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一)理论与方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推进到区域稳定动力学的研究层次上, 系统地构建了区域表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浅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深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活动构造动力学、区域地震动力学、区域非稳定动力学过程及机制模式, 以及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地震工程效应、岩体失稳效应、场地失稳效应及建筑物抗断效应的综合研究及分析评价的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3)
在对庙尔沟乡泉州学校两处潜在滑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处潜在滑坡的发育特征、稳定性及治理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5和H6滑体均由坡积角砾、砾砂、含砾粉土等组成,均为小型潜在滑坡隐患体;H5滑坡在天然自重工况下基本稳定,自重+暴雨工况下基本稳定-欠稳定,自重+地震工况则为欠稳定-不稳定;H6滑坡在天然自重工况下为稳定-基本稳定,自重+暴雨工况下为基本稳定,自重+地震工况则为欠稳定-不稳定;最后,提出了抗滑桩设计、重力式挡土墙、及排水沟设计等工程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重矿物组份及稳定性组合研究,将研究区古近纪构造演化分为稳定重矿物阶段和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其中,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始新世(沙三期),此时,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稳定系数、ZTR指数、稳定重矿物组合锆石和氧化钛矿物平均值分别为80.54%,45.88%,44.1%和14.79%;而不稳定矿物组合和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含量低,指示此期构造活动平缓。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渐新世(沙二期—东营期),此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均值分别为绿帘石20.39%,辉石+角闪石3.87%,石榴石19.48%,说明该时期构造活动强烈。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稳定系数和ZTR指数逐渐降低,其所指示的构造运动逐渐增强,沙二期是两期构造运动的重要调整期。重矿物纵向分布规律与辽河坳陷构造演化呈对应关系,稳定重矿物阶段又分为沙三早期构造活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沙三晚期构造运动强烈的上升回返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分为沙二期构造运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沙一期构造运动逐渐增强的上升回返期、东营早中期构造相对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东营晚期构造活动强烈的右旋走滑期。根据砂岩中自生矿物赤褐铁矿的分析,认为含量较高的沙三上、沙二段、东二段沉积期气候较干旱,而含量较低的沙三下、沙一段以及东三段、东一段沉积期气候湿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现场调查、综合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对不稳定斜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不稳定斜坡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降水条件、地震活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采用区域类比法对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理正软件对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稳定斜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地震+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
天然洞围岩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士骠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2):72-73,77
天然洞体不稳定是绝对的 ,稳定是相对的。天然洞体围岩的顶板、底板、侧面三者的稳定 ,顶板的稳定最重要。顶板的稳定性 ,与天然洞体的形成原因 ,岩面的成层条件、断面形状、裂隙情况 ,漏水情况 ,天然洞体形成和稳定的时间 ,山体的地质构造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对关中地区斜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主要9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将其定量化,然后按不稳定、次不稳定、基本稳定和稳定四个等级进行了关中地区斜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评判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区斜坡带的实际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5,31(3):252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稳定同位素专业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和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日至11月7日在成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七五”期间对西安地区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评价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地质、物探、测量、模拟实验等方面的成果资料,考虑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介质条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稳定性评价与区划,将西安地区地壳稳定性划分为较稳定、次较稳定、次较不稳定、较不稳定、不稳定五级。在此基础上,对西安地区主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镇原县南川中学不稳定斜坡位于镇原县南川中学后部坡体,威胁南川中学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不稳定斜坡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对该研究区斜坡稳定性进行计算评价,分析其成灾的可能性及成灾条件,结果显示:不稳定斜坡整体在三种工况下均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局部坡段在工况Ⅱ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在工况Ⅲ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对该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要大于地震对不稳定斜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薛利军  杨强  周维垣 《岩土力学》2006,27(Z2):291-295
在拱坝坝肩稳定、边坡稳定计算中,有限元法是目前考虑因素最全面的数值分析方法,但缺乏明确的稳定安全指标。刚体极限平衡稳定分析法,与拱坝规范相配套,有较成熟的评价标准和广泛的应用实例。本文将有限元成果纳入到刚体极限平衡法体系里,利用其稳定安全系数指标体系,评价拱坝坝肩稳定和边坡稳定,并在锦屏一级拱坝设计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油页岩矿勘查工作质量,根据我国47个典型油页岩矿勘查评价成果和油页岩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层赋存规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采用探采对比及抽稀试验进行验证,提出了我国油页岩矿勘查评价采用构造复杂程度和矿层稳定程度两种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3类;矿层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3型,即"三类三型"。类型为简单、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1 000~2 000 m;类型为中等、较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500~1 000 m;类型为复杂、不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250~500 m。另外,在油页岩矿实际勘查工作中应在构造复杂程度和矿层稳定程度中选择勘查难度大者确定基本勘查工程间距。  相似文献   

12.
