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矿床的一般特征 凡口矿床位于华南准地槽粤中海西坳陷带北段。 该矿床主要赋存于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建造中,其次,赋存于早石炭世细碎屑岩-碳酸岩建造中。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建造以岩石中普遍含陆源碎屑石英、夹有黄铁矿页(板)岩或粉砂质页岩夹层、化石丰富、炭质和泥质含量较高为特征。 矿体多为似层状和透镜状,其次为脉状和囊状。 矿石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和菱铁矿,并可见少量毒砂;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或水白云母等。黄铁矿常与闪锌矿和方铅矿伴  相似文献   

2.
乌兰敖包基性-超基性岩位于阿拉善北缘兴蒙造山带,由方辉橄榄岩、辉绿岩、辉长岩组成。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为地幔橄榄岩,辉绿岩和辉长岩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均具有与N-MORB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但区别于N-MORB,3种岩石共同组成了蛇绿混杂岩。矿物学分析表明蛇纹石化橄榄岩中橄榄石为地幔橄榄岩中镁橄榄石(Fo=91.10~91.81),铬铁矿为铬尖晶石,具有高的Cr~#和Mg~#值分别为61.04~64.44、50.40~56.37)。单斜辉石出现在方辉橄榄岩、辉长岩及辉绿岩中,而斜方辉石只出现在方辉橄榄岩中,其中方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为顽透辉石,辉长岩中为普通辉石,而辉长岩中为次透辉石、贫钙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斜方辉石均为斜顽辉石。辉长岩U-Pb年龄为344.5±1.5 Ma,表明该蛇绿混杂岩形成于早石炭世。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特征表明乌兰敖包蛇绿岩形成于俯冲早期的弧前环境中,属于SSZ型蛇绿岩。蛇绿混杂岩成因提供铬铁矿形成的有利条件,因此应围绕铬铁矿进行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为一倒转背斜,其东西二端受断层所切割。主要岩石为花岗岩、变质岩、石英脉三大类。花岗岩为均质的Ⅶ~Ⅸ级硬岩石,结构为中粗~中细粒,比较完整,局部因石英脉穿插及构造影响而破碎。变质岩为Ⅴ~Ⅶ级中硬岩石,因受花岗岩体和石英脉侵入及断层影响,岩层受到严重破坏,软硬不均,  相似文献   

4.
太原西山煤田赤峪勘查区地层总体为向南南东缓倾的单斜,在此基础上发育有轴向北东的不对称向斜(东社向斜),局部发育短轴背、向斜和一系列与主体向斜轴向大致平行的正断层,并向南西收敛。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为2、3、4、8+9号煤层。根据煤岩煤质分析结果,2号煤层为低中灰一中灰、特低硫—低硫煤,3号和4号煤层为低中灰一中灰分、低硫一中硫分煤,8号和8+9号煤层属低中灰、中高硫煤,9号煤层属中灰、中硫煤。总体来看赤峪地区可采煤层为低灰-中高灰,特低硫-中高硫、发热量较高、强一特强粘结性的优质焦煤。全区煤层均为发热量较高、强粘结性的焦煤。  相似文献   

5.
针对邓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研究相对薄弱,水质监测数据缺乏系统分析等问题,开展了地表水、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及地下水污染评价。地表水质量评价选用单指标评价法,评价结果为小洪渠、刁北干渠、湍北干渠水质为为Ⅳ类水,湍河上游、下游及刁河上游水质为V类水。地下水质量评价选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分别对浅层及中深层地下水水质分析评价,其中浅层地下水16组样品中,3组为优良,4组为良好,8组为较好,1组为较差;中深层地下水19组评价样品中,16组评价结果为良好,3组较差。基本查明了地下水环境质量,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煤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岱沟露天矿煤中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248.12×10-6,约为中国煤平均值的2.83倍。LREE平均含量为236.66×10-6,HREE平均含量为11.46×10-6,LREE/HREE平均值为20.81,(La/Yb)N平均值为1.59,表明煤中LREE相对HREE富集。煤中部分稀土元素可能富集在勃姆石和黏土矿物中。稀土元素分配曲线δCeS变化区间(0.89~2.21)和δEuS中度亏损(0.46~0.86),验证了沉积环境在煤层形成演化过程中对煤中稀土元素输入的稳定性。黑岱沟煤层中微量元素明显偏高的有Ga、Pb、Se、Sr、Th 和Zr,这些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中国华北晚古生代和美国煤的算术均值,也高于地壳克拉克值。  相似文献   

