层的组构和物质成分,它们的相互关系,地层和建造归属,以及成矿特征和规模等。在上述的及前人资料的研究基础上,证实了矿层受一定层位的控制。此外,还作了建造分析,通过分析能表明含矿建造与区域地质构造发育过程中一定旋回和阶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南部非洲优势矿产资源有金、铜、铁、铬、金刚石,锰、铀、镍、钒、钴、铂、锑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主要的矿产集中分布于前寒武纪地体内,中南部非洲前寒武纪地体的形成演化决定了矿产的种类和主要成矿类型。文章总结了中南部非洲的地质构造演化以及其主要矿产资源的成矿类型和分布规律,并划分成矿区带至三级。探讨了部分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规律:太古宙的矿产主要与花岗-绿岩地体有关;古元古代的矿产主要分布于陆缘盆地,与岩浆作用有关;中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岩浆作用有关,次为沉积变质作用;新元古代的矿产主要与沉积变质作用有关,次为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沉积岩中分散元素在地史上的演化,对于认识沉积岩的形成条件、恢复岩相古地理以及指导寻找沉积矿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该项研究课题已引起沉积岩地球化学工作者的重视,并成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作者基于上述目的,研究了中生代各时期沉积岩中钒、钴、镍、铜、铅、锶、钡、铬等微量元素的分布。文中所用岩样,全系选自钻井中的岩心。微量元素系光谱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勘查区位于青藏高原西部,革吉县城150°方向直距约60 km处,行政区划属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革吉镇管辖。勘查区地理坐标:东经81°15′00″~81°19′00″;北纬31°51′00″~31°55′00″,面积46.66 km2。根据本次工作成果,结合勘查区所处成矿地质背景,初步认为隆日铁矿床为热液交代裂隙充填型铁矿床。其主要依据为:(1)矿体产于侵入岩岩体、凝灰岩地层中;(2)已发现的地表矿(化)体主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云开地区处于桂东南,是广西境内铅锌金银多金属重要成矿区域之一.区内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及其发育.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类型较多.区域矿产受构造单元控制均呈北东向成群成带展布,各矿床(点)严格受其构造及岩性控制,并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产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作用多阶段、成矿时代多期性和长期性等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陰山山脉和遼东半島西部观察之后(1955年夏),对于中國前塞武紀地層的認識,稍有改变。現將观察的情况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一○矿床赋存在震旦一寒武系地层中。这套地层主要由粒度细小,甚至是隐晶的碳(碳酸盐)、硅、泥质的岩石所组成。研究铀在这类岩石中的分布和富集是有一定困难的,因而虽有一些文章涉及该问题,但一般性的论述(诸如铀与粘土矿物、有机质、黄铁矿有关等等)较多。  相似文献   

20.
武夷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主要矿产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地区成矿作用与构造活动,动热变质-岩浆作用和中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武夷地区是一条重要的火山-斑岩铜(金),银铅锌,锡(钨)成矿带,又是一条重要的花岗岩-剪切带型金(银)成矿带。主导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复合的“多字型”断裂构造带。矿床分布呈北北东向向洋分带与近东西向分带,成矿时,空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