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传统二元格局的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广义宗地的概念,探讨了基于"地籍一张图"的城乡一体化、二三维一体化的地籍数据集成管理模式。根据地籍管理的日常业务,设计并实现了"地籍一张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土二调、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等任务开展,完成了多个基础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库的建设,但由于各种原因,多个部门多种地图形成的“多张图”,相对独立,不能实现统一管理,因此,数据的利用程度也不高,国土资源的全程展示难以实现,且数据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对数据进行一次大整理,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就是要通过数据的整理和转换,解决上述问题,让数据能够统一管理、充分利用。本文讲述了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并将涉及到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及能够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一张图”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已积累了大量的地籍数据,但受历史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积累的数据存在多平台、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动产登记工作启动后,需按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要求开展数据整合。分析了地籍数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权籍一张图"的建设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的数据特点,突破传统地籍数据管理的各种局限性,提出了一套城乡一体化的地籍数据管理方法.真正实现城乡地籍数据一体化管理。该方法应用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模型Geodatabase,结合地籍空间对象逻辑模型图.给出了城乡一体化地籍图形数据库组织结构设计。文中重点分析了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在宗地编号方法、宗地对象、地籍空间对象逻辑模型等异同。城乡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在设计上考虑了多类型、多比例尺图库管理问题,从数据结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具体实现农村地籍与城镇地籍数据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地籍信息以地籍调查信息为基础,结合地籍管理业务实施更新,与土地管理全过程业务关联不够紧密,信息使用效率需加强。运用数据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对地籍数据进行清理整合,在土地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下开展地籍信息系统设计,实现全业务关联的图、文、档一体化地籍信息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最新的GIS技术,探索三维地籍信息整合应用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地籍信息的管理建设中,将地籍数据的属性数据与矢量数据一体化,建立小型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为地籍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便捷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决策。本文对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且阐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选用.NET架构搭建平台,利用C/S模式实现了小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根据系统的需求与数据的特征,以ArcGIS Engine、VS2010、C#为开发工具,在ArcCatalog中建立文件地理数据库,实现了查询、统计、数据的编辑更新、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统计与输出等功能。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本系统操作简便,可满足对地籍数据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为实验区,以街坊界线图为底图,结合地形图、权属图等数据浅述了地籍区与地籍子区划分的流程,对其中的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终的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线成果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由于“房、地”实行分开登记造成的房产档案归集分散、权属不清、利用不准、错误不断等问题,需要实现“房地合一”管理,而实现“房地合一”的关键就是进行地楼房数据整理。地楼房数据整理主要对多源数据整理,包括产权数据、保障房数据、直管房数据、地籍分幅图、测绘案件数据、二调数据等,整理方法包括地籍分幅图整理、产权数据整理、房产测绘数据整理、直管房和保障房数据整理、地楼房数据关联、数据库建设等。为了提高产权落地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的质量,对地楼房数据整理成果要进行质量检查,检查方法是先进行总体检查,然后进行细节检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成为热点研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信息交换的"一张图"应用体系,以JL-DEM数据交换模型为核心,将各类国土业务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业务系统与"一张图"的数据联动,为"一张图"数据更新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作者目前所从事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相关经验,论述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面临数据不断更新的需求,并基于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城镇地籍数据更新、数据监理、数据入库模块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应用体系框架在数据更新、数据与需求一致性、数据质量保证等方面存在不少实际问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构建了完整的GIS数据应用体系框架,为GIS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更具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数据对于城镇地籍建库和数字城市等是至关重要的,把CAD数据转换成GIS数据是建立GIS数据库的一条重要而又有效的技术路线,是建立专题信息平台和"数字城市"的基石。本文基于GIS的相关学习和工作经验,论述了CAD数据和GIS数据的主要区别、转换方法以及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希望对从事相关方面学习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些通用的空间数据的数据交换格式进行了研究,并就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栅格数据中,.bmp格式的数据量最大,.jpg格式和.gif格式的数据量较小;矢量格式的数据量的大小与空间数据的属性有关,在几种常用的矢量格式中,.e00格式的数据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以境外专题地图编制任务为背景,探讨了数字地图制图中多源资料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法,主要介绍了资料的搜集、分析、底图的几何纠正和多源资料综合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是一个抽象真实世界、形成逻辑概念的过程,其结果是得到数据分类、建立数据编目的方案。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数据库建设项目,本文首先对基础地理数据类型进行了梳理,然后进行了数据资源统一规划、数据编码、数据标准的制定,接着对数据的维护、更新方案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的基础地理数据分类和编码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 ,针对两种数据不同的组织形式 ,提出了一种较为实用的实现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它包括MapInfo格式数据到标准格式数据的转换、标准格式数据到MapInfo格式数据的转换两个模块 ,在图形数据转换的基础上 ,做到了图形数据与相应属性数据的匹配  相似文献   

17.
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人们对地理空间数据迫切需求,介绍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产生的管理与技术原因及其5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地理数据模型的融合、地理要素语义的融合和地理数据投影和坐标系的统一是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集成与融合基本理论与方法。给出了实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互操作和直接数据访问方法。最后,讨论了地理要素几何位置的融合,以及通过地理要素语义融合消除地理要素数据描述和属性差异的矢量数据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数字制图中多源数据集成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多源数据的分类、分析评价和基本的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多源数据集成应用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空间数据先后经历数据生产、数据质量、数据不确定性和可用性4个研究阶段。在分析各阶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空间数据现有研究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给出未来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