7.
永珠成矿带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J3-K1),在其拉伸—扩张;闭合—碰撞的发展演化过成中。形成了两个成矿系列、4个亚系列的成矿格局。在中酸性岩浆成矿系列中,金、铜、铅、锡、钨为成矿有利元素,矿化类型以岩浆热液—接触交代型为特征;在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中,铬、金、铜、铂族元素为成矿有利元素,矿化类型以岩浆熔高、热液贯入、构造(变质)热液型为特征.工作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为铂族元素。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小麦中锌元素含量、其根系土中的锌、有效锌含量、土壤质地之间的关系,在其境内选取大片种植小麦的区域采集小麦及相应的根系土样品,小麦根系土中锌含量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小麦中锌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测试数据表明,研究区60件样品中小麦锌含量在9.38~36.20mg/kg之间,平均值为18.97mg/kg,标准离差为0.6,变异系数为0.3;根系土中锌含量在44.4~125.0mg/kg之间,平均值为67.5mg/kg,标准离差为17.5,变异系数为0.26。研究区小麦根系土锌含量高于砀山县和皖北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土壤中氮、磷、有机质等的含量有利于锌元素在小麦根系土中聚集,在相对含锌较高的富锌土壤中,小麦对锌的吸收累积低于低锌土壤,土壤锌含量并非控制小麦锌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境内中新生代形成31个陆相坳、断陷盆地,其生成和发展具有多阶段性,可概括为:早中侏罗世为形成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为形成、发展期,晚白垩世晚期—早第三纪为发育高峰期,晚第三纪一第四纪为衰退期。  相似文献   

10.
黄俭惠  邱丽 《矿产与地质》2007,21(4):479-481
将碳酸钙试样用盐酸溶解后,在0.6mol/L的盐酸介质中,用KI-MIBK萃取试样中微量的铅和镉,有机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测定铅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8%-6.31%,回收率为96.5%-97.0%;测定镉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5.52%,回收率为96%-102.8%。结果可靠,具有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碳酸钙中铅、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湘中印支期关帝庙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帝庙岩体位于湘中盆地,据年龄资料可分为中三叠世末和晚三叠世中期两个形成时期。中三叠世花岗岩中发育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自早至晚依次为细中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细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三叠世花岗岩自早至晚依次为细中粒-粗中粒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高硅、富铝、高钾,(Na2O+K2O)含量为6.80%~8.87%,平均7.74%;K2O/Na2O比值在1.35~2.66之间,平均为1.58;ASI值为0.99~1.40。总体属镁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中三叠世花岗岩Ba、Nb、Sr、P、Ti表现为明显亏损,Rb、(Th+U+K)、(La+Ce)、Nd、(Zr+Hf+Sm)、(Y+Yb+Lu)等则相对富集。中、晚三叠世花岗岩ΣREE含量为121.60~197.56μg/g,平均为158.70μg/g;δEu值0.28~0.68,平均为0.53;(La/Yb)N值为5.94~17.53,平均13.80。中三叠世花岗岩ISr值为0.71302~0.71758,εSr(t)值为121~186,εNd(t)值为-9.95~-8.74,t2DM为1.72~1.82Ga。C/MF-A/MF图解显示源岩主要为碎屑岩、少量基性岩和泥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印支期关帝庙花岗岩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碰撞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尔泰南缘乌吐布拉克铁矿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乌吐布拉克中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组合。早期矽卡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6~534℃,盐度为11.90%~>73.96%NaCleqv,密度为0.56~0.96g/cm3,表明成矿流体为高-中温、高-中盐度、高-中密度的NaCl-H2O体系;退化蚀变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8~313℃,盐度为12.30%~>39.76%NaCleqv,密度为0.83~1.05g/cm3,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高-中密度的NaCl-H2O体系。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2~320℃,盐度为2.90%~15.57%NaCleqv,密度为0.70~1.02g/cm3,成矿流体为NaCl-H2O-CO2±CH4或N2型流体。石榴子石氢氧同位素表明早期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石英及方解石的氢氧同位素暗示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存在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的加入。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表明流体中碳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硫化物硫同位素表明硫来源于岩浆硫。成矿机制可能为早三叠世岩浆热液交代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岩形成矽卡岩矿物,在矽卡岩退化蚀变过程中形成铁矿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显生宙鲕铁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西南,其次为华东地区,主要产于中奥陶世,中、晚泥盆世,早、中侏罗世地层中,以晚泥盆世最为重要,其矿石储量占70.5%,沉积条件最好,为接近封闭的浅海泻湖中。奥陶纪及泥盆纪海水中沉积的鲕粒直径分别为0.7—2mm,0.2—0.8mm。侏罗纪湖水沉积的鲕铁石直径为0.15—0.66mm。鲕粒环带的形成,与水体波动能量使铁质围绕碎屑矿物,或围绕先已形成的自形晶微粒铁矿物旋转有关。静水沉积时能量小,无环带形成,多为无核心的铁质团粒。鲕粒环带,杂基多为自形晶铁矿物或碳酸盐物,鲕核有的为石英碎屑,右的为自形晶铁矿物或碎屑铁矿物。  相似文献   

