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996-2012年期间抗旱打井实例,总结了找水技术方法、勘查工作流程,提出了滇东南高原斜坡地带岩溶区找水要点:分水岭弱径流带,主要目标是在古溶蚀台面上接近区域分水岭的地段、规模较大的溶蚀洼地中的扬起端寻找浅层岩溶水;缓坡区较强径流带,主要目标是寻找面积较大、产状较平缓的悬托弱透水层之上的滞水型岩溶水;斜坡区强径流带,主要应寻找暗河天窗、竖井中的岩溶水。确定井位应遵循区域调查分析+井位附近详细调查分析的工作程序,必要时配合开展物探准确定位;不宜在排泄区、强径流区、峰丛洼地区、大泉、地下河附近、负地形最低部位布井,物探成果应用须与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潞安北部煤矿区岩溶水埋藏很深,径流和排泄条件复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运用了多种手段,根据煤矿区需水点分散的特点,采用寻找集中供水水源地与分散供水水源地相结合的勘察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济南北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热特征、地热田控制因素及分布分析认为,该地区岩浆活动较为强烈,热储层以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岩层为最佳层状热储,奥陶系埋藏条件在区域北倾单斜构造的背景下,总体由南而北逐渐深埋。该地南部山区大气降水下渗向北径流,其中少量岩溶水在水头差作用下岩体继续向北径流,进行深循环加温,至地热田形成地下热水。在充分分析该地水文地质条件上基础上,根据它们分布和赋存深度,探讨寻找地下热水的区段及其方向,为区内地热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禹志加  李倩倩 《地下水》2012,34(6):17-18,41
基于矿区地质概况,利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径流分析观点,界定出矿区的水文地质边界;分析主要含水层、构造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地下水径流模式的分析,提出矿区的3类径流分区并做出定义,并依此提出矿区的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瑞新 《地下水》2009,31(5):127-130
为了合理利用岩溶水,根据物探及水源井资料,对西龙河水源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龙河水源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主要受岩性、构造及埋藏条件等因素的控制,随方解石含量的增高而增强,随水动力条件的减弱而减弱,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以及区外岩溶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向人工开采区排泄;岩溶水水位动态变化具明显的平盘上升、平盘下降和缓降陡升的特点,岩溶含水层具较强的导水性能和恢复功能;岩溶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6.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系指岩溶层组、岩溶水动力单元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每一类岩溶水文地质结构都有自己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构成自己特有的水动力剖面。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的划分 根据我国碳酸岩沉积建造特点,归纳出七种岩溶层组类型(表1)。岩溶水动力单元系指在平面上有自己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它的边界是地下分水岭或隔水层,它的形式与褶皱变形有密切关系。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黄县煤田水文地质边界条件,断裂带的导水性质、煤系含水层的特征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说明了黄县煤田是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偏中等的煤田。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岩溶水开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王宇 《中国岩溶》2000,19(2):129-132
在剖析云南省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岩溶水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将岩溶区归纳为山间盆地、峰洼(谷)地、山间河谷和深埋藏四类基本的水文地质单元,研究提出了各类型的岩溶水勘查工作要点和适宜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
山丘区地下水埋藏情况复杂,结合打井抽水试验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有效研究方法。通过研究铁岭南部山丘区域气候特性、水文特性、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源的补给来源和地表、地下径流的排泄方式。通过浅层地下水取水、浅层和深层混合水取水以及水质状况分析,确定水源的取水方式、取水深度、取用水水质达标状况等等,为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1)
旗下营镇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通过钻探、抽水试验及水样的化验分析,对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旗下营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以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水入渗补给、大气降雨入渗补给、河谷上游地下水径流补给;周围的低山丘陵地下水向河谷汇集,由上游向下游径流,最后通过人工开采及地下水径流排泄;研究区河谷孔隙水水文地质区是区内最为富水的地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泾河下游黄土台塬区滑坡、崩塌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通过现场调查发现,这些黄土地质灾害在空间上表现出"东滑西崩"的分布特征,与区内二级地貌单元具有极高的空间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农业灌溉造成塬区东段斜坡带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是诱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原因,但同为灌溉区的塬区西段却未能形成相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为此,以东、西段地貌单元差异为线索,利用Modlfow水文地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2种地貌单元在灌溉条件下的水文地质响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级地貌单元差异对斜坡孕灾环境的影响,并利用CSD和RTC应力路径试验模拟了农业灌溉和工程挖方工况下斜坡土体的力学行为,探讨了斜坡的2种破坏模式及"东滑西崩"空间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东段塬面完整,在长期农业灌溉条件下,斜坡带水位涨幅显著、水力坡度大、潜蚀作用强,斜坡土体中超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大,将导致土体在不完全排水条件下发生剪切破坏,甚至静态液化,从而诱发黄土滑坡灾害;研究区西段塬面破碎、冲沟发育、有效灌溉面积小,斜坡带径流排泄边界广、蒸发作用强、地下水位涨幅小,受工程挖方影响,干燥的斜坡土体在围向压力不断降低的条件下,将导致脆性破坏的发育和贯通,使得斜坡在节理裂隙面控制下发生突然垮塌,形成黄土崩塌灾害。  相似文献   

12.
