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内蒙某地伟晶岩石脉产于前震旦纪桑干系片麻岩—混合岩中,分布颇广,与近东西向构造裂隙有密切关系。伟晶岩脉大小不一,宽由数厘米到数十米,长数十米到四百米以上,有的呈小岩株状和小侵入体。走向北东东为主,倾向东南和西南,前山者一般倾角不  相似文献   

2.
纤维丝状白云母发现于新疆富蕴县3号伟晶岩脉。岩脉产于海西期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岩体顶部凹陷的辉长岩一闪长岩体内。围岩发生锂白云母化、黑鳞云母化、铯黑云母化、电气石化等等。3号伟晶岩脉由岩钟和缓倾斜的脉体组成。从边部到岩钟核心可分为九个环带。各带中  相似文献   

3.
霏细岩中的富铯锂云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锂云母通常产于花岗伟晶岩或钠长花岗岩中。本文所研究的锂云母系产于霏细岩脉内,并因富含铷、铯、定名为富铯锂云母。本区霏细岩产于古老隆起的边缘,主要受北北东、北东和北北西向构造的次级断裂控制。围岩为雪峰期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混合岩以及震旦系浅变质岩.据钾-氩法测定,霏细岩脉的地质年龄为118百万年,属燕山中期晚阶段的产物。霏细岩单脉长150—2000米,宽0.5—10米,延深300米。脉体与围  相似文献   

4.
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四川牦牛平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该矿床位于攀西裂谷西缘,同位素年龄表明稀土化发育于裂谷期后阶段。矿区内碳酸岩、碱性基性伟晶岩、花岗斑岩、煌斑岩以及辉绿岩岩墙(脉)构成了与矿化有关的碳酸岩杂岩。围绕碳酸岩杂岩广泛发育着霓长岩化,蚀变作用形成的霓长岩具有显显的分带特征,由内向外可分为:钠铁闪石黑云母带、霓石霓辉石带、碎裂带。该矿床具有三种矿石类型:碱性基性伟晶岩型、岩酸岩型和细网脉裂。氟碳铈  相似文献   

5.
伟晶岩矿床在稀有金属矿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探明一个大而富的伟晶岩矿床是比较困难而复杂的。据1912年—1924年的报道,加拿大曼尼托巴的坦科伟晶岩矿床的小伟晶岩脉产于乌河绿岩带内(后来测定其同位素年龄为27—30亿年)。伟晶岩脉内含浸染状的锡石,特别是在缓倾脉的背斜转折地段含锡石更高。1929年末为评价地表的这些小伟晶岩脉的含锡性进行钻探时,发现了在地表下75米处的主伟晶岩脉,其为向北缓倾的脉体,倾角小于20°,脉长1.44公里,脉宽0.82公里,最厚处超过100米。同位素年龄为26亿年。1930年因含锡性差而  相似文献   

6.
陕西陈家庄铀矿床是我国北秦岭商州—丹凤伟晶岩型铀矿集区中一个重要的矿床,铀矿体均产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周边花岗伟晶岩脉与围岩(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本文对矿区花岗岩体、花岗伟晶岩脉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而对其成因、成岩构造环境和铀矿化机理进行了探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和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46±3) Ma、(419±2) Ma、(417±3) Ma、(414±4) Ma和(416±3) Ma。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具有Ⅰ型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特征,源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块体碰撞构造环境;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也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但源区深度略浅,形成于碰撞后的减压环境。花岗伟晶岩脉与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近于同时形成,且具有亲缘性。铀矿物及富铀黑云母均产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对比研究揭示,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和铀赋存状况的差异由同化混染作用程度高低所致。在花岗伟晶岩脉与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的部位形成的二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仅具有弱的铀富集,同化混染作用较强的部位所形成的富石英、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则高度富集铀且构成铀矿体。综合研究表明,花岗伟晶岩脉成岩期后的同化混染作用是铀富集成矿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冯国桢 《地质科学》1960,3(5):259-259
最近我們在閩北南平县大历口王源村周围找到数处蛇紋岩体。在0.4平方里的范围內共发現三处,长度分别为200米,200米,500米;寬为100米;150米;200米。本区蛇紋岩显深黑綠色,偏光鏡下鑑定結果,纤維蛇紋石及叶蛇紋石占90%以上,具网状結构,网脉由蛇紋石和粉末状磁铁矿組成,网脉間分布着蛇紋石之隐晶貭变种--胶蛇紋石。40个样品化驗結果,MgO一般占38-42%。另外从有关单位踏勘資料証明,建阳县崇雒北历村附近也有超基性岩体,并驗証了該地航测磁异常系因此而成。經福建省地貭局实驗室鑑定为蛇紋岩。浦城县九牧西瓜坪也发現輝石橄欖岩,它們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前震旦紀片岩系中。  相似文献   

