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太平洋中部5个长柱状岩心古地磁样品的测量分析,对区内早中新世以来的松散沉积层进行了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确定了各孔研究深度内沉积层的时代,认识到太平洋中部新世以来主要有两个沉积时期和两个沉积间断时期。第一沉积期分别到早中新世末或中中新世初停止沉积,为主沉积期,沉积了岩心的大部分。从晚上新世或第四纪初开始沉积到第四纪中晚期停止沉积的是第二沉积期,从早中新世末或中中新世初至早上新世或第四纪初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北部陆架海相地层解体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更新世以来,中国近海北部陆架近岸地区至少发生了三次海侵并保留三期海相地层.在研究了数千千米的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及大量钻孔资料后,笔者发现最后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出露,海相地层并非简单地、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下来.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除进行正常的风成沉积以外,还产生了沉积分异作用,出现风暴沉积及其衍生沉积,裸露的陆架至少部分地改变了原来的沉积结构,形成了新的沉积类型,构成复杂的混杂堆积区和黄土堆积区.这样,原先的海相地层被破坏,或者部分被保留下来,即陆架上海相地层发生了解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白云凹陷北坡珠江组下段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形成演化阶段及其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地震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钻测井数据、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和均方根振幅属性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陆架边缘三角洲的识别特征、演化模式和控制因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陆架边缘三角洲在顺物源方向具有高角度斜交型前积反射,缺乏顶积层的海岸平原相,其前端发育盆底扇沉积;垂向沉积序列以多期反旋回的前三角洲、席状砂、河口沙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的叠置为特征,发育陆坡区常见的生物扰动、泥质条带变形和滑塌、滑动现象;珠江组下段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于强制海退体系域时期,并伴随着盆底扇的发育,而低位体系域时期主要发育斜坡扇和低位楔状体;构造活动促使白云凹陷北坡在珠江组下段时期形成稳定分布的陆架坡折带,珠江组下段时期古珠江携带的充沛物源和该时期强烈的海平面下降使碎屑沉积物能够进积至陆架边缘,甚至陆坡地区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4.
对于具有较宽陆架的下刚果盆地,当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陆架区沉积中心向外陆架迁移,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其为深水区提供大量陆源碎屑物质,使低位体系域发育碎屑流沉积、浊流水道及前端扇体系;当相对海平面上升时期,沉积中心后退至内/中陆架,使深水区海侵十高位体系域以深海、半深海原地泥质沉积及泥质碎屑流沉积为主.深水层序以凝缩层段...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黄土堆积中的火山玻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山东半岛蓬菜附近林格庄和下朱潘两地黄土堆积中发现了火山玻璃,这些火山玻璃可能来源于邻近地区第四纪的火山活动和当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期火山灰物质的“海洋沉积-风力改造再沉积”,也可能是在气候转换时期当地处于山顶位置的火山灰物质的再搬运(经风力作用或坡面流水作用)沉积。若是第一种来源,则这些火山玻璃具有重要的地层 学和年代意义;若是第三种来源,则这些火山玻璃是气候环境转换时期气候环境剧烈动荡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H区毗邻神狐隆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早期潮汐和河流作用是该区主要的地质营力,控制和影响着沉积作用机制与砂体的展布形态。珠海组时期,在半封闭的海湾-潮坪沉积背景下,该区受到珠三南断裂的活动影响,接受来自神狐隆起近源堆积的扇三角洲沉积,断裂活动性和母岩的差异性控制了点物源的推进范围、展布样式和储层物性特征。同时由于前端受到海水的破坏和改造,兼具河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的典型沉积特征。珠江组时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相对闭塞的障壁岛-潟湖背景下发育涨潮三角洲沉积,潮汐通道位于神狐隆起北段中缘的低洼部位,受到潮汐往复作用的冲刷,多期潮汐砂坝叠合发育。通过微古地貌和井震结合分析,刻画线性砂坝的分布,进而总结了研究区优质储集体的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太平洋柱样430的古地磁测量结果并结合柱样的岩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资料,讨论了钻孔所在海域的沉积史。结果表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约距今1500—340万年)和晚第四纪末(约距今4万年)以采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在上新世晚期末至第四纪早期(约距今240—90万年)之间的沉积物中可能存在沉积间断。上述有关时期内出现的深海底侵蚀和沉积间断与地史时期南极底层环流形成和增强有关。作者认为古地磁应作为研究太平洋沉积间断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2012年7月,在荣成天鹅湖用自行研制的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底内动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底上动物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生物沉积速率,以建立潮间带贝类生物沉积的现场测定方法,并评价两种贝类对潮间带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内沉积物重量差异不显著,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沉积物重量差异显著(F=58.047,P=0.000),测得的生物沉积速率与文献具有可比性,因此可以推测新型生物沉积物捕集器适用于浅水区(潮间带),能够准确测定生物沉积速率。在平均水温18.8°C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和长牡蛎都具有较高的生物沉积速率。壳长(25.0±1.5)mm、软体干重(0.12±0.03)g的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为(44.92±4.12)mg/(ind·d);壳长(29.8±1.3)mm、软体干重(0.23±0.05)g的菲律宾蛤仔生物沉积速率为(54.84±7.77)mg/(ind·d);壳长(98.8±14.1)mm、软体干重(3.94±0.66)g的长牡蛎生物沉积速率为(1069.01±212.24)mg/(ind·d)。作为天鹅湖海区两种典型贝类,据估算,每平方米面积内的蛤仔和长牡蛎每天分别将29.9g、15.0g的悬浮颗粒物通过滤食和排粪沉积到底层,增强了水层-底栖系统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997~1999)的资助下,作者根据72个测站的沉积物中粉沙至细砂粒级(0.063~0.25mm)的轻重矿物分析、鉴定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对山东半岛南部(丁子湾北岸至胶州湾南岸)近海沉积物的来源和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物对物源和水动力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不同的矿物组合反映了物质来源的不同和沉积动力的差别。在矿物分布上,以崂山头为界,研究区可分为北部矿物区和南部矿物区。南部矿物区的物质来源主要为青岛沿岸地区的花岗岩,其次是胶州湾南岸的变质岩。而北部矿物区低的钾长…  相似文献   

10.
冰后期海侵,海岸必然遭受改造。东海海岸砂源与海侵时期陆架均夷过程密切相关。现代堆积海岸的物质多具陆源性,但主要通过沉积物的再搬运和再沉积所形成。宽缓陆架及其大量松散物质的储备,有利于海侵时期东海陆架的细粒沉积物,在潮流作用下往复搬运和向岸迁移、加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