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皖南地区下震旦统蓝田组(相当于陡山沱阶)下部植物宏体藻层内发现古介形类化石是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已知古介形类产出的最低层位,将原初见于早寒武世地层梅树村阶底部下延至早震旦世地层陡山沱阶下部(时限前溯约130Ma)。文中根据古介形类化石的结构、构造、壳质及软体等特征,将其归于动物分类系统的Arthropoda—Crustacea—Ostracoida—Archaeostaidae—Sinogella(gen.nov.)—S.lantianensis(gen.et sp.nov.);并作为讨论Sinogella种族发生演化史的依据,认为在自然选择支配下古介形类历经具节肢—外套膜—几丁质外壳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尤以外套膜的出现最为重要,其功能是保护介虫躯干,继后,外套膜分泌几丁质外壳,形成新属种Sinogella lantianensis(gen.et sp.nov.)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原称"蓝田植物群"更名为"蓝田生物群"提供了确凿的动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3.
雅布赖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东部境内.北以雅布赖山与巴丹吉林沙漠相隔,南以北大山的东延部分与潮水盆地相望.盆地内陆相中生代地层过去研究报导过的很少,1975年,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四分队在盆地内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地层与介形类化石.为此,笔者于1977年前往该区观察地层剖面和采集标本,得到该队同志的热情帮助,并提供了所需要的研究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5.
大ö盆地为桂东南较小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分布于岑溪市东部大ö、诚谏、筋竹及广东省罗定等县交境地带,面积几百平方公里(图1)。盆地主要为一套河流冲积—湖泊相碎屑物沉积。广东省区域地质调查队进行1∶20万罗定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将该“红层”盆地划为下第三系...  相似文献   

6.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在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地质时期,所以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对研究古亚洲洋闭合这一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大兴安岭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曾有双壳、叶肢介、植物及孢粉化石记录,但鲜有介形虫化石报道。在大兴安岭中段林西组研究中首次发现介形虫化石,经初步研究,主要分子有Kemeroviana,Volganella,Iniella,Qitaina,Darwinuloides,Palaeocypridopsis,Tomiella,DarwinulaUrumqiella等,暂划为Volganella-Kemeroviana组合,其时代为晚二叠世。与俄罗斯地台晚二叠世介形虫化石群关系较为密切,部分属种曾见于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从介形虫化石组合特征和保存特点来看,其生存环境为淡水湖泊,故认为这一地区的林西组为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在对济阳坳陷老斜452井的古生物分析中,发现穴状女星介(相似种)Cypridea(Cypridea)cf.cavernosa、蒙阴女星介C.(C.)mengyinensis等介形类化石,说明该地区发育了白垩纪地层。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的细分主要是依据区域岩性、电性及孢粉化石等地质资料,但白垩系的岩性、电性与上下地层相似,且化石稀少,缺乏充足的古生物资料,因此难以系统、准确地划分。老斜452井发现介形类化石给济阳坳陷白垩系的细分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为该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9.
甘肃环县车道坡的车道组中-上部紫红色、砖红色薄层-中层泥质灰岩内发现了介形类化石,计8属12种,其中4新属8新种。环县车道组中的介形类化石。除Primitia symmetrica在我国浙江中奥陶统砚瓦山组发现过外,余均系首次在我国发现,其中的一些老属种均产于北美中奥陶统,与新属种相近似的一些属种也是北美奥陶纪或早志留世常见的类型。结合共生的头足类、三叶虫等化石的已知产出层位,笔者认为含介形类化石岩层时代为中奥陶世,与浙江的砚瓦山组、湖北的宝塔组等地层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黑龙江省东部,虎林至密山一带龙爪沟群云山组和勃利盆地鸡西群城子河组之下,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介形虫化石。计2科5属12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在云山组中部发现了以Scabriculocypris-Mandelstamia二属为代表的介形虫化石组合,在勃利盆地城子河组之下的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亦发现与云山组中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12.
杨文达  吴其切 《地质论评》1986,32(2):108-118
本文研究的介形类化石标本是采自南京地区中三叠统黄马青组。经笔者鉴定,计3属20种,其中12个新种。中三叠世介形类动物群是不丰富的,在我国也是较为罕见的,目前仅鄂尔多斯盆地及新疆等处有见及,前者已有报导,后者未正式见文。区内黄马青组的介形类化石属首次发现和报导。由于对中三叠世介形类动物群的面貌迄今仍然不太清楚,因此确定地质时代最好应有其他共生化石的佐证和检证。从当前的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伴生的化石看来,黄马青组归属中三叠世为宜。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广西东北部的泥盆纪地层,在东岗岭组以下,多为陆相及滨、浅海相的碎屑岩,已发现的化石数量不多,类别较少,只零星的报导有植物、鱼和腕足类,研究程度甚差,因此,地层的划分对比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我院古生物教研室广西泥盆纪地层研究队,于1976—1978年先后在荔蒲、钟山、昭平、贺县及苍梧等地,测制了一些东岗岭组以下的泥盆纪地层剖面,采集了较多的腕足类、瓣鳃类、苔藓虫、植物,轮藻及介形虫化石。根据对地层及化石  相似文献   

