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攀 《地质与勘探》2016,52(1):115-127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床由内向外发育钾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钾化主要发育于花岗闪长斑岩出露区域,绢英岩化环绕钾化带发育,并叠加在钾化带之上,青磐岩化在矿床西侧呈团块状发育。本文阐述了钻孔中Cu品位趋势线与多不杂矿床有序分带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钾化带与矿体存在密切对应关系。通过黄铁矿分布趋势与实际矿体对比分析,以及岩石地球物理性质研究,得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中高电阻率、极化率的初步结论,然后在典型矿床进行方法试验和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根据推断结果和实际矿体位置,认为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浅部中高电阻率、极化率及磁场梯级带、Cu-As-Sb-Au高背景区域,进一步完善了方法选择,为多不杂斑岩型矿床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Laurani矿床是玻利维亚Altiplano盆地内典型的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现和开采历史悠久,但研究程度低,控矿因素和找矿潜力不清。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精细解剖,文章查明了该矿床控矿因素,分析了深部找矿潜力。研究表明,构造-岩浆作用为其主导性控矿因素。火山穹窿构造与环状断裂约束了矿床的定位,侵入接触构造、爆破角砾岩筒和NE向断裂裂隙控制了矿体(脉)的形成和展布。岩浆岩为二长花岗斑岩、英安岩/英安斑岩和凝灰岩组合,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有较一致的锆石U-Pb年龄(约7.5 Ma),反映它们为晚中新世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矿床发育斑岩型Au-Cu、爆破角砾岩型Au-Cu、接触带型Cu-Au-Ag和热液脉型Au-Ag-Cu-Pb-Zn四类不同产出特征的矿(化)体。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显著,平面上Huari Humana断裂上盘为Au-Ag-Cu-Pb-Zn组合,下盘为Ag-Pb-Zn组合;垂向上深部为Au-Cu元素组合,浅部为Au-Ag-Cu-Pb-Zn元素组合。热液蚀变强且分带明显,平面上以英安斑岩为中心,从内至外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碳酸盐化带,泥化带不同程度地叠加在黄铁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内,石英-明矾石化-重晶石化主要沿热液脉型矿体及其旁侧分布;垂向上从深至浅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泥化带;钾硅酸盐化带目前尚未揭露,可能产在深部。成矿后弱构造作用使矿床得以较好保存,结合钻孔揭露深部存在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矿化,笔者认为Laurani矿床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体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多宝山铜矿硫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宝山铜矿是一大型斑岩铜矿床.矿床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的接舍部位.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奥陶系中统多宝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岩;侵入岩主要是华力西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围绕花岗闪长斑岩体具有蚀变分带现象,由内向外分为钾化带-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矿体多产于绢云母化带内;研究表明,多宝山铜矿形成于中低温条件下,矿体内金属硫化物具有分带性,由矿体中心向边缘依次是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文章对多宝山铜矿硫同位素空问分布特征以及与矿体富集部位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胡绪云 《地质与勘探》2022,58(4):719-727
魏家钨矿床为南岭中段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钨矿床。通过对该矿床两类矽卡岩型矿体的详细研究,探讨了矿床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矿床成因研究。认为,该矿床具有钙质矽卡岩型和镁质矽卡岩型两类钨矿体,两类矿体分别产于祥霖铺花岗斑岩体与泥盆系棋梓组灰岩和泥盆系黄公塘组白云岩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内,受层间破碎带与接触带联合控制,具有十分明显的岩性和接触带控矿特征,矽卡岩化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钨矿成矿流体源自岩浆热液,矿化母岩为祥霖铺花岗斑岩,矿化温度介于300℃~400℃之间。矿床成因属于典型矽卡岩型钨矿床。  相似文献   

6.
敖瑙达巴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德全 《矿床地质》1993,12(1):10-19
敖瑙达巴矿床是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距晚侏罗世火山岩盆地4km的中生代断隆区,含矿斑岩以花岗斑岩为主(148×10~6a,I_(Sr)=0.708)。钾硅酸盐化核、绢英岩带、黄玉云英岩带、青磐岩带及角岩化带构成了矿床中大致对称的前进中心式蚀变分带,岩体上部—顶部—边部(接触带附近)分别赋存着锡—锡银—铜工业矿体。研究表明,敖瑙达巴矿床属高位陆上环境的潜火山-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它既不同于斑岩铜矿床,也与广东的银岩斑岩锡矿床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小赛什腾铜矿受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斑岩及细粒闪长岩体,在岩体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中发育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围岩蚀变,矿体主要赋存在钾长石硅化带内;共有3个铜矿体,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钼矿化;矿石类型主要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预测可达中型规模.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龙江县后六九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胜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54-357
后六九铜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坡矿带与西乌旗矿带的交汇处,矿带交汇处的成矿作用强烈而集中,特别是燕山晚期的成矿作用.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燕山晚期的小侵入体中,赋矿围岩为蚀变的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围岩蚀变发育,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水白云母化、钾长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是与燕山晚期侵入岩有关的中高温斑岩型矿床,具有中-大型远景规模.  相似文献   

9.
