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灰厂跨断层短水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跨八宝山断裂的短水准观测台有两处:一是国家地震局分折预报中心的固定观测台(原属北京市地震队),二是自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的流动观测台。两台在1975年出现的短水准突出变化均被认为是唐山大震的前兆。1980年大灰厂两个形变台又出现类似唐山大震前的异常(图1、图2)。甚至固定台的  相似文献   

2.
临汾盆地处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东翼,汾河地堑中段。这里断层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八级强震。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后,盆地地震活动增强。一九七一年国家地震局组织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质大队等六个单位二百多人来我区开展地震会战工作达两年之久。为了加强领导,地委成立了地震会战领导组,配备了一名专职干部,印刷了一部分地震宣传材料,建立了八个群测群报土仪器点,十四个水位和动物观测点,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当时对党的地震工作方针理解不深,对大搞群测群防运动认识不足,致使地震工作冷冷清清,没有形成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地震局代县中心地震台的水准观测项目在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M6.2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张北M6.2地震前存在着大范围的应力积累、调整过程。代县台的7条水准测线均存在长、中期形变异常。异常时间大约1a~2a左右。异常幅度变化大。地震发生在测线观测曲线异常转折恢复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北京显微熔融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360km的平凉井下地电阻率出现了持续1年的趋势异常,NS和EW测项异常幅度年变化率均大于背景值(正常年变化0.6%和0.4%),分别为1.1%、0.6%;2017年6月27—29日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宁夏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组成联合异常核实小组,对这组变化进行分析研判,确定是地下介质电性发生了变化,属于震兆异常。在震前20个小时平凉地电NS和EW两个测道日变化率分别为8.9‰、1.5‰,主震结束后,测值基本恢复到背景值。该次变化对地震预测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许文俊 《内陆地震》1994,8(4):378-381
1991年10月30日宁夏同心M_L5.1级地震前的流动重力异常许文俊(宁夏地震局,银川)1资料的处理与异常识别宁夏自1978年开始进行流动重力测量,共有66个测点,72个测段。1989年对整个测区的测点进行了改造,使用拉克斯特重力仪(LCR-G80?..  相似文献   

7.
81年11月2日下午,山西省地震学会和山西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请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马杏垣教授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光勋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张步春副研究员做学术报告.马杏垣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地球科学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于1982年4月18日至24日在广州市召开东南地区深部构造探测方案论证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研处、预报中心、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质大队、华南地震工作协作区办公室、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山东、浙江、江苏、河南省(区)地震局(办)、南京大学地质系等15个单位共33人。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研处主持、华南地震工作协作区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韩凤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了《计算机在地震综合观测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奕麟和秘书主持。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地质大队、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仪器厂,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安微、黑龙江、上海等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工程力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与研究汇报会1984年9月19日至23日在石家庄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司、地质所、地球物理所、物探队、地震地质大队、测量队,以及山东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应邀的兰州地震研究所代表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宗晋同志主持,监测司辛书庆同志也到会指导工作。会议交流的“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成果,是介于地震烈度区划与前兆观测预报之间的难度较大的科研成果。它将对今后华北地区地震工作布署和地震危险区监视以及防震和抗震  相似文献   

11.
海原4. 9级地震前兆异常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明  金延龙  柴炽章  孙立新 《地震》1999,19(4):403-407
1998年7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发生4. 9级地震,震前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对异常的分析认识,宁夏地震局作出了趋势、中期及一定程度的临震预报,宁夏固原地震台和宁夏固原行署地震局作出了临震预报。对这次地震的地震序列特点、发震构造和震后趋势判断依据及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对临震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预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北省地震局华北测区流动磁测资料 ,分析了华北地区张北等几次较强地震前后地磁场的变化。结果认为 :震前异常的发展有扩大的趋势 ,震后或临震前基本恢复 ,异常持续时间一般半年以上 ,可作为中期异常 ,在此背景下进行短临预测追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吉林汪清深源地震前榆树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形态法、各向异性度法及速率法对长春市地震局榆树地震监测台地电阻率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汪清两次7.0级以上深源地震前,该台地电阻率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属于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4.
《地震》1982,(6)
北京八宝山断裂带活动性问题,是地震工作者及广大群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最近,国家地震局邀请了在这一地区从事多年地震地质工作的北京大学、河北地质学院、地质部全国资料局、北京水文地质公司、北京矿务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单位的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两种短临形态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鑫 《四川地震》2012,(2):25-29
根据连云港地震局监测的几起地震前电磁波短临异常,结合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6.1级地震等震例,进行对比分析。对异常产生的两种形态特征原因进行探讨,希望能揭示一些震前电磁波异常的规律及与地震短临三要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2月8日广西浦北县寨圩镇民用井出现井水变混异常,鉴于1958年9月25日广西灵山M_S5.8级地震前该水井也出现过类似现象,对此广西地震局高度重视,12月8日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对异常调查核实。通过对该异常点进行现场勘查与调研,取样分析井水水质、气体等指标,并结合以异常点为中心开展的流动重力加密观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水井异常与围岩裂隙发育、大气降雨及火烧山林有关,非地震前兆异常。此项工作成果可为今后地震异常核实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松潘7.2级地震前后四川省水氡点的测值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震前距该地震震中110公里范围以内的松潘川主寺和茂汶吉鱼寨两泉点的测值具有短期和临震异常,距该地震震中300公里以外的姑咱泉点测值具有区域性的临震突跳异常,康定泉点的测值具有区域性异常变化,并提出了松潘7.2级地震的水氡异常模型。文中还对上述四个泉点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水文地质条件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2017年6月3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发生5.0级地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对该地震进行了震前短临跟踪和震后回顾总结。分析认为:测震学资料存在"同心地震窗"开窗、海原震群事件和视应力高值等异常;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存在海原地电阻率突跳变化异常、固原地电阻率破年变下降异常和热红外短期显著异常。震前短临跟踪工作体现了地震预测指标体系对震情判定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ELF电磁观测中出现的电磁扰动与地震间存在的关系,文章选取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地震台2011年至2012年ELF电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电磁观测中存在有与地震相关的异常电磁扰动,并将异常信号幅度与地震震级和震中距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4年9月在山西北部恒山断裂带区域建设地磁台阵,布设了5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获取区域场地磁三分量观测资料。台阵运行正常,记录数据完整率和内在质量达到预期标准。2016年4月7日在距离台阵最近代县测点约20 km处的原平发生了M4.2地震。通过对台阵2015年10月—2016年9月12个月记录数据,采用相关性、加卸载响应比、极化值3种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震前3~6个月时间各测点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其中代县与繁峙测点数据相关性最差;加卸载响应比代县测点(3.9)超出阈值(3.5);震前2个多月各测点极化值出现高值,而震前1个月代县测点出现高值,异常十分明显。笔者认为台阵多测点、数据多方法分析比单个站点分析对震前磁异常识别可信度高,这为未来多学科、多方法的地震预测综合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