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koya铁矿区位于塞拉利昂北方省苏拉山—坎格瑞丘陵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太古代绿岩建造变质碎屑岩系中,赋矿岩性为磁铁石英岩,该矿属于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本文着重分析Sokoya磁铁矿体和氧化铁矿体地质特征,通过矿带、地层、物探、地表、地貌五个方面对BIF型铁矿床的找矿标志进行探讨,为该区铁矿进一步勘查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条件及富铁矿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矿床类型有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 热液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以沉积变质型最为重要。我国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以鞍山式铁矿为代表,沉积时代为新太古代末,为阿尔果马型条带状铁建造 (BIF)变质而成;吕梁地区的袁家村式铁矿为苏比利尔型BIF变质而成,BIF沉积时代为2. 384~2. 210 Ga或新太古代末;舞阳、霍邱地区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可能为苏比利尔型BIF变质产物,BIF沉积时代分别为2. 473~2. 468 Ga、<2. 54 Ga。BIF的形成与缺氧环境向大氧化事件初期的层化海洋环境过渡有关,海水中巨量溶解的铁质部分氧化,在初始层化海洋氧化还原界面附近的浅海环境以胶体形式沉淀。我国的BIF遭受区域变质变形作用,成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作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开发利用。BIF经历后期流体改造可形成富铁矿,形成机制有“去硅富铁”、“铁质活化再富集”和“去碳酸盐富铁”3种,弓长岭富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 85 Ga左右,由BIF“去硅富铁”而成;齐大山富铁矿可能形成于2. 5 Ga,由BIF“铁质活化再富集”而成;袁家村富铁矿形成于1. 41~1. 34 Ga,可能由含碳酸盐的BIF“去碳酸盐富铁”而成。  相似文献   

3.
冀东滦南一带重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滦南沉积—变质铁矿(BIF型)区磁法和重力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分析了该区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空间分布和重磁异常的关系,描述了区域内重磁异常呈条带状展布的特征,阐述了固安—昌黎断裂带重磁异常特征和磁铁矿分布的关系。根据已有司家营—马城铁矿矿床分布与区内重磁异常的关系,通过钻孔查证对异常反演进行对比。论证了滦南地区重磁异常成矿的实例。结合区域构造、重磁异常特征,总结了本区在勘查BIF铁矿过程中的找矿经验,并对BIF型铁矿成矿远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13,32(4):685-704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英格布拉克铁矿位于阿尔金古陆缘带,产于蓟县系卓阿布拉克组中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中,赋矿母岩为磁铁硅质岩、磁铁硅质板岩和含磁铁千枚岩,形成较典型的BIF建造.铁矿体受白尖山复向斜控制,成因类型属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国外阿尔戈马型沉积变质铁矿床相似,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西澳大利亚州铁矿分布规律及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澳大利亚州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皮尔巴拉和南部的伊尔岗两个太古宙克拉通。皮尔巴拉克拉通BIF型铁矿在汤姆普赖斯山、恰那和布鲁克曼的矿石矿物组合为假象赤铁矿一微板状赤铁矿,马拉曼巴的为赤铁矿一针铁矿,CID型铁矿在罗布河和杨迪矿石类型主要为褐铁矿;伊尔岗克拉通BIF型铁矿在库里阿诺的矿石矿物组合为针铁矿一假象赤铁,比温和曼迪尕的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和针铁矿±赤铁矿。BIF型铁矿为浅生一变质成矿,而CID型铁矿则是先前形成的BIF经侵蚀、搬运、沉积和埋藏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7.
唐克里里铁矿位于西非塞拉利昂共和国北方省的西南部,铁矿主要赋存于苏拉(Sula)山区的Kamabui组绿岩带中,主要岩性自下而上为变超基性火山岩(绿泥岩—滑石片岩)、变基性火山岩(角闪岩)、石英岩和变沉积岩夹条带状铁矿。矿石类型分为上部氧化矿体和下部原生磁铁矿。唐克里里铁矿矿体规模较大,矿化连续、构造简单。下部原生磁铁矿为条带状含铁建造,SiO2含量较高,为典型的沉积变质铁矿床;上部氧化矿是由原生矿经过长期风化、雨水淋滤作用而形成,氧化后Al2O3含量较高,为风化淋滤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新疆地矿部门在阿尔泰、西天山和西昆仑等地的铁矿勘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矿床类型主要是海相火山岩型和沉积变质型(董连慧等,2011)。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周缘及昆仑山的前寒武纪地块区。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块原布伦阔勒群下部和上部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沉积变质型(富)磁铁矿床,如赞坎、莫喀尔、吉尔铁克沟、老并、叶里克和喀来子等大中型铁矿,形成规模巨大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带(冯昌荣等,2012)。  相似文献   

