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期,住建部以部令形式下发了《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要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办法》的出台,对于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建筑文化内涵深厚、意境幽美,从江南水乡的水墨柔情,到黄土窑洞的铿锵有力,无不体现着中国深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自建卫已有600年历史,是一座依托海河、运河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同时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其城市历史建筑具有明显的五方杂处、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本文从天津的地理、历史、人文特色出发,以天津依"河"傍"海"的城市特色为主线,深入解析天津的历史建筑特色,并将其与当代建筑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案例结合,这些植根于天津传统文化土壤的优秀建筑设计,其设计思路、理念应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被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为弘扬中华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传统建筑,传承城市文脉和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将正式成立传统建筑分会,并拟于2014年8月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大会还将同期举办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会上,将选举传统建筑分会第一届领导班子,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分会工作规划与计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在全国上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彻底改变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状,让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成为能够"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具有独特地域风貌的美好家园,是勘察设计行业从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8.
以当前我国建筑快速发展所引来的"追风"和崇拜"洋设计"社会现象为背景,郑重指出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重申只有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留住我们的"根",民族建筑文化才有发展和进步.同时,还谈到在弘扬和继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误区,提示我们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积极探讨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前提下,为繁荣中国的现代建筑文化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伟大祖国成立65周年前夕,我国传统建筑领域首家行业组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又增添了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建筑发展创新的"生力军"。分会的成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化与地域化的冲撞与融合、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冲撞与融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0.
开栏的话     
<正>去年以来,多位中央领导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这一切,对于盲目追求"新、奇、特"建筑,片面贪大、媚洋、求怪,从而步入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窘境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建筑如何能够继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至此,该套丛书的31个卷次已经推出了19卷,标志着《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调查研究工作已结出硕果,为传承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丰富其完整价值,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和方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的总序中这样写道。为此,2012年住建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15.
尹祺  严琦 《贵州地质》2020,37(4):532-538, 545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城市的同质化问题凸显,这将削弱城市竞争力,滞缓城市发展。从现象学出发,以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为核心,探讨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重庆、贵阳的几个网红节点空间为例,从历史文化传承,环境利用,空间、建筑、景观设计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内在原因和特征。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建筑环境的共同作用是网红节点的形成基础。规划设计中:应更多关注人的体验,回归城市设计的根本,使节点空间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将人的意识作用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反作用于人的行为;同时,在节点空间营造上应注重场所感,突出城市文脉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14,(10):52-55
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弘扬创新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城市文脉,重塑各地城镇特色,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等协会领导发表了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等大师、专家进行了演讲。本期,我刊专门刊登了与会领导的讲话及参会嘉宾的演讲,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不仅对我国城乡建设行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也为正在转型中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华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专题报道,刊登住建部相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领导在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邀请行业部分企业家及相关专家畅谈在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实践中的探索、体会与思考,以期为行业企业把脉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促力新时期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进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吕俐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拍摄好《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纪录片,5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京召开《中国传统建筑的智慧》座谈会。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文化司孙广鑫处长出席会议,傅熹年院士及孙大章、朱光亚、朱良文大师等30位建筑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发言,共同探讨梳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擘画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蓝图。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重塑中国建筑之魂——聚焦《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专题报道,刊登住建部相关领导对《意见》的解读,以及住建部村镇建设司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工艺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思  相似文献   

20.
在近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最近,多位中央领导也对中国城市风貌和建筑风格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据悉,住房城乡建设部也将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召开相关会议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