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召开的“东海地质讨论会”于1982年12月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和有关大专院校等70多个单位的170多名代表。会议收到有关反映近年来我国在东海区域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论文(摘要)180多篇,几十位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本单位和个人几年来对东海地质构造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会议还就东海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 这次讨论会对进一步探讨东海地质环境基础条件和规律,为查明东海地质构造和开发东海油气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日本海和中国东海学术讨论会(即“JECSS”)是在美国和日本一些著名海洋学家的发起下组织起来的。该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1)交流和讨论有关东亚边缘海域(包括黑潮和亲潮区)环流和有关水文现象的研究成果;(2)探讨上述海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海水性质、生物和沉积物等方面与西北太平洋的相互作用。第一次“JECSS”会议是1981年6月1日至4日在日本召开的。当时出席会议的有美国、日本和南朝鲜,共41人。提交论文21篇。在那次会议上,除了进行学术交流外,还作出了以下三个决定:(1)第二届讨论会于1983年4月仍在日本举行;(2)寻求国际海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东海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地总结了我国东海地质研究史。全文分我国对东海的调查研究与国外对东海的调查两个部分。前者又划分为4个时期:海洋地质知识的积累(自宋代至19世纪末);早期研究(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初步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以及全面稳步发展时期(1977—)。  相似文献   

4.
5.
6.
“东海高精度无线电定位系统”是地质矿产部在八十年代中建立起来主要用于物探的定位系统,也是东海海洋地质调查主要的定位手段。该系统精度的难证、工作方式、实际工作的资料统计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该系统在东海的实用价值,随着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对导航定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海高精度无线电定位系统”的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以适应东海对外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谢庆道 《海洋学报》1984,6(5):632-646
东海盆地的形成与中国大陆构造密切相关。本文扼要讨论了东海地质演化过程,并着重分析了东海西部陆架拗陷与东部拗陷(冲绳海槽张裂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在空间上的差异性,其结果表明东海是西北太平洋沟—弧—盆系构造带中一个年轻的边缘海。作者认为,第三纪中新世中—后期是一个有利的成油时期。并指出侏罗纪时东海中部隆起,而西部可能为浅海或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盆地,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成油环境。  相似文献   

8.
东海西部海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海西部海域浅部地层的成因、地质年代及沉积层序,将晚更新世末以来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Ⅰ、Ⅱ、Ⅲ、Ⅵ工程地质层。又根据所遇地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分若干亚层。东海西部海底不稳定因素有:地震、浅层气、滑坡、崩塌、侵蚀与沉积作用、海底地貌形态。综上因素将东海西部海域划分为:长江水下三角洲工程地质区、浙东海域工程地质区和陆架平原工程地质区。  相似文献   

9.
&w---- 大 回除ti、 J魏缀辽回缀圈缀圈骡缀攒蹦缀圈缀翻圈函赐图髓缀鹦圈圃缀缀图曰回瞩回回戮髓 会 回隘溯回回口回回回回回口口回潍图回回网回羹回图囹冈圈J]缀簇汇回圈圈赐回圃缀髓缀圈瞪龌翘圈缀髓蹦翻缀凝蹋缀酚狸圈图回回埂回囵胞回 开 医翻毅泪口回囚獭回切用回冈瞩回刘曰回回回回回目回回图囫 回揪g狸回囹留蹈圈趟蝴冈圃冈同问即卿卯甲凋即同闷徽回7甲刃 甲回回回回巳 幕 医 耀婪潍翻骰@四泪口口回回囚羹髓蹬回回回回攀g镜色)回蹑艇籁缀小渔翻翘X铅。泡进。也匕袖.翎。。燃《翁磷挪/泌Z&@towe 式 回葱缀回口函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  相似文献   

10.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80,4(4):30-3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揭示东海的形成历史,探讨它的起源及其变化,研究东海地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在1979年对东海进行试验性钻探取样初获成果的基础上,于1980年6月再次进行东海钻探取样工作。该所与浙江省地质局及其水文地质队密切协作,获得进尺取心新成果,为海洋地质研究向纵深发展迈出  相似文献   

11.
12.
由青岛地质学会、青岛地理学会、山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青岛市城市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6日召开.参加这次会议有20余单位80余位代表,青岛市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城市地质工作,是指与城市有关的地质工作的总称.是保证城市规划和建设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因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人民生活,都要受到所处的地质、水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以及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矿产资源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以,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联合主办,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黄土委员会和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西太平洋黄土研究组协办的国际黄土研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0月10日至1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INQUA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东生教授任主席,INQUA黄土委员会主席、匈牙利科学院培奇(M.Pecsi)教授,INQUA西太平洋黄士研究组组长,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鲍勒(J.M.Bowler)等任副主席.与会代表约100人,其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14.
15.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地质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东海西湖凹陷勘深资料为背景,从盆地演化、地层层序、储集岩、盖层、烃源岩、圈闭等地质因素来深讨东海西湖凹陷油气成藏情况。西湖凹陷的烃源岩主要为泥岩和煤,储集岩主要为始新统平湖组和渐新统花港组的砂岩,基层的泥岩厚度大,连续性好,多种圈闭类型,配置好。总体看来西湖凹显的生、储、盖、圈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好,是东海大陆架油气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东海及其他陆架沉积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杭州浙江宾馆举行。这次国际会议是根据中美两国政府间于一九七九年签订的中美海洋和渔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在长江口外及邻近东海大陆架沉积作用联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由中国国家海洋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一般情况大会于1983年4月12日至4月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浙江省付省长汤元炳、美国国家海洋局局长伯恩参加了这次会议。由汤元炳付省长致开幕词、罗钰如局长、伯恩局长讲了话。出席这次大会的国家有七个,共计正式代表152人,其中法国1人,西德1人,日本8人,荷兰1人,挪威1人,英国5人,美国33人,中国105人,加上工作人员共200余  相似文献   

18.
应用SYNTRAK-480型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对东海陆架盆地地层进行了探测研究。通过全区地震资料的解释,根据地震反射波及反射界面特征,共识别出T20、T30、T40、T50、T60和Tg等6个反射界面。重点对T20、T40、T50、T60和Tg反射层进行追踪对比解释,建立了统一的地震层序和地层格架。依据地震层序划分原则和方法,自上而下将基底反射界面以上的地震反射层划分为5个地震层序,即:Ⅰ(海底面-T20)、Ⅱ(T20-T50)、Ⅲ(T50-T60)、Ⅳ(T60-Tg)、Ⅴ(Tg以下)层序;其中第二地震层序可以进一部划分为两个亚地震层序Ⅱ1、Ⅱ2,经与研究区相邻海陆已知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区5个不同地震层序的地质年代分别为Q+N、E3+E2+E1、K、J、前中生界。中生界沉积为有利勘探目的层,尤其是闽江凹陷与基隆凹陷潜力大,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相似文献   

19.
1985年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所属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浮船,在东海陆架南部(位于上海市东南约470公里)钻探了一口石油普查井.该井在东海陆架揭示出古老变质岩系320余米.经地质矿产部宜昌矿产地质研究所用铷锶全岩等时线法鉴定,第一次热变质时序为16.8亿年,相当于下元古代末期,证明东海陆架存在着古老地块.这一发现对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及东海陆架基底性质、时代和大地构造属性提供了宝贵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海西湖凹陷是一个新生代含油气构造单元,晚中生代末期以来,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的裂谷盆地阶段,渐新世-中新世的盐地反转阶段上新世-第四纪的区域沉降阶段。发育断块型、挤压背斜型。民推覆型等多种局部构造。为西湖凹陷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圈闭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