14.
河南杞县在天然条件下,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由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浅层地下水位高于中、深层地下水位,二者之间为薄层或透镜状粉土及粉质粘土,浅居地下水可补给中、深层水。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尔泰托莫尔特铁(锰)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托莫尔特铁(锰)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期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为铁和锰主要成矿期。火山沉积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于170~300℃,峰值为190℃,流体的w(NaCleq)为3.23%~22.71%,密度为0.62~1.09 g/cm3,气相和液相成分表明成矿流体富含Na+、Cl-和H2O,为中-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NaCl体系。区域变质期石英中以发育含液体CO2包裹体为特征,完全均一温度介于210~523℃,w(NaCleq)为4.80%~11.33%,密度为0.85~1.05 g/cm3,气相和液相成分表明流体富含Na+、Cl-、SO24-、CO2、CH4、C2H6和N2,显示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CO2-CH4-N2-NaCl体系。氢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火山沉积期成矿流体为海水和岩浆水的混合,区域变质期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水混合深循环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6.
吉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吉林东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盆地地质、沉积背景的综合研究,详细阐述了吉林东部中、新生代盆地非常规油气的类型、分布及其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非常规油气的主要类型为油页岩和煤层气,具有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油页岩主要分布在辉桦盆地、罗子沟盆地、松江盆地、延吉盆地和敦化盆地等盆地中,主要层位为下白垩统大拉子组和古近系桦甸组,主要沉积环境为半深湖-- 深湖环境。煤层气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层位为早、中侏罗世地层和古近纪梅河组、珲春组,集中在珲春盆地、敦化盆地、双阳盆地等煤层较厚、埋藏较浅的盆地中。伊通盆地具有页岩气潜力。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统延安组植物群与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统延安组为一套以河流滨湖相沉积为主的中粒中细粒长石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黑色页岩、粘土岩夹煤层。其中产大量的植物化石,计20属39种。经分析认为,这个植物群是一个属于我国北方区以Coniopteris-Phoenicopsis为代表的中侏罗世早期植物群,植物群组合反映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中侏罗世为偏潮湿的暖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18.
鉻礦物     
铁、锰、铬在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重要元素。前两次谈过了铁矿物及锰矿物,这次我们来谈谈含铬的矿物。铬是一种白色发亮的金属,比重为7.14,在1800℃时熔化,为所有金属中最硬者。普通温度下,铬在水及空气中非常稳定。它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铁相似、所以苏联科学院院士查瓦里茨基将其归入铁族元素。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地壳重量的0.035%,约为锰平均含量(0.10%)的1/3,为铁平均含量(4.20%)的1/120。地壳中的铬分布并不均匀,在橄榄岩中为0.34%,辉长岩中为0.034%,闪长岩中为0.0068%,  相似文献   

19.
石屏一矿作为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内重要的生产矿井,其煤炭资源丰富并蕴含锗、镓等稀散金属。为探究煤中锗、镓的分布、赋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收集川南煤田石屏一矿的地质勘查资料,综合整理分析煤中锗、镓的测试成果并总结其分布规律,建立锗、镓与灰分、挥发分和全硫的相关性研究,从而达到研究目的。结果表明:平面上,锗含量基本稳定,平均为3.4 ug·g-1,处于正常水平;垂向上,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锗含量呈升高趋势,其中C25煤层中锗含量较高,平均为6.4 ug·g-1,为轻度富集;平面上,镓含量为5~50 ug·g-1,平均值为22.2ug·g-1,在矿区北部和中部已达最低工业品位;垂向上,各煤层中镓均达到轻度富集,其中C13煤层中镓含量最高,平均为30.5 ug·g-1;煤中镓主要受到灰分的影响,且镓主要表现为无机亲和性,其可能以粘土矿物为载体;而锗具有机亲和性,其可能与酚羟基结合而赋存于有机质中,且一小部分锗还可能赋存在硫铁矿硫、硫酸盐硫或有机硫中。安静、低能的海相沉积环境(泻湖)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咱地块南部的志留系有别于三江构造带其他地区的志留系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 ,将这套地层命名为吉仁水组 ,代表中咱地块南部地区志留系的岩相类型 ,时代为志留纪中、晚期。根据岩相类型的差异 ,中咱组可划分为两个岩性段 :第一段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构成 ;第二段由泥质岩、细粒碎屑岩及白云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组成 ,陆源碎屑成分含量较高 ,碳酸盐岩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