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受到自上而下的积极推动,也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海绵城市建设"专题报道,刊登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的思考性文章,以及相关政策解读和实践案例分析,以期为行业企业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内涵及趋势、把握发展机遇提供参考及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近日,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提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范围以及具体要求。《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针对城市设计的原则,《办法》要求,开展城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总体规划和相关标准;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报道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将如何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近日举办的奉贤·2014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上,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泽立卫、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院副总建筑师杨明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师齐聚一堂,围绕"当代大都市新区发展策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参会嘉宾分别围绕"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与设计"、"滨水空间营造"、"打造时尚与活力之都"3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怎样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城镇化的发展已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其核心在于城市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产业升级和结构升级。其中,设计在其中起到了很关键性的作用,设计是系统解决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源。设计创造新生活、营造新空间、开拓新领域,促进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与高效协同,是城市发展的新产业和新动能。本文站在方法论的角度谈谈对设计的一些再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翠坤提交提案,呼吁加强数字城市顶层设计,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概念,为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到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国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座谈会,住建部副部长黄艳针对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提出了四项要求。据了解,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公布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会上,黄艳就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第一,城市设计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有效规划方法和手段,要通过城市设计,促进存量用地使用,改善生态环境,补足城市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的宜居性。第  相似文献   

7.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中国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带来了一次大考验、大机遇。当下,中国城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治理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迈进。技术发展如何支持未来城市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亟须思考的问题之一。"面对这样的重大城市事件,规划设计的力量显得微弱而苍白;所有规划设计产品上暴露的不足与不当,成为这个行业必然要恶补的功课。"  相似文献   

8.
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的一个抓手。同时,海绵城市建  相似文献   

10.
正"街区制""建筑方针""城市设计""装配式建筑""一张蓝图干到底"……这一连串或熟悉或新鲜的关键词系统地出现在了同一份文件中——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未来城市科学发展勾画了蓝图。《若干意见》的出台具有历史性意义。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问题日渐突显: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11.
阎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4):852-861
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地质学科发展,城市地质在促进和推动城市建设成效上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城乡规划需求了解不够,提交的地质成果实用性较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构建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构架不足等。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环境的关联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中的现状,深层次探讨了城市地质与规划衔接层面的问题。通过地质调查对城乡规划的支撑性要素的表达,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的相关性,为城市地质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今天"大地质"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地质这种跨界"产品"而言,应该走一条"以人本化服务"为核心思想的道路。本着"大地学"观的思想,在城市发展中,按照城市规划体系搭建城市地质工作构架,将城市地质工作划分为总体规划地质阶段、详细规划地质阶段与专项规划地质阶段。以"嵌入"的方式融入城市建设当中,形成地上加地下的协同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们的城市和社会遭受巨大打击。为切实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灾害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建议国家加强"韧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城市建设理念,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其基本特征体现在: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二是城市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urban design),许多规划设计师或理论界人士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城市设计是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宏观、统领和抽象,城市设计具有微观、具体和图形化的特点,在思想体系和操作方法上与城市规划形成有效互补和完善。同时,城市设计也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缺乏中间联系环节,造成一些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现象丛生;对城市特色建设重视不够,许多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传承堪忧,难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彰  相似文献   

15.
韩天雷 《吉林地质》2019,38(2):88-90
海绵城市是构建"尊重自然、顺序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型理念。目的是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资源化管理,减轻城市内涝,达到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模式。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在城市海绵建设中的必要性,及城市水文地质勘查如何开展和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程莹报道近年来,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与提升愈发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建设市民休闲活动的滨水开放空间,促进消落带生态平衡,改善城市滨水环境,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滨水空间,成为各界特别关注的问题。10月17日-18日,"山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以"山水城市滨水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聚焦山水城市,汇聚国际智慧,从规划、设计、建筑、景观、环境到城市运营等多角度、全方位助力国际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代我国城市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辟城镇化发展新资源,是解决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认为存在冒进式开发与总体供给不足、碎片化利用与协同规划缺位、被动式应对与科技支撑薄弱、无序化管理与法律法规匮乏等若干紧迫问题,明确了"立法为本、规划引领、调查先行、管理智能、科研支撑"的开发利用原则,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调查评价、尽快建立地下空间协同规划体系、加速构建地下空间智慧管理体系、超前布局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战略、尽早健全城市地下空间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充分利用中国体制上的优势,集成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从而推动我国新时代城市地下空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和地下空间体系日趋完善,在全球树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正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在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不仅在上海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跋涉的足迹,还在世界建筑市场上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品质,成就斐然、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当前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中应注意框架结构和建设顺序、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问题。采用原型法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子系统设计,并从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对所设计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和消息评定。  相似文献   

20.
<正>20年来"最强"厄尔尼诺现象正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纷纷陷入"水火"两重天的境地。5月以来,我国南方已连续迎来十几轮强降雨,上海、常州、合肥、佛山等多地遭受暴雨侵袭,各地"看海"剧情不断上演;另一方面,山东半岛等地则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水问题已成为城市的敏感神经,稍有不慎便隐隐作痛。而重视保护水环境、保持水循环的海绵城市建设则已成为"镇痛"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