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松散层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基坑施工影响极大。详细分析了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中B2-J1区基坑降水工程的特征,分区分段进行降水设计,并根据各区段的地层特征,选用合适的降水井结构,利用全孔填滤料的方式对开挖面以上含水层进行疏导,取得良好的降水效果;针对坑内、外水位差大的区段设置坑外备用井,防止因围护结构缺陷造成基坑管涌,为基坑安全增加保障,并有效地控制了降水对周边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铁一号线地下车站基坑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希文 《江苏地质》2002,26(3):165-170
首先提出了根据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特征以及基坑底板位置与含水层、隔水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地下车站基坑分类的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把南京地铁地下车站基坑划分为三大类。同时按类型对6个地下车站基坑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3.
竺新强  马强 《江苏地质》2019,43(2):315-321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大基坑施工影响极大。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漫滩,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7.5 m。为满足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要求,勘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了3组抽水试验井,对潜水含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井类型和边界条件,选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等多种地下水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并综合分析,为设计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并实地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长江漫滩相软土结构性特征及其工程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正  石名磊 《岩土力学》2010,31(2):427-432
采用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从地表至深度30 m取得不扰动原状土样,通过室内的固结压缩试验,并结合现场CPTU原位测试,利用重塑土的压缩与强度特性作为描述天然沉积土相应特性的基准框架,探讨了长江漫滩相天然沉积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长江漫滩相天然沉积软土具有高位结构性,固结系数Cv在土体屈服后急剧降低,屈服前后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同时指出,在静荷载水平相对较低的低路堤结构下,软弱土层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固结屈服压力和结构强度对其工程特性的影响相对更加显著。减小对天然沉积土的施工扰动作用、充分利用土结构力学效应、尽可能使地基工作于力学性质良好的屈服前阶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密切结合上海地铁M8线某车站工程实践,分析了基坑围护墙体的变形特征。发现在基坑施工中,利用时空效应规律,适量地减少每步开挖空间和时间并缩短每步开挖所暴露的挡墙的自由暴露时间,可以明显地减少基坑位移。科学地运用这种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的规律性,充分调动软土自身控制变形的潜力,可以达到科学施工控制基坑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年大量的长江漫滩勘察实际资料,结合地势、地貌和沉积特征,从空间分布、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系统研究总结了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了场地地震效应,并从场地建筑持力层的选择、地摹的处理和基础类型的确定、基坑开挖与支护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对策分析讨论,以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地质环境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南京长江漫滩地层中地铁结构的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地铁西延线位于长江漫滩饱和软粘土地层中,地铁施工完成后隧道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本文首先提出了可能导致地铁结构产生沉降变形的因素有四个:施工因素、地质因素、堆载因素以及降水因素,然后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隧道结构下沉的影响程度,找出了隧道结构产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临近既有地铁车站的基坑变形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炎兵  周小华  魏仕锋  谭勇 《岩土力学》2013,34(10):2997-3002
通过36组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参数(基坑与地铁车站距离D,基坑开挖深度 )组合下临近既有地铁车站的基坑变形性状,并与邻近无车站时的基坑变形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邻近存在地铁车站时,靠近车站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减小,另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增加;(2)当基坑开挖深度接近或超过地铁车站底板埋深时,车站对远离车站侧的基坑墙后地表沉降的影响显著,但不明显改变地表沉降影响范围和最大沉降值位置;(3)D较小时,随着 的增大,地铁车站的“遮拦效应”越来越显著。而当D逐渐增大时, 对地铁车站“遮拦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4)地铁车站的存在与否对基坑远离车站侧最大地表沉降和最大地下连续墙侧移的比值(δevm / δehm)几乎没有影响,并且,该值受D与 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监测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杰  姚海林  任建喜 《岩土力学》2010,31(Z2):456-461
