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河流域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研究区内两个时期(1986-1990年和1999-2000年)20景Landsat TM5或Landsat ETM7影像图进行多波段合成、色彩优化、几何配准和数字镶嵌等预处理工作,生成试验区两个时期的TM/ETM+影像数字镶嵌图,并利用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误差法评价几何配准的精度,用采样法评价数字镶嵌的精度. 结果表明,单景TM/ETM+影像图几何配准的精度可以控制在1个像元以内. 多景数字镶嵌时多数点的RMS误差小于2个像元,总的RMS误差在1.3~1.5之间. 利用影像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要优于利用地形图作为几何配准的数据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DEM进行多山地区星载SAR影像的正射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平坦地区的原始SAR影像简单采用二维变换函数(如多项式)即能满足精度要求,但在多山地区星载SAR影像的主要几何误差是由于地面高差引起的像点位移,用简单的多项式无法改正这项误差。以西藏墨托实验区为例,选取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对,利用已有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三维构像建立SAR影像的模拟影像,再利用模拟的SAR影像对原始的SAR图像进行正射校正。处理试验表明,利用DEM正射校正后的影像与地形图的匹配程度,比仅采用多项式选取地面控制点(GCP)进行校正的匹配程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选择黑龙江省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开展了基于Dempster-Shafer理论的证据推理方法(ER)湿地遥感空间分类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ETM+多波段遥感影像的计算证据支持度的新算法,利用证据推理方法集成研究区5个时相的ETM+影像。研究表明,证据推理方法能有效集成多时相ETM+影像实现湿地空间分类,其总体分类精度比基于任一单时相影像的最大似然法(MLC)分类精度都高,提高幅度约为2%~12%。  相似文献   

4.
地质调查成果信息化建设方法探索——基于数字填图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支撑体系之一。数字填图技术是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使得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得以实现。文章针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最新的数字填图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方法:首先,优选符合地质调查精度要求的数据源,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而后,运用数字填图技术系统中DGSGIS工具下载、配准所选取数据源影像作为地理底图;最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建设完成地质调查项目空间数据库。该方法技术流程简洁、实用性强,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文革  范永杰  宋倩  袁泉 《山东地质》2010,(12):26-29,33
该文结合章丘市1∶2000地形图绘制项目的具体实践,认为航空摄影测量产品误差来源主要为空三加密这一重要工序,影响空三加密精度的因素主要为:影像质量(分辨率、清晰度、重叠度)、像控点选取及精度、加密点的选取及加密解算方法、加密人员的经验等。找出影响空三加密精度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结合生产实践解决了1∶2000地形图绘制空三加密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ETM+与SPOT-5 Pan融合影像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M 与SPOT-5 Pan融合影像是地质灾害调查的理想数据源.ETM 多光谱图像与SPOT-5 Pan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差悬殊,直接融合可能导致融合影像色彩模糊、色调不和谐等问题;若将ETM 与其全色融合后再与SPOT-5 Pan融合,如果融合方法不当亦会造成光谱信息的过多损失.以金沙江上游某库区地质灾害遥感调查为例,采用Brovey变换法、IHS变换法和PCA变换法分别对ETM 和SPOT-5 Pan进行了直接和间接融合,并采用主观评定与水平光谱剖面相结合的方法对融合影像进行了评价,通过野外调查对解译结果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ETM 与SPOT-5 Pan(PCA变换融合)融合影像地质灾害解译的准确率达92%.  相似文献   

7.
在大比例尺重力勘探工作中,近区、中区地形改正误差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近区域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实测或用地形图读图计算;中区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地形图读图计算,《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只考虑地形图高程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忽略了地形图平面坐标精度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这里从锥形、扇形基本地形改正公式推导出发,探讨不同比例尺,不同高程,平面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地形改正精度对地形图比例尺及高程,平面精度要求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辽宁锦州市为研究区,以SPOTS为主要遥感数据源,以1:10000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野外GPS测量点为几何控制点,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法,进行遥感影像的精确配准、纠正与融合.制作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在GIS支持下,叠合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等非遥感数据,采用图像差值法、光谱特征变异法和人机交互解译法,增强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通过实地调查与核实,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比例尺(1:1000,1:2000,1:5000)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和高程精度的分析研究,掌握了衡量地形图平面位置的精度和高程精度的方法,及如何在测图过程中尽量消除和避免产生误差,以保证在具体测图工作时,按照准确(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逼真、清晰的原则进行成图。  相似文献   