9.
山东单县地区铁矿为赋存于华北克拉通内的深覆盖区BIF型铁矿,近年来,该区铁矿找矿勘查和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域铁矿勘查工作,在系统研究相关地区以往矿产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大刘庄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研究区铁矿主要受变质地层控制,属受构造活动和侵入岩影响的BIF型铁矿,铁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少量为透镜状)多层平行相间产出,成矿地质体为山草峪组含矿变质建造,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铁矿带与重磁异常关系密切,其形态与磁异常形态基本吻合,显示“磁高矿厚、磁低矿薄、磁宽矿层多、磁窄矿层少”的特征;铁矿带与重力异常梯度带旁侧的高值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带分布基本一致。上述重磁异常部位是铁矿勘查的重点位置。矿石成分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SiO2、Fe2O3和FeO总量相当高,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无明显Ce异常、Y略呈正异常、Y/Ho比值较高等特征,相关研究成果显示,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成矿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碎屑物质;研究区BIF含矿建造经受了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并受到了区域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单县地区铁矿含矿建造是典型的BIF型铁矿,其成矿过程是鲁西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蒙古国东戈壁省达图铁矿床地处中蒙褶皱系北缘,戈壁-克鲁伦铁锌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戈壁-克鲁伦铁锌多金属成矿带共发现一百多处铁矿床(矿点),其中大型、中型和小型铁矿数十处,大多是近年来勘查评价的,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该区域逐渐成为蒙古国铁矿勘查与开发的热点区域之一(聂凤军等,2010;冯昌格等,2014;于宝显等,2014)。该区铁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该矿是戈壁-克鲁伦铁锌多金属成矿带较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共探获(332+333)铁矿石资  相似文献   

11.
印度铁矿储量约占全球的7%,矿石类型以前寒武纪BIF铁矿为主,其中产于绿岩带以及绿片岩相岩石中的BIF型铁矿是印度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南印度地盾达尔瓦尔克拉通发育众多绿岩带,绿岩带中发育大规模BIF铁矿,BIF铁矿属于不同的地层序列,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关系。笔者对吉德勒杜尔加绿岩带和库斯赫塔吉绿岩带BIF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根据Al_2O_3含量,BIF分为页岩BIF(Al_2O_3≥2%)和石英岩BIF(Al_2O_3≤2%),BIF呈石英氧化物相,碳酸盐相和硫化物相BIF主量和微量元素表明BIF为陆源碎屑沉积和火山碎屑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稀土元素表明BIF铁矿呈Ce负异常和Eu正异常。达尔瓦尔克拉通测年数据表明,经过2.7~2.65Ga和2.58~2.54Ga两期主要的火山作用,2.7~2.6Ga和2.58~2.52Ga2个阶段的大陆增生作用,形成了达尔瓦尔克拉通和绿岩带。BIF成矿来源上,AMOR的高温热液提供大量的Fe和SiO_2,海洋中生物光合作用提供了O_2,在化学沉积和碎屑沉积共同作用下,形成了BIF铁矿。  相似文献   

12.
新发现的陈台沟隐伏铁矿床位于辽宁鞍山附近,矿石类型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铁矿层顶板围岩为绿泥石英片岩,底板围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铁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均富集重稀土,具La、Eu及Y正异常,无明显Ce负异常,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约占0.1%)与海水的混合溶液,且BIF沉积时海水处于缺氧环境.标型组分分析显示铁矿石及磁铁矿属于沉积变质型或BIF型.原岩恢复表明,绿泥石英片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泥砂质岩石,二者皆富集Rb、Th、U、LREE,亏损Nb、Ta、Ti.构造背景分析表明两类片岩的原岩均形成于岛弧背景,反映了陈台沟BIF沉积时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铁矿体夹层绿泥石英片岩中岩浆锆石形成于2551±10Ma,代表陈台沟BIF形成时代;变质锆石形成于2469±23Ma,代表后期变质作用时代.Hf同位素分析显示大多数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2.23 ~7.54),表明岩浆源区以亏损地幔物质为主,但明显受到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主要介于3133~ 2580Ma之间.结合其他矿区Hf同位素资料,指示鞍本地区可能存在新太古代(~2.55Ga)地壳增生事件.综合分析认为,陈台沟铁矿属Algoma型BIF,是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大规模BIF成矿事件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全省铁矿可归纳为5种成因类型,即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对不同类型铁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省铁矿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矿勘查、开发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位于西昆仑甜水海地块东段的大红柳滩赤铁矿是近几年发现的大型铁矿床,产于震旦纪甜水海岩群滨浅海相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中,赋矿岩性主要为含铁白云质大理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和硬绿泥石白云母石英片岩。通过矿体形态特征、矿物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分析,认为该时期存在缺氧富铁洋盆或者深水盆地,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铁质沉积和变质改造两个阶段,属于新元古代沉积变质成因条带状硅铁建造矿床(BIF),找矿潜力巨大。该矿床是继塔什库尔干县一带发现了多个与火山岩建造密切相关的大型规模Algoma型BIF之后的重大找矿突破,也是西昆仑地区首次发现该类型矿床。深入开展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勘探工作,能够指导西昆仑铁矿的下一步找矿方向,推进新疆地区条带状含铁建造(BIF)研究和西昆仑构造格局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惠民式和疆峰式铁矿的研究,认为它们都是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建造控制的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前者兼有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和粒状含铁建造(GIF)的特征,而后者则为条带状含铁建造.它们均具备元古代条带状铁硅建造铁矿的特征,满足形成前寒武纪大型条带状含铁建造的“大型海洋热液供应系统、作为沉积仓储的大陆架体貌及有能力...  相似文献   

