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喀拉海西南部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分布E.C.IIIeЛexоBa等喀拉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研究得很差。仅报道过粘土矿物的分布,及查明了喀拉海西北部圣·阿纳海沟深海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Andrew等,1974)。本文的目的是查明喀拉海西南部表...  相似文献   

2.
对山东半岛沿岸7个泻湖的表层沉积物中的细颗粒成分中的粘土矿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描述了矿物特征,发现粘土矿物的百分含量判别很大,其中蒙皂石的含量在地域上由西向东规则递减。泻湖与海水的交换状况对粘土组分有相当的影响,不久前封闭的泻湖的粘土矿物成分与未封闭的泻湖不同,显示了物源、物源成分的搬运距离及水体交换等因素的明显影响,表明了泻湖沉积物与环境动力及物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李国刚 《海洋学报》1990,12(4):470-479
本文使用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了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陆架、冲绳海槽、南海北部陆架及北部湾7个海域中的表层沉积物样品300余个.完成了中国近海粘土矿物分布图,给出了粘土矿物在各个海区中的平均值.从粘土矿物的组成分布规律来看,中国近海粘土矿物的分布格局不仅证明了它与前人所述的成因环境及物质来源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发现残留沉积区域内,粘土矿组物合往往以绿泥石、伊利石含量较高而高岭石、蒙皂石含量较低为其显著特征.这意味着,海洋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不仅能反映其陆上成因环境及其入海后的搬运途径,而且还能指示残留沉积形成时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4.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良彪 《海洋学报》1984,6(2):272-276
对渤海30多个表层样作了粘土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粘土矿物是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伊利石为优势矿物,平均含量为60%;次之为高岭石,平均18%;绿泥石与蒙脱石为次要矿物,平均都在10%左右.渤海粘土矿物在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图式受物源控制,其中黄河的入海泥沙影响最大.海区的水动力特征与地球化学环境(如盐度)也是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粘土矿物的分布与组合特征,可将渤海划分为两个矿物省:辽东湾矿物省与渤海湾-莱洲湾矿物省,而这后一个矿物省明显地反映了黄河泥沙入海后的运移、扩散与沉淀的特征,这对渤海沉积物来源的研究以及了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与对它的开发利用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海洋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表明,海洋沉积物中占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气候演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海洋没积岩心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特征的变化受古气候的控制和影响,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变化,记录了区域古气候演化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肮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口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导春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一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批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和蔼的改造。粘土矿物总  相似文献   

7.
南海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南海12个海底表层沉积物和20个悬浮物样品中粘土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矿物以及蒙皂石;悬浮物粘土矿物是以绿泥石为主,其次为高岭石、蒙皂石、伊利石以及伊/蒙间层矿物。(2)粘土矿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主要受气候条件、物质来源、水动力条件及相互间稀释作用的制约。伊利石的含量随离岸距离和水深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高岭石则在近岸区特别是河口区富集;绿泥石在西部沿岸海区的含量较低,在东部岛弧和北部台湾岛附近海区的含量较高;蒙皂石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在东部火山岛弧附近海区含量较高。(3)粘土沉积物的来源以河流输入为主,海洋自生和风尘搬运对该区的沉积影响不大。(4)深海悬浮物粘土矿物的组成变化能够很好地指示短尺度气候环境的变迁,伊利石的结晶程度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反映灵敏,其随所处环境的压力增大而变差。  相似文献   

8.
南海沉积岩芯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海中部5个沉积岩芯的粘土矿物做了定性分析和半定量估算。提出南海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为陆架浅海型与大洋型间的过渡型,这一特征表明,南海沉积物以多源性为特征。研究指出,南海沉积岩芯中粘土矿物含量高低呈现出周期性的旋回变化,并且有可对比性,控制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沉积过程中古气候冷暖的周期性旋回变化及其所影响的沉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海洋沉积粘土矿物与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的信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 ,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驱动因子作用有关 ,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环流强度的控制 ,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因此 ,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源区气候冷、暖周期性旋回 ,记录了搬运、再沉积和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 ,为古环境再造、古季风变迁以及海陆对比提供了有力证据 ,同时也为洋盆及其边缘海形成、地球演化及重建中生代以来…  相似文献   