周攀  黄继超  田大永 《地下水》2012,34(5):38-39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特征,分别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进行分析。针对奥陶系主要含水岩组,根据其埋藏条件分别论述了裸露型和埋藏型。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由侧向径流补给,其次为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  相似文献   

13.
福建邵武煤矿地下水系统分区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闽北地区的邵武煤矿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因而矿井充水条件较为复杂.本文利用地下水动力系统的观点分析,在矿区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概化了矿井水文地质边界,分析了整个矿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关系,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径流模式,并进而进行了矿区的地下水动力分区,将全矿区分为强交替区、中等交替区和迟缓交替区,并根据三个分区的不同径流特征,提出"分而治之"的矿井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焦作矿区矿井突水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焦作矿区是有名的大水矿区,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出三条岩溶水强径流带,三条岩溶水径流带,并指出了“天窗区”及对矿井突水有威胁的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5.
娘子关泉群岩溶水系统西部子系统径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娘子关泉群系统西部控水构造、含水层段、水动力场等水文地质条件,重新划定了娘子关岩溶水系统西部边界(兴道-大方山-郭家沟-线构造带),则东山区成为娘子关的一个补给径流区。在此基础上,对西部子系统岩溶水径流特征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岩溶充水矿床矿坑水防治的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疏干方案。采用何种方法最为适合,固然要充分研究整个矿井和巷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研究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中主要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根据我国现有生产矿山实践,将裸露、覆盖、埋藏三类岩溶充水矿床中行之有效的防治水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水文地质特征及防氟改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氟中毒病区的分布、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从水文地质角度论述了区域地下水径流-汇水和富集形成高氟水的全过程.结合氟中毒区水文地质特征并通过多年的改水实践工作,确定了该地区的防氟改水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岩溶水赋存特征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王宇  彭淑惠 《中国岩溶》2011,30(3):253-259
云南省岩溶水赋存特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高原面上总体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比较均匀,其中的汇水型岩溶断陷盆地内,岩溶含水层特征等同于多孔介质。高原面边缘、河谷斜坡地带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极不均匀,其中在汇水—径流型岩溶断陷盆地内,上游部分富水性比较均匀,靠近下游转换带及其以下溶洞管道区富水性极不均匀。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饱水带水位埋深基本接近集中排泄点的水位。通常,补给区实质上主要是透水层;径流区基本具备含水层的特征;排泄区方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含水层。特定的微地貌组合形式,能够反映岩溶水的运动、赋存特征,应注意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何宇彬 《地球科学》1994,19(1):119-126
喀斯特水动力剖面模式反映种类水文地质结构中喀斯特水的埋藏,迳流条件和水动力特点,由于地下水排泄形式不同,处于不同地貌部位的各类水文地质结构发育了复杂多样的水动力剖面模式,以5种排泄形式为基础,重点研讨了中国境内一些典型水动力剖面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阳泉矿区寿阳区中奥陶统岩溶水位埋藏深度达430~500m,但量丰质优,是煤矿区供水首选水源.根据该区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和赋存规律,对矿区水源地布置、允许开采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岩溶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为8.19×104m3/d,可采取分散、就近供水方式,分别在矿区岩溶地下水强、中径流带区建立中、小型水源地,以满足煤炭资源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