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WEB的ORACLE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动态WEB技术的三层B/S计算模型和实现技术(CGI技术,IntrnetAPI技术,ASP技术,JAVAApplet以及Plug-in插件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三层B/S结构下,用ASP技术实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用户管理和授权管理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资源信息中的海量数据处理、信息集成和综合利用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开发国家级油气资源数据库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软件结构、功能结构、数据库结构以及基于C/S和B/S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阐述了应用Ajax技术实现B/S模式系统架构,使用自行开发的ETL工具解决C/S与B/S模式间多类数据的提取转换等关键问题。该设计方案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属性一体化技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ArcTOP:TOPKAPI与GIS紧密连接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雨 《水文》2005,25(4):18-22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已成为当前水文科学发展的前沿,地理信息建模系统是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实现通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与水文模型的集成主要有四种途径:水文模型嵌入CIS平台.GIS功能嵌入水文模型.水文模型和GIS的松散连接以及水文模型和CIS的紧密连接。本文提出的ArcTOP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运用ArcViewGIS提供的宏语言,将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TOPKAPI和CIS紧密连接,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和GIS的完全集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B/S模式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平安  吴善锋  余丽华 《水文》2006,26(2):22-25
分析了基于C/S模式水资源配置系统的不足和B/S模式的优点;构建了基于B/S模式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总体框架;阐述了ASP、COM 、WebGIS、Socket、事务处理等技术原理与应用;以 Web GIS为平台实现了空间综合信息处理、资料远程汇总、需水量计算与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供需分析、方案评价和远程交互会商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GIS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作者在文中简要介绍GIS一般功能的同时,综述了GIS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传统GIS、分布式GIS(C/S)和WEB GIS系统的集成策略及其优缺点,指出WEB GIS系统集成将是GIS系统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GIS和SDSS在高速公路选线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贾永刚  广红等 《地球科学》2001,26(6):653-656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工具CITYSTAR为平台,以VB为开发工具,在高速公路选线理论的指导下并考虑选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如何把GIS和SDSS应用到高速公路选线中进行了探讨,并以青岛、黄岛、灵山卫、南岭等环胶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初步设计出了高速公路选线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吴秀玲  李斗星 《矿物学报》1996,16(4):365-369
根据HRTEM研究,在四川西昌地区的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衍生多晶体中发现了四种不同的B10S8型[即氟碳怖矿(B)/直氟碳钙铈矿(S)为10:8]新规则混层矿物(B10S8-I,B10S8-Ⅱ,B10S8-Ⅱ和B10S8-Ⅳ)。用SAED和HREM方法确定了四种新规则混层矿物的晶体结构对称性、晶胞参数、结构堆垛模式及晶体化学式等。四种B10S8新规则混层矿物结构中,Ce-F离子层的堆垛层序以及两个Ce-F离子层之间的碳酸根离子层的排列方式均不同。同时还观察到该类矿物中的畸结构及堆垛层错等。  相似文献   

8.
梁玉辉  陈建国  肖凡 《江苏地质》2013,37(3):465-470
针对地质数据的特点以及GIS技术在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与表达、地质统计等方面的优势,提出将GIS技术与成矿预测模型进行集成,综合利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质数据、物探数据、化探数据、遥感数据等),基于ArcGIS Engine和.NET平台,采用C/S和B/S双模式结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成矿预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研究区潜在矿产进行预测,并划分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地裂缝危险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地裂缝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 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人工神经网络 (ANN)耦合技术建立了地裂缝灾情非线性模拟评价系统。作者在分析地裂缝灾害成因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 建立了构造、地下水开采、地层和地貌 4个地学信息专题层图;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 (ANN)这一以工程技术手段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技术系统, 建立了地裂缝灾害危险性非线性模拟评价模型, 开发研制了危险性评价系统, 进而对榆次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非线性模拟评价, 将研究区按危险性系数进行了分区, 为榆次城建、环保和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eoDatabase的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数据对于GIS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在各领域的GIS应用中,普遍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建立起标准、规范的空间数据库,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CASE工具是建立复杂地理数据库的最佳方法之.,本文依据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讨论用CASE工具来建立基于GeoDatabase的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南卓铜  李新  李述训 《冰川冻土》2002,24(5):646-651
在软件工程流程中,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是基础, 不同的体系结构要求不同的底层数据模型及相应的实现手段. 分析比较了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两种体系结构, 文件服务器架构和客户/服务器(C/S)架构,选择胖客户C/S架构作为本系统的基础体系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藏铁路数字路基与仿真平台"要求体系结构能支持网络分布式环境、易于功能扩展、具备可操作性等特点, 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 给出具体的系统配置及开发集成的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宽频带地震数据库是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子库之一.底层库为支持客户/服务器方式的SQL SERVER数据库;基于平台,管理系统用Visual Basic 6.0编程,使用MapObjects控件和ADO技术,实现了属性与空间双向查询、台站和震源两种途经浏览地震记录的波形以及元数据、属性数据、原始记录数据的查询一体化管理和可视化操作.  相似文献   

13.