巴达铜金矿位于藏东富碱斑岩带南段,是藏东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金矿。虽然对巴达铜金矿开展了大量勘查工作,但对该矿床的成因尚未取得共识。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调研、岩心与坑道编录及系统的镜下鉴定,对巴达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巴达矿床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中,局部产于斑岩和砂岩地层的接触带内。矿床发育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青磐岩化、钾化、绢英岩化,高岭土化、蛋白石化、蒙脱石化次之,蚀变分带从内向外依次为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高岭土化带,铜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带内,铜矿化主要以黄铜矿形式产出,金矿化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于白云石±石英+细粒黄铁矿±黄铜矿脉中,铜矿化与金矿化呈正相关,矿体的产出受北西向逆冲断层的控制。与典型斑岩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同,巴达铜金矿化主要产于白云石±石英+黄铁矿脉中;矿床内既发育碳酸盐、伊利石、绢云母和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低FeS闪锌矿等一套中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蚀变矿物组合,又发育符合碱性斑岩系统的特征矿物赤铁矿。基于以上特征判断,巴达铜金矿矿床成因类型应为与富碱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巴达铜金矿矿床成因的厘定,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云南元江县龙潭金矿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主要为不同期次的花岗斑岩、花岗岩和中元古界昆阳群黑山头组(Pt_2hs)板岩、砂质板岩。矿化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铅锌矿化等。矿体的形成具有多因素、多期次的成矿特点。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11.
新疆阿克陶县的木吉西铜矿床地处西昆仑的木吉乡—慕士塔格山断隆带,成矿受岩浆岩接触带构造的控制,已发现的铜矿脉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相吻合,铜矿脉产状各异,形成一不规则的环状,矿化类型主要为含铜铁白云石脉,同时发现浸染状矿化等斑岩矿床的矿化线索。通过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阐述,对比江西大湖塘、安徽沙坪沟等特大型斑岩矿床的找矿经验,认为木吉西铜矿处于斑岩矿床外围或顶部的脉状矿体带,矿床具有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应继续寻找浸染状斑岩型铜矿化的成矿信息。  相似文献   

12.
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成矿带内,受一撮毛碱长花岗岩体及相关花岗斑岩岩体控制。矿体产出于花岗斑岩和大理岩的接触带及层间破裂带内,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锌矿体。组成矿体的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和闪锌矿; 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化、矽化、角岩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其中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是区内的主要找矿标志。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岩浆演化和上部热液交代碳酸岩地层,并在矽卡岩带内形成矿化体和矿体。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确定苏家铁多金属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高天 《地质与勘探》2018,54(2):243-251
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床位于兴蒙-天山造山带东缘吉黑褶皱系佳木斯隆起北端的太平沟隆起与嘉荫凹陷东侧乌拉嘎断裂的结合处。该金矿是在乌拉嘎深断裂控制作用下产生的大型原生岩金矿床,其矿床成因认识逐渐清晰;从次火山热液型、斑岩型金矿床、热泉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到现在认为的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乌拉嘎金矿床主矿体就位于斜长花岗斑岩与黑龙江岩群片岩的接触部位靠近斑岩一侧。金矿的成矿年龄为晚燕山期;矿区西部构造破碎岩带发育,为矿床的就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降水共同影响着矿床的形成。矿石结构以细粒状、碎裂、胶状为主,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为主;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以矿体为中心,从矿床外围向矿床内部依次发育有碳酸盐化-泥化-绢云母化-冰长石化-硅化,矿体就位的围岩蚀变以及围岩蚀变的含矿性都揭示硅化蚀变作用是乌拉嘎金矿成矿的关键因素。目前尾采阶段的零星矿体主要就位于花岗斑岩的构造裂隙带附近,黄铁矿化不明显。因此要揭示这类具斑岩成矿特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因还需要更直接的佐证,或许花岗斑岩斜长石铝含量与斑岩型铜矿的关系能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斌  方针  叶震超 《矿床地质》2013,32(6):1159-1170
Don Javier矿床是在秘鲁南部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秘鲁古近纪斑岩型铜钼成矿带内。该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花岗闪长岩体,NW走向的矿体赋存于英安斑岩及其围岩中。主要的矿石矿物有黄铜矿、辉钼矿、辉铜矿等。矿化蚀变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泥化、青磐岩化,具有典型斑岩型铜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矿体呈筒状,主要分布于石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矿区内的英安斑岩有4期,其中的前2期与矿化有关,后2期为成矿后侵位。NW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对成岩成矿具有控制作用。与同一成矿带内相邻的Cerro Verde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相比较,两者具有类似的成矿特征。找矿实践表明,强烈的蚀变带、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是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5.
