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计算机虚拟的三维环境下,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地质模型,服务于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撑。Voxler平台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三维可视功能,可用来支撑"透明城市"的实现,但却鲜用该方面的应用研究。以丹阳市小城镇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项目为依托,采用Voxler平台中的计算、图形输出和通用模块,探索了该平台在城市地质调查数据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该软件在钻孔、地质界面、地质体和试验测试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地上地下一体化建模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三维综合地质建模技术可以对各地质实体与构造-地层系统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和立体化的展示。松辽盆地宝龙山铀矿床具有独特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制,文章在系统分析和处理松辽盆地宝龙山铀矿床及区域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地质与储层建模软件平台(GoCad)的半自动化流程建模法,分别构建了松辽盆地西南缘白兴吐构造剥蚀天窗-构造-地层模型和宝龙山典型铀矿床两个不同尺度的三维地质模型,最终构建了松辽盆地宝龙山铀矿床的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科学地展示了该铀矿床成矿环境和成矿地质条件,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研究和资源量定量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张毅 《浙江地质》2008,(7):63-64
嵊州市近日出台《2008年度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考核办法》,将考核内容具体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具体项目供地考核。要求办好具体项目供地手续,并完成净地交付。二是已供未用土地净地交付考核。指2007年底前已办理具体项目供地手续而实际未交付的土地,要求完成净地交付;融资地块要做好政策处理,达到净地标准。三是征地考核。要求政策处理到位,征地补偿费足额支付,不发生群体信访。四是建设用地复垦考核。复垦的质量、面积以通过上级验收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多主体建模作为研究"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重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领域.在调研国内外重要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多主体建模的基础理论、建模工具和框架,并对多主体建模在城市水资源管理、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3个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难点,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4个研究重点:①加强主体行为决策规则刻画;②加强模型验证和评估研究;③开展代表性流域多主体建模研究;④推动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研究.多主体建模能够揭示人类活动—水文循环的互馈机制,为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议,加强多主体建模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维属性建模是利用有限的采样数据, 通过插值或模拟的方法来重构地学属性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将Kriging方法推广到三维空间, 从而演化为三维Kriging方法, 可以为三维属性建模提供可靠的手段.而三维Kriging方法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各向异性变异函数的套合.提出了一种简单通用的三维空间变异函数的套合方法.该方法以空间坐标基的变换为基础, 在套合时充分考虑轴向上变异差异的影响, 并由此提出各向异性变化率的概念; 论证了套合方法的可行性, 并通过地下水水质三维属性建模的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GIS技术环境下开展资源定量评价, 实现资源评价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是矿产资源勘查与预测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给地质勘查与预测人员、定量建模人员、GIS分析与操作人员提供共同研究和技术讨论平台, 提出了在矿产资源预测全过程使用的建模技术.介绍了建模技术的基本概念、空间模型建立、图形建模技术以及建模技术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GeoDAS GIS中的建模技术基本功能以及建模技术在空间对象相关分析、证据(信息) 图层提取、不规则地质单元划分、预测后验概率绘制等矿产资源预测工作中的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 建模技术为地质预测人员、定量建模人员、GIS操作人员开展综合研究和空间决策提供了公共的平台, 有助于实现模型的共享和操作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质建模是研究如何利用GIS软件将三维空间地质实体真实地再现,实现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和相关空间分析,为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基于MapGIS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种利用四叉树算法优化检索效率的三维建模技术,对于解决城市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维地质填图中的三维建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对水土保持评价内容进行说明,以辽宁省本溪市境内所投入实施的70多个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对综合效益指数模型及计算方法进行确定,对建设项目实施中点状项目与线状项目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进行了说明与分析,结合统计结果,点状项目统计分析平均值为63.28,而线状项目平均值为55.28,可以认定,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较线状项目好;为建设项目实施与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建设领域大力推行。但在项目实践中,工程总承包模式推行遇到很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概算纠纷和结算纠纷问题。《政府投资条例》明确投资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的依据,施工图预算超概情况一旦发生,通常采用调整设计的方式削减投资,在这个过程中参建各方的人力、物力资源被无形消耗,出现工期延误、项目交付标准下降等情况,可能导致参建各方对工程总承包模式丧失信心。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有效的设计概算不仅可以帮助建设方控制项目投资、选择设计方案、评估投资效益,同时也能帮助总承包方评估项目成本,为设计深化、采购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提供经济指导,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概算编制难点以及解决思路,通过提高设计概算质量和有效实施概算控制来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项目选择青藏高原为典型地区,特别注意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运用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各学科之间有机交叉、综合研究的方法,开展大陆碰撞动力学、环境变化、现代表生过程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环境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按照统观全局、突出重点的原则,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在完成研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项目取得如下的突出研究成果和创新性进展: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青藏高原整合构造模型与成矿成藏评价;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原周边环境变化事件及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主要生态系统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高原气候变化及冰冻圈变化与预测;高原土地覆被变化、恢复整治及管理。  相似文献   