10.
唐锦龙 《海洋通报》1993,12(6):63-70
西洋岛海域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伊利石的百分丰度为最高,绿泥石含量居第二,高岭石仅高于百分含量最低的蒙脱石。探讨了物质来源及泥沙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特征,于2009年在该区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25个,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粘土矿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范围分别为:高岭石(33%-47%,平均值为42%),伊利石(27%-43%,平均值为34%),绿泥石(20%-29%,平均值为24%),蒙脱石(0%-3%,平均值为1%).在显著水平为0.01时,伊利石与高岭石、绿泥石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伊利石与高岭石的相关系数为-0.825,伊利石与绿泥石的相关系数为-0.611.通过对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含量分布的分析及与中国近海的粘土矿物含量分布对比,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粘土矿物的含量分布受物质来源、地形条件、介质环境、粘土矿物自身颗粒大小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对于黄河和长江,闽江表层沉积物中具有较高的高岭石含量,较低的伊利石含量,与珠江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类似,这反映出气候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深海沉积物岩心中保存的风成尘埃提供了以往大气循环和大陆古气候的有价值指标.早期深海表层沉积物研究利用粘土和石英成分及岩石学特征的变化来推断物质来源和搬运机制.Biscaye(1965)和Zimmerman(1975)研究了大西洋粘土矿物.结果表明流水动力是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最重要的搬运机制。相反,  相似文献   

13.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示踪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存在沉积物(岩)中的环境和物源信息,可以用多种元素地球化学方法进行释读,如研究元素的组成、相对含量和元素分布,元素间的比值关系,元素的组合、多元图解和配分模式以及研究元素与同位素关系等。充分研究元素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行为,其多种指标可作为古环境的替代性指标,在示踪古气候、沉积物来源、沉积环境和古海洋学事件等领域显示出有效的指示作用。冲绳海槽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冲绳海槽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是紧密对应的,由化学组分判识的物源在该区有陆源、生物源、火山热液源和自生源,第四纪以来冲绳海槽的沉积环境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化,是火山活动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4.
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南通近海137个表层沉积物0.002 mm的粘土组分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分布规律以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相对百分含量最高(70.6%~80.3%,平均值为75.0%),高岭石(9.8%~14.9%,平均值为12.4%)和绿泥石(8.1%~12.4%,平均值为10.3%)次之,蒙脱石含量最低(0~4.0%,平均值为2.3%);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以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通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为陆源成因,春夏季(5~9月)东北向扩展的长江冲淡水为研究区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及济州岛西南海域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测区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并以粘土矿物含量变化为主要依据,将测区分为两个组合区,探讨了影响粘土矿物区域变化的因素及物质来源。图6,照片2,表1,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6.
根据7个岩芯粘土矿物的研究,马里亚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是蒙皂石,其次是少量FeMg绿泥石和伊利石.蒙皂石和FeMg绿泥石主要是海底基性火山物质蚀变形成的自生矿物,伊利石主要是来自海槽北面和西北面陆上岩石的风化产物.蒙皂石由海槽北部向南部呈增加趋势,而伊利石则呈减少趋势.此外,在距今大约45ka~10ka形成的地层中蒙皂石呈减少趋势,伊利石则呈增加趋势.上述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主要与物质来源、火山活动、海底浊流以及古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南海北部ODP 1148站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地球化学以及孢粉学数据反映了沉积物物源及其变化的信息。在23Ma之前,沉积物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平均含量可达80%,而且具较高的H。Nd/144Nd比值(平均值0.512095),反映了1148站沉积物23Ma以前可能主要来源于华南陆缘中生代火成岩;而在23~15.5Ma,沉积物中蒙脱石含量(54.1%)明显降低,而且23Ma以后143 Nd/144 Nd值也大幅减小(平均值0.512002),暗示了1148站物源区远离陆缘向陆内的扩展。ODP1148站23Ma前沉积物同华南陆缘火山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以及Nd同位素比值均具较好的对比性,说明ODP1148站物源与华南沿海地区存在密切联系,沉积物中渐新世孢粉组合以及古海洋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该结论。  相似文献   

18.
南投长城湾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有绿泥石、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等,其含量与我国近海粘土矿物的含量相差较大。文章还讨论了该区粘土矿物的形成条件及来源。  相似文献   

19.
厦门港湾粘土矿物的含量变化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土矿物是海洋沉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粘土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和成因等,能为阐明海洋沉积作用、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1981—1982年间,在厦门港湾环境综合调查时,我们对24°20′—40′N,117°50′-118°15′E内厦门港湾的65个站表层沉积物样品和23个站位的悬浮体样品(图1),进行了X—衍射,差热、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等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微、小型藻类的丰度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海水中浮游藻类的年平均丰度为120×104个/m3;沉积物中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为216×104个/cm2;潮间带中微、小型藻类年平均丰度为196603个/g或17793个/cm2。海水中微、小型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秋季高于春季高于冬季;潮间带以个/cm2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夏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这与大型海藻丰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以个/g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高于夏季,这与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南麂海域微、小型藻类丰度与盐度、溶解氧浓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N、P、Si)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