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开展西藏自治区1∶5万班戈县恐弄拉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时,在马前乡恐弄拉西侧车尖西南一带前人划分的一套早白垩世桂牙岩组碳酸盐岩地层中采集了腕足类和腹足类化石,据采集的古生物化石时代确定此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中侏罗世沉积(晚巴柔期—卡洛期),通过岩石组合特征、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及生物化石时代对比,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桑卡拉佣组。这一地层的确定为冈底斯带地层区侏罗系地层划分对比、地层格架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中生代盆地的演化历史,古地理轮廓的确定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出露于新疆哈密黄山东铜镍矿东北一带的碎屑岩层,前人划定为梧桐窝子组,对其地层时代归属存在较大分歧.最近几年开展“新疆哈密市旱草湖一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时,在黄山东一带开展干墩组和梧桐窝子组的年代地层研究,通过实测地质剖面对比研究,采集典型层位岩石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其形成年龄为(398±5) Ma,侵入其内石英闪长岩年龄为(378±6) Ma,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岩石组合、生物化石类型,说明其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确定使用大南湖组作为岩石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3.
李月森  马德胜  符宏斌  白培荣 《贵州地质》2015,32(4):267-270,266
实测西藏改则县甲不拉东剖面过程中,在前人原划分为二叠系下拉组中采集到属于晚侏罗世时代的生物化石(Microso lena sp.Meandronhyllia、Thecosmilia sp.Burgundia sp.Buneia sp.),根据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面貌等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地层确定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该套地层的确定,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侏罗纪珊瑚动物群的研究、洋盆的萎缩、消亡及洋-陆转化提供新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3)
中新元古界是鄂尔多斯盆地早前寒武系变质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套过渡型或稳定型沉积盖层。由于形成于不同的构造阶段,且各个地区中新元古界沉积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早晚不已,加之每个构造阶段沉积之后,遭受的剥蚀程度不一,使得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归属上认识尚难统一,导致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之间地层划分与对比混乱,同一套地层,由于后期构造的改造导致的地层分割,在不同的地质文献中赋予不同的地质意义和不同的地质年代,给研究区中新元古界的沉积学、油气地质学诸多领域的深入研究造成了极大不便和混乱。以中新元古界主要地层单元的接触关系的研究为基础,以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及地质特征研究为重点,结合中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同位素年龄、沉积层序格架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内中新元古界岩石地层单元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煤田地质钻孔岩芯中的岩石特征及结构变化,进行地层与构造分析,判断断层的存在,分析断层形态,确定断层的性质,在当前煤田勘查中仍不失为一种直观而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甘肃北山北部双沟山地区发现泥盆系雀儿山群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宝石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甘肃北山双沟山地区分布着一套灰绿色中性、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其凝灰岩地层,通过岩石地层、生物化石及地层年代等方面的研究,经区域地层对比划归雀儿山群,形成时代确定为早泥盆世。该群的确定对恢复哈萨克斯坦板块南缘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西藏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中段南缘嘎色地区的一套缺少化石依据的地层中,发现有孔虫Mesorbitolinasp.等化石,地层时代确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位应归属沙木罗组上部。该套地层地质时代的确定,对研究沙木罗组的沉积相,重塑古地理环境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沙克群是80年代建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由于缺乏可信的古生物学证据,因此关于该套地层的时代一直颇有争议。近期,笔者首次在该套地层上部的复理石中发现了早古生代和晚泥盆-早石炭世2个放射虫组合。两套含有化石的地层间为冲断接触。结合前人对依沙克群下部岩性段基性熔岩形成年龄的研究,笔者认为依沙克群已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岩石地层单元存在,而应予解体。  相似文献   

9.
方爱民  李继亮 《地质科学》2000,35(2):212-218,T001
依沙克群是80年代建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由于缺乏可信的古生物学证据,因此关于该套地层的时代一直颇有争议。近期,笔者首次在该套地层上部4 复理石中发现了早古生代和晚泥盆-早石炭世2个放射虫组合。两套含有化石的地层间为冲断接触。结合前人对依沙克群下 下部岩笥段基性熔岩形成年龄的研究,笔者认为依沙克群已不能以为一个统一的岩石地层单元存在,而应予解体。  相似文献   

