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谢鹏  何瑛  许多 《今日国土》2012,(3):38-39
3月7日,两会正在召开,其中透露出的重大政策走向和信息引起热议。海外媒体和专家学者对两会的高度关注,凸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分量"。英国知名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说:"中国经济朝着更均衡增长的方向转型,关系到世界的重大利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CSLE模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梅河口2018年的土壤侵蚀做定量分析,最终得到土地利用情况,植被覆盖度的覆盖范围,并介绍了梅河口市水土流失现状特征,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梅河口市在进行水土保持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中线工程近期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自河北省徐水县分流到天津,最终到达北京(玉渊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农业增加供水94亿m3,极大地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也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水源区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确保中线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  相似文献   

5.
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凋查与监测"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为依据,选择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研究了诱发水土流失的人类不合理活动,探讨了相关地质因子与水土流失的成因关系,总结了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及其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合理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SS、TM、ETM及CBERS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辅以DEM、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地质图等专题数据,通过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结合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检查验证,编制各期水土流失现状图,再利用GIS空间分析得到不同时段水土流失变化图。监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484737.20 km^2,占整个流域的61.04%。水土流失强度变化特征是1975-2000年加重区大于减轻区,2000-2007年减轻区大于加重区。  相似文献   

7.
张宗伟  张冉 《东北测绘》2012,(8):175-177,180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和赖以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数字地形模型从已知3维坐标的散乱点和已知高程的等高线出发,构筑地形表面,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从而建立起相关区域内任一点的地形情况。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宏观地形因子和微观地形因子的分析,直观地显示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为水土流失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2000年、2005年、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处理并提取水土流失因子,通过转移概率矩阵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2010年-202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研究发现:2000年-2005年...  相似文献   

9.
以大比例尺遥感信息源为依据,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并以线划图的形式定性、定量、定位地表示出综合治理措施及治理成果的空间分布、质量水平、生态环境优劣和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显示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的部位和方向,这是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方面应用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以1975年MSS、2000年TM/ETM和2007年SPOT 5共3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和地形图等资料,提取张家界市水土流失状况信息,分析近32 a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并提出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存均 《测绘通报》2016,(1):121-124
开展水土流失遥感监测,对水土流失情况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地理国情监测框架下,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异构数据,综合利用各类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形成了一套准工程化的水土流失分布提取及统计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县级研究区;同时将高分辨率彩色航片、各类基础测绘等数据应用于水土流失变化驱动力分析,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未来地理国情监测常态化工作的开展,地表覆盖、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等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也将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更直接、更丰富的数据支撑,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区域尺度海河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松  吴炳方  王浩  张瑾 《遥感学报》2011,15(2):372-387
借鉴USLE的因子选择及综合方法,在遥感和GIS的支撑下对海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风险进行评估,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显著高于平原地区,北三河山区水土流失风险最低,太行山区最高,永定河上游介于两者之间;水土流失风险\"很低\"等级主要分布在小于5°的平坦地区,\"中\"、\"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主要集中在8°—15°与15°—25°两个坡度带内,约占总面积的65%,且\"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所占比例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田的水土流失风险很低,\"中\"、\"高\"水土流失风险主要存在于灌草地类型上,约占总\"中\"、\"高\"水土流失风险面积的59.67%。未来的治理应依据水土流失风险的高低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九龙县为研究区,根据沟壑密度、坡度、植被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5个因子,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和MATLAB数学建模编程的功能,应用GA-BP模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研究区的水土流失进行非线性智能定量评价,并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对比分析,阐述了GA-BP模型的优越性。本次研究可以为九龙县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重点水土流失区遥感动态监测及泥沙输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为试点,选择1992和1996年两个时段,通过遥感、GIS以及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建立水土流失变化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并从流域的土壤侵蚀推测和分析流域河流泥沙的输移变化。  相似文献   

16.
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微地貌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外引进的3D激光地貌分析仪的组成及技术指标.在海河流域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流失微地貌测量,获取了数据,并就地表高度、坡度、典型剖面和粗糙度等方面分析了仪器的先进性,提出了设备引进和实地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地形因子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可为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以广西百色市、河池市、贺州市、防城港市为研究区域,以ArcGIS平台为技术支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沟壑密度4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研究区基于所选地形因子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图及水土流失面积,得出如下结论:1)基...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做好矿山测量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对矿山测量工作中易出现的一些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做好矿山测量工作应该具有严谨、勤奋、求实、进取、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过程的研究分析,对其关键阶段的特点和典型系统架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准确把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空间信息的智能化、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大众化应用水平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由于缺少对地理空间数据访问控制安全威胁因素的详细分析使得现有的地理空间访问控制模型不够完善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地理空间数据访问控制安全威胁模型——STALE模型。该模型结合空间关系、多尺度、属性等地理空间数据特征,详细描述了地理空间数据文件与数据库在访问控制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型中各类威胁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STALE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