16.
白尖铁矿位于镜铁山铁矿床外围,是北祁连西段铁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之一。白尖铁矿矿体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8条,矿体多呈层状产出,分布受控于含矿层位。矿体长度在86~424 m之间,平均厚度在2.24~26.21 m之间,TFe平均品位为22.55%~34.80%,矿石自然类型以菱铁矿矿石为主;矿石具细粒结构,条带状构造发育,品位低、变化大,具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点。通过对白尖铁矿地层层序、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为主,这对镜铁山铁矿床外围此类铁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东南极南查尔斯王子山条带状含铁建造(BIF)产于鲁克山古元古代鲁克群的底部,总厚400 m,矿体厚度30~70 m,铁矿平均品位33.5%。该条带状含铁建造形成过程可能与变质火山岩有联系,在成因分类上属于苏必利尔湖型含铁建造和阿尔戈马型含铁建造之间的过渡类型。高精度航磁测量在鲁克山圈定出宽约10 km的北、南两条磁异常条带,延长分别约为50 km和60 km。据此初步建立该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预测模型,圈定了含铁建造的资源分布范围,最终估算出铁矿石可开采的资源量大于百亿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冀东司家营铁矿尾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粒度、解离度以及矿物连生关系等测定,分析了该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为同类型沉积变质型铁矿(BIF型铁矿)尾矿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司家营铁尾矿属高硅高铁低铝尾矿;矿物组成以石英、阳起石、透辉石和长石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铁白云石、大隅石及云母等矿物;尾矿粒度以细砂...  相似文献   

19.
李勇  赵亮  查名章 《安徽地质》2011,21(2):150-154
铁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近几年来我队在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中,从验证地磁异常入手,结合查明地质成矿构造,扩大了矿藏储量,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概述了蚌埠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蚌埠市城隍庙沉积变质铁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赞坎铁矿是西昆仑地区典型的铁矿床之一,该矿区内存在一套共生的化学沉积岩系"铁矿层和硅质岩"。本研究对该化学沉积岩系的宏观地球化学特征和微观矿物学组构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支持赞坎铁矿为遭受了改造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并形成于类似大陆边缘海相环境。显微镜下,富铁矿石主要包含石英、磁铁矿和硅酸盐矿物并具有明显的条带状构造,而硅质岩则表现为细-微晶石英颗粒构成的紧密堆积结构。矿石富铁条带的XRD和EBSD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富铁条带内的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辉石和微量磷灰石,磁铁矿颗粒的晶胞参数为a=b=c=8.394A,z=8并吻合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征。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磁铁矿内杂质元素的氧化物平均含量按照Cr_2O_3(2764×10~(-6))、Al_2O_3(2494×10~(-6))、V_2O_5(1494×10~(-6))、SiO_2(1255×10~(-6))、TiO_2(589.7×10~(-6))、MnO(162.5×10~(-6))、MgO(114.9×10~(-6))依次降低,其地球化学示踪结果吻合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征。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硅质岩的SiO_2含量70.58%~81.78%、Ba含量平均372.4×10~(-6)、U含量平均2.21×10~(-6)、ΣREE值平均97.37×10~(-6),这些特征总体上吻合热水成因,而部分样品偏高的Al_2O_3含量和∑REE值及无明显Eu异常则指示了非热水成因陆源沉积物的贡献;硅质岩的Al/(A1+Fe+Mn)值0.68~0.96、MnO/TiO_2值0.00~0.05、Al/(Al+Fe)值0.74~0.97、Sc/Th值2.22~7.07、U/Th值0.33~0.86、Al_2O_3/TiO_2值平均32.24吻合,这些指标指示其形成于类似大陆边缘海相的沉积环境;硅质岩的Ni/Co平均3.10吻合富氧环境,Sr/Ba值平均0.23指示该硅质岩形成环境的水动力总体偏弱,这说明赞坎地区硅质岩及铁矿的原始形成环境相对富氧且水动力总体偏弱。由于遭受了后期的构造-岩浆事件改造,赞坎铁矿的矿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BIF存在略微的差异,但其岩石学、宏观地球化学和微区矿物学特征均在总体上吻合沉积变质型BIF的特点。综上所述,赞坎铁矿属于早前寒武纪的沉积变质型BIF铁矿,该铁矿形成于类似大陆边缘海相环境并遭受了后期构造-岩浆事件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