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笔者细读了一篇关于南丹大厂矿业秩序整顿的见闻录,尽管见闻录中关于大厂矿区秩序由大乱到大治的叙述十分令人欣慰,但是笔者感到最难忘的却是见闻录中关于100号矿体早早“夭折”的披露。  相似文献   

2.
南丹县大厂矿区“7·17”特大透水事故,对于殉难的81名死难者的家属而言,是心灵中永远的痛。而对于以大厂矿区为代表的广西热点矿区而言,则迎来了由乱到治的春天。或者说,“7·17”矿难的发生,在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介入和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下,这一并非偶然的事故拉开了广西矿业铁腕治乱的帷幕。在历经两年多的大力整治下,广西热点矿区的矿业秩序终于取得了由乱到治的明显成效。重拳出击 合力治乱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区、环江县北山铅锌矿区、贵港市龙头山金矿区、桂平市木圭锰矿区等热点矿区,不仅因资源丰富而出名,更因矿业秩序的长期混乱…  相似文献   

3.
近一段时间来,由于受利益趋动,南丹县芒场镇大山矿区盗采乱挖矿产资源的现象死灰复燃。对此,南丹县对大厂矿区范围内的盗采乱挖矿产资源行为进行再次集中治理整顿,持续保持对大厂矿区矿业开发秩序整顿的高压态势。  相似文献   

4.
12月15日-18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等部门组成的国务院联合督查组对广西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秩序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孙华山副局长率领的督查组于15日下午听取了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关于广西开展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情况汇报。16日,督查组便奔赴广西重点矿区所在地河池市检查了解情况。督查组在河池市听取市、县(区)两级政府的工作汇报后,深入南丹大厂矿区进行现场督查,通过现场察看以及与当地矿山企业座谈后,督查组对南丹大厂矿区多年来开展矿业秩…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细读了一篇关于南丹大厂矿业秩序整顿的见闻录,尽管见闻录中关于大厂矿区秩序由大乱到大治的叙述十分令人欣慰,但是笔者感到最难忘的却是见闻录中关于100号矿体早早“夭折”的披露。100号矿体是一座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国外的一些地质学家现场考察后曾称之为“世界地质学家的天堂”。业内人士透露,100号矿体是大厂矿区的精华,其矿石储量达1070多万吨,矿石中同时富集着锡、锌、铅、锑、银、铟等多种高价值矿种,而且这些高价值矿种的储量均分别达到大型矿床的规模。据该矿床的勘查单位广西有色215地质队1994年完成的勘探报告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6.
震惊中外的广西南丹县“7·17”透水事故,揭开了腐败官员与矿主狼狈为奸的层层黑幕,留下了亟待整治的千疮百孔的矿山现状张张照片,盛接了死难矿工家属肝肠寸断的串串悲泪……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矿山秩序整顿成效如何?灌阳村还存在吗?带着读者朋友的声声诘询,记者在细雨纷飞的春分时节,来到了“中国有色金属之乡”的南丹县,来到了坐落在崇山峻岭的神秘的大厂矿区……重拳出击,大厂矿区由乱到治2001年7月17日凌晨3时许,个体矿主黎东明属下的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井下海拔-167米的3号工作面,陆任杰、唐旭流、唐旭根这3个既没有经过任何正规…  相似文献   