面向WEB的上海石化管网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上海石化管网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提出了该系统的开发系统和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以JAVA编程法作为系统解决方案,使系统具有真正的信息共享、灵活的管线分层管理、开放的数据库管理结构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特点。根据用户的要求,整个系统分成地形图库管理、管网输入与编辑等六大功能模拟,涉及的重要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海量图库高效管理、真三维数据管理、源数据管理和查询、断面图的自动生成、实时数据自动获取、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管网信息发布等。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地质体三维建模是地学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三维GIS及地学领域的空间构模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地质体工程特点,提出一种三维地学空间构模方法--似三棱柱(STP)法.该方法以似三棱柱体作为三维地质体建模的基本体元,并采用5类基本元素和6组拓扑关系对似三棱柱体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它能有效地表达各种三维地质现象,也可以更好地与传统的多层TIN模型结合,维护好空间实体的拓扑关系.基于本文的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适合地质领域的三维GIS初步原型,并用实际钻孔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是岩石圈结构研究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地学数据本身的多来源、多学科、海量等特点阻碍了数据的共享,而GIS技术恰好以强大的多学科交叉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为数据发布提供了新的途径。在GIS中信息的显示和分析方法都取决于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因此在利用GIS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时,建立一个符合数据体查询和分析要求的数据模型尤为重要。笔者对几种空间数据存储方式和主流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结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的特点,以Geodatabase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为数据发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时态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实现方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吴信才  曹志月 《地球科学》2002,27(3):241-245
数据在具有空间性的同时亦具有时间性, 时态地理信息系统是具备处理数据时间性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简要介绍了时态GIS中的时间、时间粒度、时间戳、应答时间等基本概念及其分析、更新、显示等功能, 以及时空数据表示、不确定性、多标度等时态GIS的相关问题. 重点讨论了时态GIS的2个基本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关系模型具有语义丰富、理论完善、高效灵活等特点, 从而使人们开始尝试在关系模型中加入时间维, 并利用关系代数和查询语言来处理时态数据, 关系模型包括归档保存、时间片、记录级时间戳等实现方法.面向对象模型提供了聚合、关联等机制, 易于支持时态GIS中的各种时空数据, 面向对象模型包括OSAM/T模型和Inith OO模型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的三层B/S模型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飞速发展以及WWW技术的广泛应用,以Web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欢迎。对基于动态Web技术的三层B/S计算模型,以及Sybase公司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企业级Web解决方案——Sybase EA Studio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某信托投资公司资金计划查询管理系统为例,对Sybase的企业级解决方案进行了实例化地探讨.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数据模型的不足,结合GIS数据模型的最新进展,在CAD、虚拟现实和仿真等领域得到应用的相关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使用基于特征的建模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一个全新的基于特征的面向对象虚拟GIS数据模型。采用Oracle ORDB管理模式实现其面向对象的虚拟GIS数据库,并依据该模型设计了Client/Server层次结构的分布式虚拟GIS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基坑监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振君  王浩  王水林  葛修润 《岩土力学》2008,29(9):2503-2507
针对基坑监测的信息化、集成化、共享化要求,开发了基于GIS的分布式基坑监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着重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功能。在GIS图形可视化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实现了区域内多个基坑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资料及测点信息、监测仪器、监测数据、周边建筑物等相关资料的全面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信息的存储、处理、分析、查询、预测、预警以及成果输出的自动化。系统采用C/S结构实现信息共享与多人协作,在网络环境下可高效运行,为基坑监测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