14.
安玉钏  陈雁  黄玉楠  李平  蒋裕强 《地质论评》2021,67(6):67112001-67112001
介形类化石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古湖泊和古海洋的研究、古环境的重建以及海底石油资源的勘探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识别化石颗粒的方法费时费力,准确率也有待提高。鉴于介形类化石颗粒的类别具有科、属、种的层次结构,种类数量庞大,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层次化识别方法。首先进行目标检测,实现介形类化石的定位与属类划分;之后在目标检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智能识别,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提取属类下更细微的种类特征,实现化石种类划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层次识别模型能检测出化石图像中所有化石颗粒的位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分类准确率可达95%,且相较于未进行分层次识别的模型,能将识别准确率提升1.8%~5.8%。  相似文献   

15.
王易农  程淑薇 《地质论评》1999,45(5):498-503
本文记了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早二叠世介形类化石,化石采自柯坪县丘达依萨依剖面萨热哲依组,共计9属15种,其中10新种,并建立了Roundyella-Healdia-Sulcella-Bair-dia介形类组合,此组合明显不同于以Bairdia为主的中国南方早二叠世介形类动物群。  相似文献   

16.
1978年夏,笔者在观察邵东县光坡公社马鞍山之泥盆系剖面时,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下部采到了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它们的属种多、数量丰富、组合特征明显,有一定的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甘肃酒泉市天仓地区地层剖面发现丰富的介形类,计7属18余种,前人将该套地层划为上新统疏勒图组,本次结合化石时代和岩石组合,将其修订为早白垩世赤金堡组,并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下部Cypridea concina-Candona prona-Cypridea zhaobishanensis组合和上部Cypridea concina-Cypridea justa-Darwinulla leguminella组合,根据区域对比,将下部组合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Hauterivian期,上部组合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Barremian期。根据2个介形类组合的属种分布及化石形态特征的演化特征,对赤金堡组三段沉积期古生态、古气候进行讨论,认为湖盆在Barremian期较Hauterivian期更深广,气候具有变温暖湿润的趋势,这与全球早白垩世气候波动事件有良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8.
19.
记述了塔里木盆地下石炭统介形类化石。化石主要采自塔北井下双峰灰岩之上的央拜希组。自上而下有3个组合(1)Paraparchite-Microcheilinella-Bairdia;(2)Paracuarboprimitia-Cavellina;(3)Healdianella-Bythocypris。化石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中期-晚期。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地面与井下工作,对新疆晚白垩世非海相地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厚度变化及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这套红色地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段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沉积厚度变化也较大,岩性单一,沉积环境单调,反映出气候较干燥,处于氧化及蒸发环境,生物化石较贫乏,多出现于零星层段中.介形类化石在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中数量较多,塔里木盆地中零星可见,反映出当时为偏淡水浅水环境,主要为河流.浅湖环境,显示出晚白垩世生物群变化特征,化石组合特征明显,建立了3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为新疆地区晚白垩世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