以某城市大型地铁车站基坑为研究背景,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其变形监测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进行施工仿真模拟计算,将获得的围护结构变形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再引用多种围护形式对基坑变形进行敏感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钢支撑+围护桩的围护形式对基坑土体的侧向变形有较好的限制作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一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是可信的,改变钢支撑的施作位置对限制基坑的侧向变形有重要作用。随着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增大,土体向基坑内侧变形的趋势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7,(Z1):387-394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高层建筑及地铁车站的基坑越来越深,开挖将引起较大的基坑回弹,随之产生的过大基坑立柱回弹将引起结构自身的内力重分布,同时会对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造成影响。文中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天津地铁5、6号线车站的基坑立柱回弹实测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立柱回弹最大值约为平均值的1.2倍,顺作法地下2层站基坑(15~18 m深)和3层站基坑(24~26 m深)平均立柱回弹值分别处于5~40 mm和30~55 mm范围,且回弹值均不超过基坑深度的0.25%。随着地连墙插入比的增加,立柱回弹相应减小,立柱回弹值随着围护结构变形的增大而增大,可见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可以有效地减小立柱回弹;逆作法基坑立柱回弹较顺作法显著减小,均值在3~10 mm范围,仅相当于相同深度顺作法基坑立柱回弹的1/10~1/3,利用模糊统计得出天津地区开挖深度在15~18 m范围的基坑,正常立柱回弹的取值范围15~25 mm。  相似文献   

11.
紧邻地铁基坑支护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紧邻地铁基坑支护必须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具有难度大、支护安全储备高的特点。结合广州市林和村改建项目A地块临近地铁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通过三维数值分析计算,基坑位移、稳定性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并对薄弱点进行加强监测。最后通过实测值复核计算值,实测值基本控制在计算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第20标段宝通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和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结果中基坑周围岩土体侧向水平位移和内支撑轴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土层和岩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侧向水平变形程度相差较大,且不同状态的土层侧向水平变形程度亦不相同;由于土层相对于岩层侧向变形较大,其支护时所表现出来的内支撑轴力亦比较大。因此,对于不同地层,进行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变形性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对土层和岩层可采取不同的支护形式,以到达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坑开挖施工对临近地铁影响的实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邻近地铁深基坑施工将导致隧道位移,甚至影响到运营安全。通过对某深基坑施工监测结果得出在各阶段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支撑和隧道位称特点的监测,提出若干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邱庆翌 《探矿工程》2018,45(6):52-56
以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综合站区基坑施工为例,介绍了南通轨道交通预埋地铁车站深基坑与沪通铁路高架站共建施工中,对基坑围护及开挖施工全过程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围护、监测方案进一步论证,确保了地铁基坑工程与铁路高架桥共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王文明  李芳 《探矿工程》2013,40(4):78-80,84
以首钢迁钢生活小区2、4号基坑降水工程为例,针对傍河深基坑具有靠近补给源及含水层厚度大且渗透性强等特点,从降水方案选取、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对周边的建筑和地下水影响及采取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傍水深基坑降水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区域及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洪财 《探矿工程》2018,45(5):87-92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接收井地处江心洲上,开挖地层以粉细砂层和砾砂层为主,降水施工中成功地克服了强透水地层分布厚、受承压水影响大、基坑开挖深度深、民房离基坑边沿距离近、降水技术复杂、地表沉降控制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本文对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施工工艺及地表沉降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不断建造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出现的基坑邻近既有地铁结构开挖的现象,通过收集国内及广州地区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开挖后土体位移场的变化,总结了邻近基坑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并选取广州农贸园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一些能对今后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借鉴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杨春柳 《探矿工程》2018,45(6):47-51
依托上海地铁18号线杨高中路站超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变形监测结果,从围护结构水平、垂直位移量,立柱桩垂直位移量等参数角度对超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进行探讨和总结。分析可知,随着基坑的分层开挖施工,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曲线表现为“大肚状”形态,最大位移点不断下移,最终稳定在093~107倍开挖深度处,最大水平变形量约为开挖深度的330‰,平均最大隆起变形量约为开挖深度的052‰,立柱呈现隆起状态,隆起位移量约为开挖深度的091‰,与周边管线监测数据变形趋势基本一致,上述规律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