10.
青海茫崖地区侏罗系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含煤岩系的西北延伸部分,地处阿尔金山南麓山前坳陷.青海省煤田地质区划将其称为格斯煤田,中一下侏罗统是本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对植物化石组合1及植物化石组合2进行了种属和组合特征分析研究,通过与邻区生物地层的对比分析,植物化石组合1与枝脉蕨顶峰带(Cladophlebis Acme Zone)植物组合类似,时代大体相当于普林斯巴赫期.植物化石组合2与锥叶蕨顶峰带(Coniopteris Acme Zone)可进行对比,地质时代为巴柔—巴通期.通过对茫崖地区基本地层层序与植物化石组合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对该区成煤地质时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疆沙尔湖煤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产出大量茨康类植物化石.通过选取4块狭叶拟刺葵Phoenicopsis angustifolia Heer化石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揭示其角质层微细构造、统计气孔参数并测定其碳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定量重建研究区中侏罗世早期阿林期至巴柔期古大气CO2浓度、古温度、古海拔高度,测算该植物的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狭叶拟刺葵平均气孔指数值5.90%,基于气孔比率法获得的古大气CO2浓度为(1240.16±122.75)×10-6,该值处于GEOCARB Ⅲ碳平衡模型可信误差范围内.测得植物化石角质层碳同位素δ13Cp平均值-23.07‰,计算出该植物水分利用效率272.06 mmol/mol,重建沙尔湖中侏罗世早期平均温度16.8~20.7℃,古海拔高度196.7 m.整体而言,新疆沙尔湖地区在中侏罗世早期属于一种高CO2浓度、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黄铁栋  王平  李慧  陈俊  周欢  韦欣 《新疆地质》2011,29(3):324-326
通过对主煤层煤岩组分对比发现,沙尔湖煤田煤显微煤岩组分以惰质组分为主,组分因埋深不同有差异.利用镜质组与惰质组组份含量比例关系,推测煤层在沼泽积水较深还原环境中形成.煤中惰质组分含量较高,说明成煤期地壳缓慢上升,沼泽积水变浅的氧化环境.煤田自西向东主煤层形成时期沼泽积水深浅(地壳升降)变化韵律一致,早期深水中心偏向东部(葛洲坝煤矿方向),晚期深水中心偏向西部(格鑫煤矿方向),东部持续缓慢抬升使成煤阶段处于氧化环境,惰质组含量逐渐增高,并明显高于西部.同时,煤中无机质含量较高,反映当时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成煤环境.据巨厚煤层产出、聚煤中心赋存(直接在二叠系老地层上)和煤层稳定性及变化趋势多方煤层特征,认为沙尔湖煤田巨厚煤层的形成具异地成煤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雄庭  戴斌 《湖南地质》1999,18(4):241-244,278
根据物探、坑探工作以及隔挡式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作者确定了大建煤矿区逆冲断裂下存在着隐状煤田,初步计算远储量达8千多万吨。  相似文献   

14.
甘肃的第四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全面系统分析、整理第四纪地层资料基础上,以岩石地层为基础,以古地磁、14C、热释光测年资料为依据,以化石资料为参考,对更新统及全新统进行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单位的对比和划分;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单位的名称和含义;统一了各地层区的地层系统;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甘肃第四纪地层层序。确定了兰州、陇西及陇东地区黄土的开始沉积时间。对甘肃第四系的动物群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湖口—彭泽地区第四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5万湖口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应用地层学和沉积学新理论、新方法,对湖口—彭泽陆相盆地进行了第四系岩层划分、沉积相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首次应用基本层序特征及岩性组合进行了组级地层划分;依据基本层序特征、岩石地层分布形态及沉积构造,恢复了沉积相;查明了各岩石地层单位之间的接触关系,为该区第四系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蔡希源  张明学 《现代地质》1999,13(3):287-290
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陆相盆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陆相盆地的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和首次洪泛面的识别标志都有别于海相地层。依据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对松辽盆地的探索性研究, 对陆相盆地提出了层序界面、最大洪泛面和首次洪泛面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7.
单玄龙  杨亮  王璞珺 《新疆地质》2006,24(4):389-391
针对塔东地区实际地质资料和低勘探程度的特点,应用声波时差、镜质体反射率、沉积速率等多种综合方法,计算11口钻井的奥陶系剥蚀量.平面上奥陶系顶面剥蚀厚度的求取主要依据27条地震剖面资料,应用沉积速率法计算剥蚀量,且剥蚀量的数量级受邻近钻井值的约束,并绘制了奥陶系剥蚀量平面图.研究区奥陶系顶面剥蚀量在111~2 929 m,总体趋势为南部剥蚀量大,北部剥蚀量小,即从盆地边部向盆地内部剥蚀量增加.东部剥蚀量相对较小,西部剥蚀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8.
新疆觉洛塔格地层分区东部石炭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洛塔格地层分区广泛发育早石炭世及晚石炭世早期的火山-沉积建造。以雅满苏大断裂为界,分为南部的雅满苏地层小区和北部的苦水地层小区,为两个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南部为岛弧火山岩沉积相区;北部为弧间盆地沉积相区。雅满苏小区划分出小热泉子组、雅满苏组、白鱼山组和底坎尔组4个岩石地层单位。苦水小区划分出雅北组、梧桐窝子组、干墩组、白鱼山组和苦水组5个岩石地层单位。分别叙述了两个地层小区岩石地层单位的分布、剖面层序及确定地层时代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不同序级不整合构造特征与地层油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地层油藏成藏复杂,预测难度大等问题,从地层油藏构造特征分析出发,探讨了不整合构造与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序级不整合地层油藏的6种成藏模式,建立了不整合构造与地层圈闭类型、成藏模式的关系特征,提出了不整合结构与构造形态是影响不同序级地层油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董曼  孙革 《世界地质》2011,30(4):497-507
首次报道了新疆东部沙尔湖煤田中侏罗世17 属27 种植物大化石和35 属50 种孢粉化石。该植物群以蕨类、苏铁类及本内苏铁类、银杏类为主要组成成分,时代可能为中侏罗早期。其地质古生物特征表明,该植物群生长的古环境可能为温暖潮湿并具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的湖沼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