7.
4年前,"中国的锡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丹发生特大透水事故,给当地乃至整个自治区的矿业经济带来重创.事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地矿产开发形势低迷.随着南丹大厂矿区重组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曾经沉寂的广西矿业正逐渐恢复元气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近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对全市矿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栾川县人民政府、县地矿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赤土店镇人民政府、冷水镇人民政府等单位被授予矿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先进单位,副县长赵振峰、县地质矿产局局长王学等11名同志被授予矿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9.
2004年隆冬,正当全省矿业秩序整顿紧锣密鼓进行时,12月15日下午6时许,南召县乔端镇原矿管站副站长闫道强,却因秉公执法,遭到不法矿主殴打,不幸以身殉职,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嘹亮的国土卫士之歌。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南丹县大厂矿区外来人员增多、井下盗矿活动屡禁不止、矿业秩序混乱等现象有所抬头。为进一步巩固“7·17”事故后的阶段性整治成果,实现大厂矿区长治久安,南丹县委、县政府决定从5月30日起用一个月时间,在大厂矿区开展矿业秩序综合整治月活动。 此次活动的工作重点是对大厂矿区外来“三无”人员、盲流人员进行清理,严厉打击盗矿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对井下盗采进行全面清理,加强对涉矿废旧物资收购及矿产品流通监管,依法规范各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矿区劳动用工及房屋租赁的管理。 整治活动至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1.
作为矿产资源大县的融水县,终于可以大声地向外界宣布:我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矿业开发大县!是的,这个曾被担心成为"第二个南丹"的资源大县,仅用一年时间便使矿业开发有序发展且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96年年初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在中国矿业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时,由国务院领导亲自督战,由国家七部委及河南、陕西两省共同参与的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整顿,正在小秦岭金矿区紧锣密鼓地进行。转眼间,时间已过去8年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小秦岭金矿区的矿业秩序怎么样了?目前这里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时下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近日,记者一行前往小秦岭矿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漫步在淮河源头桐柏县,山上红绿相映,山下泉水叮咚,河流清可见底,处处如诗如画。这是该县加大矿业开发秩序整治力度带来的新气象。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第五批试点地区以来,桐柏县把整治矿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本部门、本系统所处理的大量的矿业纠纷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提出了矿业纠纷问题是矛盾激化了的矿业秩序问题,是明显而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而揭示了造成矿业秩序混乱,矿业纠纷难于解决的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同时对如何贯彻实施《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提出了建议,最后提出了实现矿业秩序根本好转的四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仙人岩矿区位于常宁市东北部,在方圆11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丰富的黄金资源。长期以来,仙人岩矿区都未进行过规模开采,但是民间“淘金者”却络绎不绝,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个人非法采矿现象较为严重,形成了“山山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简单的设备、落后的工艺,导致资源不断浪费,环境逐渐恶化,水土大量流失;掠夺性开采、无序的竞争,致使打架斗殴事件与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非法采矿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面对满目疮痍的矿山,整顿矿业秩序已刻不容缓。为维护仙人岩矿区开发秩序,2004年以来,常宁市委、市政府组织国土资源、公安、法院、检察、监察、安全、环保、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松柏镇、烟洲镇、蓬塘乡等单位对非法小金矿进行了全面取缔和彻底捣毁,实现了仙人岩矿区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高峰锡矿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简称“四矿”)问题已持续多年,现己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峰锡矿)作为广西较大型矿山企业,反映出来的 “四矿” 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关注与研究。一 高峰锡矿基本情况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高峰锡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境内,2001年固定资产总值1.9亿元,现有在职职工1089人,主要开采大厂锡矿田中世界上罕见的特富100号锡矿体,并回收锌、铟等。2000年处于鼎盛时期,年产锡、铟锌、铅锑精矿金属7.86万吨,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78亿元、利税总额…  相似文献   

17.
南阳市宛城区一非法采矿者日前被拘留。2008年1月17日,南阳市地质矿产宛城管理处与新店乡政府及当地派出所组成的联合执法队,在新店乡隐山蓝晶石矿区进行动态巡查时,发现有人正在盗采矿石。联合执法队立即采取措施,没收其采矿工具,随后又依法对一名违法采矿者做出了拘留6天的决定。宛城区白去年开展矿业秩序联合执法行动以来,共开展集中整顿行动6次,先后依法拘留4名非法采矿人员。通过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打击了违法采矿者的嚣张气焰,使该区矿业秩序得到了好转。  相似文献   

18.
“乱了治,治了乱,再乱再治,再治再乱”,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因为容易反弹非常难根治,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牛皮癣”。为了有效整顿矿业秩序,从今年4月开始,洛阳市在全市开展了飓风行动,一批违法矿井被查封,电源被切断,设备被封存,确保了整顿工作的健康运行。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无证采矿390起,超层越界开采9起,查封矿井237起,查封设备1261台,扣押设备678台,炸毁井洞口86个,拆除工棚730个,遣散民工1227人,排查矿山企业1355个,立案135件,刑事拘留35人,治理整顿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9.
变废为宝——南丹打尾矿牌重振矿业走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矿业,南丹要打尾矿牌。”南丹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莫梦生日前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打尾矿牌”,这是南丹人的正确选择,他们不是把它当口号喊,而是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实际行动。据了解,从2002年9月开始,南丹县国土资源局与中国冶金地质一局南宁中冶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合作,以2:1投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正>南丹,是广西西北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也是一个2 000年来以矿业为支柱产业的矿城。小城故事多,其中有两个与明朝有关的故事颇为精彩。公元1615年,明朝时期,在现今南丹县里湖乡一带,一批稀客从天而降,一场陨石雨向南丹发来宇宙星际的信息。公元1638年,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途经南丹并在此停留10日,赞叹南丹山水为"第一奇胜",还着重描述了南丹当时采矿特别是采锡矿的盛况。南丹温泉就流淌在这个故事精彩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