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的有些设计人员对多层砖房的抗震设防重视不够,超越规范的使用范围等问题,结合设计实践,对Ⅵ度区多层砖房的有关抗震设防问题作了探讨,并对如何加强Ⅵ度区的抗震设防问题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西安音乐学院演艺中心工程25.7m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的设计方法,在8度抗震设防大跨结构中应采用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混合配筋方式,能较好地满足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现行规范中没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专门条款及构造措施,而仅仅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抗震设计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在抗震区使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保证构件截面延性很重要,同时应注意控制预应力度和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  相似文献   

3.
乌兹别克斯坦某银行大厦,结构高度147.1 m, 9度抗震设防,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和组合减震技术。详细论述了该工程的体系选择、抗震和减震设计中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9度区超高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时,纯抗震体系无法满足水平位移限值以及构件承载力控制要求,为此采取了组合减震技术,即悬臂桁架黏滞阻尼器减震与金属连梁阻尼器减震措施,分别解决不同地震水平下的整体结构和构件设计问题,通过计算明确了减震措施所能达到的效果。另外,对9度区超高层减震效率和减震产品吨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制定合理的性能指标,并对抗震和减震措施进行充分优化和论证,最终保证了结构在不同阶段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云南省东川市地震破坏中多层砖房的震害为例,分析计算了多层砖房的震害因子与震害程度的关联度,总结了影响多层砖房震害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诸多因素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等手段,对汶上县城区进行砂土地震液化调查分析。划分砂土液化等级,并给出汶上县城区在Ⅶ度、Ⅷ度时的砂土液化分布图,为城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油部管道局地处河北省廊坊市区。1976年以前,廊坊的基本烈度定为七度。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标定为九度。这就给石油部在这个地区所有设施的抗震设防和加固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廊坊有25.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加固。为了按规定要求完成抗震加固任务,设计人员遍访了全国高烈度区的科研设计单位,并请教了不少抗震专家,作出了石油部管道局办公大楼的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在文献[5]给出的一组代表性多层住宅砖房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基础上,对多层住宅 砖房的抗震可靠度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基于造价-期望地震损失的决策分析,求得所选8度地区的最优设防烈度,并给出了与最优设防烈度相应的多层住宅砖房的抗震可靠度指标。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震多层砖房震害与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行了震害与砖墙体强度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唐山市区,楼层平均抗震强度系数K_1大于0.25的多层砖房,一般不倒塌。文中又研究了不同烈度区砖墳体抗震强度系数的开裂临界值K_0。上述结果为多层砖房按抗裂抗倒双重没防准则进行设计提供了技术参数。文中指出K_0值亦可作为地震烈度的定量指标。文中通过对比,还反映了唐山市区的烈度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大中城市建筑物震害预测中建筑物震害类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类别建筑之间震害不应类比;场地条件差异过大震害不应类比;抗震设防差异过大震害不宜类比;建筑物震害类比的特征参数及顺序。依据上述原则给出了震害类比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并以东营市泰安路办事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类比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0.
多层砖房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对其进行震害预测尤为重要,选择合适的影响因素是震害预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基于AdaBoost算法对多层砖房震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给出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并将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结构合理性、地震峰值加速度、砖墙面积率和场地条件对多层砖房震害影响最大,因此在多层砖房震害预测中应优先考虑这4个因素,并在结构设计建造过程中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从抗震设防类别探讨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分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是进行抗震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认定面临的现有建筑的抗震安全性问题,根据不同版本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现有体育、会展、教育建筑等设计、施工时依据的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规范进行分析研究,以为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室内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深入临沂农村地区,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开展了专题调研,指出临沂市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农村民居抗震设防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太原市小店区抗震设防工作的实际,浅谈对小店区各类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抗震加固等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与成效,进一步明确区防震减灾局做好抗震设防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恒枝 《高原地震》2014,26(4):33-37
地震是群灾之首,地震灾害不可抗拒,只能防御,建设工程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是震灾预防的关键环节,规范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是社会抵御地震灾害最为有效的途径.对南华县抗震设防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抗震设防管理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5.
灰关联与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物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灰关联识别方法,解析了各震害影响因子对多层砖房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模型对震害实例样本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利用灰关联分析,可得出各因子对多层砖房抗震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有利于实际的工程抗震设计;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多层砖房的震害预测结果与震害实例的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其思路和方法可推广于其他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的震害预测。  相似文献   

16.
Ⅶ度抗震设防下牧区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抗震设防下的牧区居民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在提高能源利用率及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通过降低建筑的热能消耗来提高能源利用,存在节能效果差且单一的问题。对此,在Ⅶ度抗震设防下,采用ANSYS软件,引入Block Lanczos法对牧区居住建筑结构的模态进行分析,计算出建筑地震作用,并通过分析牧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及门窗材质来优化建筑节能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内蒙古牧区居住建筑采用改进提出的建筑节能技术,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能源,使其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按新旧规范设计的多层住宅砖房地震易损性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概率方法借助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技术和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对按现行规范设计的多层住宅砖房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并与按上一代规范设计的多层住宅砖房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1]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研究这类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未来地震的损失预测以及防震减灾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隔震技术在Ⅳ类场地应用抗震设防参数不明确问题,以天津塘沽某医院工程场地抗震设防参数确定为例,在充分考虑了工程场地的地震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层反应分析,给出了场地相关反应谱,按当前的法律法规标定场地相关反应谱给出了场地设计谱,再以场地设计谱为目标谱拟合给出了地表设计地震动时程(包括人造地震动时程和调整后天然时程),满足了隔震结构抗震设计对抗震设防要求,有利于隔震技术在Ⅳ类场地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汶川8.0级地震甘肃陇南地区建筑震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在甘肃陇南地区造成的农村房屋和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及其原因。考察发现,由于农村房屋一般未经抗震设防设计,在本次地震中即使在低烈度地区仍然震害严重;而城镇房屋震害较轻,一般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严重破坏的大多是一些施工质量差,缺乏良好的抗震概念设计以及改建时未考虑抗震设计的建筑。建筑震害调查的几个地区设防烈度均为Ⅷ度,实际烈度为Ⅵ~Ⅸ度,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屋震害情况刚好能反映这些地区房屋抵抗小震、中震及大震的能力。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设防目标。最后本文对灾后重建和抗震设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保定市区工程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采用全概率分析方法,用一维等效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区的典型土层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市区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在某些方面补充了规范的不足,使市区的抗震设防水准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