11.
分块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是区域三维地质调查的关键。在大量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块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为:以断裂、岩体边界和不整合等为边界,把复杂的三维地质建模区域分解为内部构造相对简单的建模块或建模地质单元;分别对各建模块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编制深部地质剖面,揭示深部地质结构;采用基于剖面的建模方法按照全区统一的坐标系统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在完成全区所有建模块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之后,把各个建模块的三维地质模型集成在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下,形成全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具有能够简化三维地质建模过程、易于修改完善模型、易于集成模型等优势,能够克服常规的基于剖面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了大规模区域三维地质建模的瓶颈。在本溪-临江深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构建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能充分表达复杂的地下深部地质结构,为开展复杂地区大规模区域三维地质建模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3:模型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数字黑河"模型集成研究的进展.①流域科学研究中的模型集成由发展流域集成模型和建模环境这2个主题所构成,前者可概括为"水-土-气-生-人"集成模型,后者是支持集成模型的高效开发的软件工具,注重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建模提供支撑.②将模型集成分为知识途径和技术途径,讨论了建模环境在模型集成中的作用,以及科学模型和流域管理模型的关系.③回顾了黑河流域模型集成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两种类型的集成模型,其中第一种回应科学目标,是地球系统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具体体现,以建成能够综合反映流域水文-生态-经济相互作用的模型为标志;第二种集成模型回应管理目标,以建成空间显式的流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④对黑河流域已有的水文、地下水、水资源、陆面过程、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模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⑤分析了黑河流域集成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地质环境区划研究,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既是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开展全国地质环境区划的试点,又是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支撑性工作,是在国内尚无成功的范例,又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下开展的。项目在分析地质环境区划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六专(专题区划)一综(综合区划)”的区划思路;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以MapGIS的空间分析模块为评价平台,进行了6个专题区划评价;基于6个专题区划成果,建立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判体系,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进行一级区划,以地质环境功能为导向进行二级区划;从地质资源保障及地质环境安全角度,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的竣工已经不是昨天的竣工。项目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参与单位越来越多,在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各个环节的项目交付成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沙利文公司2015发布的报告称,2015年~2020年,项目交付软件将迎来7.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那么,项目交付如何帮助工程设计与建造企业在业务能力上更高一筹,如何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此,笔者特地连线2016年6月  相似文献   

15.
刘贵磊 《岩矿测试》2015,34(2):268-268
<正>《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简称《ANGEW》(德国应用化学),创刊于1962年,现为周刊,分德语版和英语版,由Wiley-VCH公司出版,是世界顶级化学类综合期刊,2013年度影响因子为11.336。现任主编Peter Glitz教授(德国);副主编Neville Compton(英国)和Haymo Ross(德国)教授;编委16位,其  相似文献   

16.
余翔宇  徐义贤 《地球科学》2015,40(3):419-424
地质采样信息不足是制约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因素, 深部物性探测数据由于其易于获取而能够有效形成可视化模型.结合这一特点, 在地质调查项目工作中探索出了一种基于物性探测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它首先利用岩石样品物性测量实验数据提取出物性参数及其对应地质属性的映射关系, 然后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取到的物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并解释, 最后将解释后的可视化模型转换为地质三维模型.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一些深部地质三维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刚 《河南地质》2009,(6):18-19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7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  相似文献   

18.
ADINA软件是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大型通用分析仿真平台,尤其针对结构非线性、流固耦合等复杂问题的求解具有强大优势,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的工程仿真计算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机械领域的研究表明,有限元分析建模中的特征技术,对实现设计和有限元分析的紧密耦合,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几种种特征建模类型的分析和阐述,指出了ADINA建模技术的局限性,为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石油化工建设行业面临的新常态、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加速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和数字化进程,数字化工厂交付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随着项目的全球化、大型化,工程公司(EPCC)要高效、成功地管理及实施项目,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协同完成项目,以满足项目进度及费用要求。以项目数据的复用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工程公司追求的目标。智能三维工程设计系统Intergraph Smart 3D是面向数据和规则驱动的软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提升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承包人前期工作开展的关键信息,发包人提供基础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最终的完工项目能否顺利实现合同目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由发包人提出发包人要求、提供基础资料,承包人负责完成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在内的全部工作,并交付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和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发包人提供的基础资料是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