10.
张芳  陆殿梅 《江苏地质》2010,34(2):187-191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1979年,1989年,2000年及2007年的TM/ETM影像)和1995年地形图为数据基础,对江苏的海岸线、滩涂进行了遥感解译,对沿海滩涂资源近30年来的演变特点和趋势作了定量分析,对岸线的稳定性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沿海滩涂变迁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及后期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基础工作,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哈密地区CCD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GCP的数量、分布和定位精度.此外校正方法不同,影像的纠正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刘敬  李印 《陕西地质》2007,25(2):91-98
在ERDAS软件支持下,对ETM遥感影像数据的TM1—TM5,TM7与其全色波段TM8进行小波变换融合,对融合后的影像采用混合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对其分类结果进行评价,总体精度达到95.43%,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3.
遥感图像的几何精校正是遥感图像应用的基础工作,初步探讨了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哈密地区CCD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用ERDAS IMAGINE软件进行几何精校正,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GCP的数量、分布和定位精度.此外校正方法不同,影像的纠正精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多光谱卫星遥感影像具有波段多,信息量大的特点,传统的分类方法难以达到比较高的精度.这里首先采用主成份分析对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降维,再采用训练后的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做图像的监督分类.通过对ETM 的遥感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分类方法的分类精度,明显优于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等传统的分类方法.同时,与基于像元的RBF神经网络法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基于像素的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方法在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阴影明显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难以满足石漠化信息提取精度要求的问题,采用基于纹理特征数据和地形数据辅助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信息的提取。该方法首先依据石漠化分布在TM/ETM+影像面积大小不均匀的特征,利用纹理和地形因子计算最优分割参数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根据植被覆盖率、岩石裸露率以及坡度因子构建石漠化分级指标;最后参照石漠化分级标准、光谱信息以及纹理特征等建立的分类规则提取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信息。选取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大方县时序TM/ETM+影像进行石漠化信息提取试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像素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相比,基于面向对象的分类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复杂地形导致石漠化信息提取结果"椒盐化"现象,提取精度明显优于基于像素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区位于西藏中南部,日喀则西偏北,雅鲁藏布江上游,岗底斯山脉中脊线上,地处班公错—怒江结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之间,地层区划属冈底斯—腾冲地层区。此次遥感地质解译采用的影像为资源卫星一号与ETM影像,所选的影像时相均属于无云且积雪较少时期,影像质量很好,融合后的遥感影像具有资源一号卫星高分辨率(5 m)以及ETM色调纹理清晰等特点(卢登仕等,2012)。根据地层发育、建造类型及古生物面貌,并考虑构造  相似文献   

17.
王贤敏  牛瑞卿  吴婷 《岩土力学》2010,31(9):2946-2950
三峡库区岩体上方覆盖着厚实的土壤和茂密的植被,是高植被覆盖区,岩性信息弱,因此岩性识别和分类困难,没有成熟的方法可循。针对三峡库区进行岩性分析,选择三峡库区巴东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2000年5月成像的ETM+遥感影像,构造纹理、光谱、植被覆盖等17个分类因子,将遥感影像与地质图叠加,选取1 101个样本点,采用决策树C4.5算法,挖掘出三峡库区巴东县处岩性的解译规则和知识,决策树的学习精度为96.6%,剪枝后精度为95.9%,规则提取的精度为93.1%,提取的规则置信度很高,并基于知识驱动和规则匹配实现了岩性的智能分类,分类精度较高为90.11%;将分类结果与IsoData方法、K-Means方法、马氏距离法、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平行六面体方法等6种方法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决策树方法的分类结果最好,精度明显高于其他6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Envisat-1星载雷达的穿透特性,对Envisat-1星载雷达影像和ETM假彩色合成影像进行了多种融合试验。结果发现,Enviasat-1数据与ETM假彩色合成影像乘积融合变换所得到的新图像,在近地表隐伏断裂探测方面,与单独利用星载雷达影像或ETM影像相比断裂影像得到增强。利用该方法,对西安市附近的临潼—长安断裂中段进行了定位及野外实证。  相似文献   

19.
ASTER卫星立体像对已经被成功地用于提取全球数字地形模型(DEM),其有效性已经在不同类型的非喀斯特地貌区域得到验证。和一般地貌相比,喀斯特地形,特别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具有自己独特的形态特征。能否从ASTER影像中精确地提取喀斯特地貌DEM目前尚未见到有任何报道。本文利用ASTER影像成功地提取了广西大化地区高峰丛深洼地的喀斯特地貌DEM,并且将提取结果与同一地区1∶5万地形图控制点的高程和4个剖面的高程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区域是喀斯特地貌,但在其西北部有一舌状砂岩地貌分布,从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地貌DEM精度对比的机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从ASTER影像提取出来的砂岩地貌的DEM均方根误差要小于喀斯特地区,表明从ASTER影像中能更有效地提取非喀斯特地貌的DEM。相比之下,提取得到的喀斯特DEM精确度则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研究区内独特的高峰丛深洼地地形形态。由于峰丛地形的阴影在构成立体像对的两幅影像(nadir-looking和aft-loo-king)上的大小和形态差异很大,导致了DEM生产过程中两幅影像不能精确配准,从而产生比较大的误差。相比之下,砂岩地区地貌相对比较平坦,地形阴影大小和形态在两幅影像上差别不大,故而能得到精度比较高的数字地形模型。本文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适当增加地面控制点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提取出来的喀斯特地貌DEM的精度。尽管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精度稍低,其均方根误差仍然远远小于该地区峰丛和洼地个体体量。因此本研究认为从ASTER立体像对提取的数字地形模型可广泛用于喀斯特地貌形态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圣波  郭鹏举  张莹  刘焱 《世界地质》2015,34(4):1125-1130
本文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为例,利用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地质构造信息的提取。在卫星遥感和重力异常数据空间配准的基础上,利用IHS数据融合方法,将重力异常与ETM+数据进行融合与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构造形迹在遥感图像及重力异常上的表征是存在差异性的,即其空间分布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卫星遥感在地表定位重力异常所反演的地质信息,能够为深部探测仪器装备野外实验选点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