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台湾气象科技的新进展周秀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1993年11月30日-12月3日,笔者参加了在台北市召开的《东亚区域环境与气候变迁国际会议)(InternatlonalConferenceonRegional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194 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的航空气象事业才开始发展。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相继应用于航空气象部门 ,航空天气预报方法及航空气象保障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民用航空气象保障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探测仅由温度表 ,电接式风向风速仪 ,水银气压表等简易的常规气象仪器进行 ;而预报则以天气图 ,实况图为资料 ,结合经验总结、外推法和模式法分析法来进行。当时的航空气象主要是着眼于本场天气和对流层下部 (30 0 0米以下 )危及飞行安全的低云、低能见度、大风、雷暴、结冰等天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3.
5.
6.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航空气象也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经过“八 五”、“九 五”的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了航空气象事业的迅速发展。民航气象卫星传真广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民航气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实现了情报传递自动化 ,资料分析智能化 ,产品制作和对外服务半自动化 ,整个业务运行程序和工作内容标准化 ,基本上与国际接轨 ,航空气象服务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航空气象服务部门更应该加强和航空用户的交流 ,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航空气象产品的能力 ,实现航空气象… 相似文献
7.
1现状防灾气象警报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过了推广应用、发展高潮到巩固发展三个阶段。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已开始出现“滑坡”苗头。一些单位和用户在其经济景气时愿意使用气象警报系统,一旦本部门经济效益差,他们就觉得防灾气象警报系统是一种多余的负担,不愿使用。还有个别行业尽管经济效益较好,也不愿意使用气象警报机。这主要是他们对防灾气象警报系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考虑到一旦受灾所造成的损失。如广州市一家工厂,经多次动员也不愿意使用防灾气象警报机,结果在1994年4月,由于受暴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航空器是在大气中飞行的。无论是停留在地面,还是起飞、降落、空中飞行,无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气象对航空的影响不仅限于某一气象要素或某种天气现象,而是受多种气象要素或天气现象的综合影响。只有不断加强对大气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10.
11.
深化认识,加速发展气象科技产业岳福豹(忻州地区气象局034O00)1思想认识这次会议得到的收获是很大的,起到的效果也是意想不到的,澄清了一些不明确的认识,具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听了郭局长传达的邹局长在全国气象部门产业工作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和会议结束时的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航空气象保障是气象业务服务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大气科学领域所关注的难点。航空业的发展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同时也为气象科技与业务提供了大量宝贵信息。文章通过对一些史实的回顾和分析,梳理了航空与气象发展的密切联系,揭示了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并对当前和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航空与气象服务保障的关系和推进航空气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简要介绍了气象研究所在1928-1941年期间天气预报业务及有关业务、服务的主要史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