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矿区F_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二叠系-三叠系(P-T)安山岩。矿床成因为安山质岩浆活动相关的构造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出现的黄铁矿化、硅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云南宁蒗县白牛厂金矿断层构造控矿特征十分明显,按产出特征可分为两类:一是产于北东向顺层构造(F_8)破碎蚀变带中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二是沿北北西向断裂带充填的脉状矿体。其成因类型属断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云南镇沅县登高铅铜矿位于哀牢山造山带之九甲大断裂带上,铅铜矿体呈似层状、大透镜状产于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二叠系碳酸盐岩;铅铜矿体受构造控矿明显,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分布的物化探异常、和二叠系碳酸盐岩之层间构造破碎带,以及围岩蚀变特征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云南墨江出洞铅锌矿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沿断层(F_3)构造破碎带分布,矿体的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成矿体明显受断层构造及地层岩性(C_2x~2)的控制。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马龙县西沟铜矿区目前发现的V1、V2矿体铜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东西向F_5、F_6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断层构造控矿、容矿明显,该铜矿属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铜矿矿床。沿近东西向断层的铜矿化、硅化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矿区锑矿体均产于楚格扎断裂(F_2)旁侧的次级北西向层间破碎带中,楚格扎断裂(F_2)为导矿构造,北西向次级断层破碎带为主要容矿和储矿构造;上三叠统麦初箐组(T_3m~1)碎屑岩是锑矿体的近矿围岩;该矿床属地层及构造双重控制的热液型脉状锑矿床。  相似文献   

7.
分析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总结矿体分布规律、部署找矿勘查工作的重要前提。同心锑矿是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锑钨多金属成矿带东北端上的一个重要锑矿床,通过模拟矿体、构造及地下工程的三维形态,利用证据权重法定量分析岳溪断裂(F_1)与矿体之间的相关程度,了解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成矿预测。结果表明:F_1是矿床内重要的导矿构造,矿体呈陡倾斜脉状或缓倾斜似层状赋存在距离F_1上盘120m以内的次级破碎带及其附近;靠近F_1深部上盘出现凹槽的位置,更有利于矿体富集。后续的生产探矿及资源勘查工作靶区可以考虑部署在F_1上盘凹槽部位和距离F_1较近的次级破碎带。  相似文献   

8.
矿床分布于九甲-墨江断裂带中,单个矿体产于F_1、F_2两断裂所夹持的上古生界浅变质沉积岩系与南西侧浪泥塘-麻子村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附近,矿体严格受断裂(F_1、F_2)控制,其规模、形态、产状随断层规模和产状变化而变化;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蚀变岩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云南保山市椅子山铅锌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围岩为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_3sh)灰岩、粉砂岩、砂岩。矿体受断层构造、层间裂隙及岩浆岩控制明显;沿断裂带重叠一起的矽卡岩化、褐铁矿化、硅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巧家县坝统铅锌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矿体的形态与分布明显受F1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围岩为碎裂状白云岩;矿床成因属产于碳酸盐岩中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1.
江城县松山林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近东西向的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下白垩统景星组(K_1j),矿石岩性为碎裂岩化的石英砂岩、粉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构造控矿明显,该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分布的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岩头村铜矿矿体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沿断层构造破碎带产出,围岩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第二段(T_3xd~2)中酸性火山岩,属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泸水市上江铜矿位于怒江大断裂带东侧,矿区内铜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南北向张性断层破碎带中,上石炭统卧牛寺组(C3w)玄武岩与下石炭统香山组(C1x)灰岩、泥灰岩分别构成矿体的近矿围岩。该铜矿的生成和分布就位都与构造破碎带有关,为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建水县暮阳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成带成群出现,矿体主要受北东向F_1断裂旁侧层间破碎层控制,矿体产状与含矿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构造控矿明显。近矿围岩均为泥盆系中统曲靖组二段(D_2q~2)白云岩。为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兰坪盆地推覆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兰坪盆地发育与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和澜沧江-昌宁-孟连造山带有关的前陆逆冲推覆构造,构成对冲式构造,两个系统推覆构造的界线大致是兰坪-云龙一线,逆冲推覆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期.兰坪盆地内金沙江-哀牢山造山带前陆逆冲推覆构造对矿床和矿体的产出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金顶矿床受控于穹窿状主推覆断层,矿体产于推覆断层及其下盘的层间破碎带中;河西地区的各矿段由推覆前锋带上的冲起构造所控制,矿体沿主推覆断层和反冲断层分布.综合分析逆冲推覆构造的控矿特点,并对比已知矿区,认为白基阻山口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哀牢山金矿带原生金矿床的类型及控矿条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哀牢山金矿带位于红河、哀牢山构造变质带的西亚带.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矿床受地层(上志留统、中-下志留统金厂组矿源层)、岩性(浅变质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多期活动的压扭性断裂带(哀牢山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和矿源岩(超基性、基性、中-酸性岩浆岩)成矿条件控制.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基础上,经过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而富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云南广南县格乍金矿主要受矿区F_1、F_3两条北西向展布的断层构造带夹持和控制,主要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上段(D)_1ps~2泥质粉砂岩之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锑矿化,局部见臭葱石化。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或热水溶液充填-交代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天登铜金矿区位于兰坪—思茅褶皱带之中轴断裂带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和紧闭褶皱之层间破碎带中。矿区铜金矿体近矿围岩均为白垩系下统景星组(K_1j)的碎屑岩。为断裂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富源县老厂萤石矿矿体呈似层状,一是沿断层破碎带分布,二是沿二叠系龙潭组与阳新组两者之间的假整合接触界面展布,矿体主要受构造控制,该萤石矿属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阿西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阿西金矿床产于中三叠统扎尕山组第三、四段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赋存于闪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受NW向断裂带控制。金矿(化)带的形成与闪长岩体有密切关系,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围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金矿体是阿西金矿最重要的矿体。矿体形态为脉状、似层状及透镜状,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不大,矿化相对均匀。金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其矿床成因为岩浆及(期后)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