<正>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4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3238-3【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结构中的常见稳定问题,以钢结构的稳定为主,同时也涉及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全书共9章,前3章为稳定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稳定的概念及分类、构件的弯扭变形及平衡方程、稳定判别准则与分析方法;后6章为常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水体中的氧稳定同位素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乌鲁木齐河流域历年采集的降水、表层粒雪、冰川融水和河川径流等水样资料,分析了取样期间不同水样中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揭示了降水中氧稳定同位素变化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效应,而温度效应又与海拔高度有关;表层粒雪和冰川融水中氧稳定同位素则无明显的高度效应;冰川融水中的氧稳定同位素比率小于河川径流中的氧稳定同位素比率。评估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水循环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影响及相互作用,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例。  相似文献   

14.
加筋路堤稳定性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峰  石振明  孙红 《岩土力学》2004,25(Z2):433-436
软土路基上加筋路堤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圆弧滑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加筋路堤的破坏可以归纳为圆弧内加筋的破坏、圆弧外加筋的破坏以及加筋路堤的整体破坏.提出了计算加筋路堤稳定系数K的3个不同的稳定系数表达式,分别称之为圆弧内部稳定系数Kn、圆弧外部稳定系数Kw和整体稳定系数Kz,加筋路堤稳定系数K取其中的最小值.采用该方法对一加筋路堤破坏实例进行稳定性综合分析,得到的对应于最小稳定系数的滑移面与实际滑移面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稳定Sr、Nd同位素是全新的体系,其重点关注自然过程中稳定Sr和Nd同位素分馏特征与控制机制。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修正传统Rb Sr和Sm-Nd同位素体系中恒定的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的前提假设所带来的认知偏差,补充和完善其知识体系。介绍了稳定Sr、Nd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概念,综述并点评了最新的分析技术进展,并对稳定Sr、Nd同位素分馏对传统的放射成因Sr、Nd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同时对这两个新的稳定同位素体系的潜在研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沙坝地形上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特征模式变化特性,建立了考虑底摩擦影响的不稳定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两种沙坝地形(坡度分别为1:40和1:100)上的不稳定特征模式,这些模式内容包括不稳定运动波长、传播速度、不稳定增长率和扰动速度场。将这些结果与忽略底摩擦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底摩擦对不稳定特征模式的影响。上述研究表明沙坝地形上不稳定运动传播速度约为时均沿岸流最大值的0.71~0.79;1:40沙坝地形上产生不稳定运动所用的时间比1:100地形上更短;底部摩擦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的产生;一般观测到的(准)韵律形、新月形沙坝都在后剪切区(紧邻时均沿岸流最大值向海方向区域)产生;不稳定运动在沙坝处运动最强,并且坡度越缓,不稳定运动沿岸方向波长越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地质力学为基础,提出了地下建筑围岩稳定的地质力学分析方法。此方法能预测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预测岩体的结构组合型式,为由定性到定量评价地下建筑围岩稳定提供可靠基础。同时指出,作地下建筑围岩稳定评价,还必须首先也用地质力学的方法作区域稳定评价及山体稳定评价,这就克服了片面观点,为多、快、好、省地完成地下建筑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京津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地区是首都北京和天津所在地,随着区内工程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地壳稳定与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新构造活动、现今地壳形变、地震、现今构造应力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灾害特征以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等研究分析,利用模糊数学方法,照地壳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4个等级,对京津地区地壳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石湘淼  王飞 《岩土工程师》2003,15(2):5-11,21
本文着重讨论了软土地基上筑堤坝的稳定问题,对常用的稳定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强度指标及其安全系数的取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地基条件较好的坝坡稳定与软土地基的地基稳定应当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陈伟楠  徐明 《地下水》2019,(1):135-138
在充分调查、收集前人工作成果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新疆沙湾县翠山公园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实地勘查,基本查明研究区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且根据三种情况对滑坡灾害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在自重、地震工况下,该不稳定斜坡体均处于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该不稳定斜坡不稳定,综合评价,该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差。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灾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