开门德廷铜多金属矿位于那拉提铜镍金铁成矿带内,发育于斜长花岗斑岩体外接触带上,围岩蚀变由矿体向外发育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硅化,矿体发育于绢英岩化带内.通过对矿体原生晕特征研究,确立矿体原生晕分带序列.矿体原生晕R型因子模型分析显示为多期热液成矿作用,与典型斑岩矿床因子特征一致.由此建立了矿体指示元素组合评价指标,有利于预测深部盲矿体.  相似文献   

16.
铁格隆矿田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西北部。2012~2013年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在铁格隆矿田长5.5 km、宽3 km范围内探获2个超大型铜金矿床——荣那和拿若矿床,新增铜金属量640.27万吨,伴生金金属量136.14吨,伴生银金属量1780.09吨。文章重点研究了荣那和拿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体空间结构、三维勘查模型等。研究表明,两矿床的赋矿地层均为中侏罗统色哇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但两矿床又有不同:1荣那矿床的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体系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控制了铜金矿体的分布,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2拿若矿床东北侧为斑岩型高品位铜金矿体,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西南侧为隐爆角砾岩型低品位铜金矿体,青磐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文章还介绍了近两年在该矿田找矿取得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和蚀变矿物解译,结合物化探数据的二次开发,查明地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矿床蚀变模型,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指导了成矿预测,提高了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矿床主要由斑岩型铜钼(银)矿体、矽卡岩型铜、钼(银)矿体、角岩化变质粉砂岩内热液充填型铜金(钼、银)矿体组成。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构造为北东向F1断裂和北西向F2断裂。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体呈细脉状、稀疏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产出于花岗闪长斑岩中,矿体形态似层状、透镜状。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以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闪长斑岩与奥陶系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围岩裂隙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热液充填型铜多金属矿体,规模较小,均以细脉-网脉状黄铜矿、辉钼矿石英脉的形式分布于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附近的志留系殿背组、清水组泥质粉砂岩中,呈透镜状产出。三类矿体在成因上存在联系,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花岗闪长斑岩,只是成矿物质沉淀的空间位置存在区别。宝山矿床为与高钾钙碱性重熔型花岗闪长斑岩成因密切联系的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机制,即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角岩化泥质粉砂岩中所形成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充填"复合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益克郭勒钼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深部新发现有厚大、高品位隐伏Mo矿体。文章通过研究分析矿体基本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因特点等,结合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信息,认为矿床为斑岩型钼(铜)矿床,自岩体外至岩体内具有青磐岩化带→钾化+硅化带→黄铁矿化壳→钾化带的蚀变分带,属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母岩为具埃达克质的侵入岩,矿化引起的弱磁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具有面积大和向深部拓延的特点,显示深部具有较大找矿前景;激电测井及原生晕分析成果显示,成矿最有利位置应位于ZK001的NE及NW向,也就是C2磁异常0值线及两侧弱磁异常区位置上。研究结果初步指出了找矿方向,并对研究区找矿前景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乌和尔楚鲁图钼矿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简要评述了控矿因素、综合找矿信息。结果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与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呈拱桥状产出。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含矿岩体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以及w(K2O)w(Na2O)为特征。矿区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主成因类型属低品位斑岩型钼矿床,初步估算钼矿体(3341)资源量为7万多吨。乌和尔楚鲁图钼(铜)矿床的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找矿信息,对本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斑岩钨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主要斑岩型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斑岩钨矿床产布在特定板块构造位置,受中生代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其成矿与燕山中晚期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体有关,总结综合了我国斑岩钨矿床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 斑岩钨矿床常与斑岩型和其他型钼、铜、锡矿床产于同一成矿区带;成矿具有深源岩浆热液成矿和深源岩浆热液一表生改造成矿系列;斑岩钨矿床成矿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而以内带为主;矿体形态有板状、脉状、似层状和岩钟状,矿化类型常见为钨型和钨钼型,矿物简单;矿化-蚀变具有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