8.
通过甲基卡花岗岩体及伟晶岩脉实测剖面,研究其岩石学特征,分析其其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以中-细粒结构为主,可见白云母、黑云母等矿物。组成伟晶岩脉的长石、石英等矿物普遍较粗大,岩脉中可见锂辉石矿物。由于岩石中普遍可见富铝矿物白云母,因此推测岩体可能来源于地壳物质。花岗质岩浆形成后发生了液态不混溶作用,分离出伟晶岩熔体并交代围岩使稀有金属元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作者对於北戴河海滨地质初步观察之报告提要原稿约四千余言: 本区位於北纬39°49′东经119°30′,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东莲蓬山,海拔约120公尺。地形属於老年期,残丘低缓,岩层皆风化极深。本区出露之岩层,根据其岩性,构造及生成时代等,可划分为下列四带: (Ⅰ)变质岩带:本带岩石以结晶片岩、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及伟晶岩脉为主;前二类多出露於东莲蓬山一带。后二类在全区分布最广。作者用肉眼看到之片麻岩类计有辉石岩或角闪石岩及角闪片麻岩等,结晶片岩类计有柘榴子石云母片岩、黑云母片岩、绿簾石云母片岩及绿泥石云母片岩等,片麻花岗岩类含有各种片麻状花岗岩,长英岩及纹象花岗岩等,伟晶岩脉类含有磁铁矿伟晶岩脉,电气石伟晶岩脉,柘榴子石伟晶岩脉及云母伟晶岩脉等。其接触关系为:片麻岩类及结晶片岩类包围於片麻花岗岩类之内,而后者又为晚期之伟晶岩脉类穿插侵入。以岩性而论,或与东北之辽东系或山东之泰山系相当。作者任刘庄之南北曾见到辉长岩类露头两块,因其兴围岩之接触关系极不明显,仍暂划归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10.
一、矿区的地质特征 賦存伟晶岩的是一个花崗岩岩基。組成花崗岩岩基的主体是中粒黑云母花崗岩,花崗岩东部侵入有鈉长石化的中粒二云母花崗岩岩株。此外,矿区內还分布有細粒黑云母  相似文献   

11.
根据辽宁省內已勘探的几个小型矽卡岩矿床的資料,这类矿床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矿床賦存于震旦紀前——寒武紀灰岩与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的接触部。岩性为中一酸性的閃长岩、花崗閃长岩,花崗岩之类的岩石。岩相变化甚大,且有极为发育的酸性岩脉沿一定方向侵入。 (2)矿床沿接触带发育,形成由矿体及矽卡岩构成的矿带。矿体常在距接触綫的一定范围內、(300~500米)出露。矿带延长常自500米~几千米。其突出的特点是深度甚大,常为300~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伟晶岩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钟燕 《矿床地质》1998,17(Z3):557-560
通过对滇西伟晶岩矿床实例探讨伟晶岩矿床成因。伟晶岩矿床成因有两派主要假说,残余岩浆说和残余岩浆一气水溶液说。争论聚焦在引起伟晶岩广泛蚀变矿化的气水溶液来自何处以及它们进入伟晶岩的方式。滇西龙陵花岗岩岩基伴有多处伟晶岩脉群。黄连沟地区的岩脉结晶分带很差,气液交代现象广泛强烈。在小田坝,同组伟晶岩脉的结晶分带程度差别很大,反映在岩脉固结前从岩基深处得到挥发组分补充程度不同。在茅草寨,结晶分带很好,微弱的交代现象只发生在邻近石英核的微斜长石中。岩浆逐步冷却结晶,较早形成的矿物不含水或含水较少,水在岩浆中越来越多,岩浆为水饱和。这种现象不时发生。过饱和水常常形成微小的气泡向压力较小的部位浮动,进入未结晶的伟晶岩,也会沿着岩基和岩脉中的晶隙通道,进入已固结的伟晶岩中,引起蚀变矿化。气水溶液进入伟晶岩的时间和数量往往很不相同,结果伟晶岩的特征也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3.
锡钨多金属矿化多与Li-F碱长花岗岩有关,其岩浆演化晚期常发生较大规模的液态分异作用。广西栗木锡钨铌钽矿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包括肉红色中粒碱长花岗岩以及顶部的白色细粒碱长花岗岩。矿化产于碱长花岗岩顶部附近,主要矿化类型包括花岗岩型钨锡铌钽矿化、似伟晶岩型钨矿化、长石石英脉型钨矿化和石英脉型钨锡矿化。碱长花岗岩中存在大量岩浆液态不混溶现象,包括矿囊、似伟晶岩和细晶岩等。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贯穿于栗木碱长花岗岩分异演化的全过程,矿囊代表岩体中富含钨锡和挥发份的岩浆,岩体顶部的似伟晶岩和细晶岩是碱长花岗岩岩浆分异的结果。在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过程中,W、Sn、Nb、Ta等成矿元素以及挥发份不断富集,形成岩浆岩型、长英质脉型以及石英脉型矿化。不同类型的矿化对应岩浆液态不混溶作用的不同阶段,由此建立了栗木矿床岩浆液态不混溶的成矿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一、地质概况 玲珑金矿田在区域构造上为鲁东地盾的西缘,沂沭断裂带的东侧,掖县——栖霞复背斜的北翼。 矿田内古老变质岩系的胶东群地层多呈残留体的形式存在于混合花岗岩体中,仅在矿田的东部有大面积出露。玲珑花岗岩分布广泛,郭家岭花岗岩在矿田的西北部零星出露。矿田内岩脉发育,主要有闪长(玢)岩脉,煌斑岩脉,伟晶岩脉,细晶岩脉,石英脉等。  相似文献   

15.
在本刊1959年第12期上登載了“云南某地基性岩岩石学上的一些問題”一文,本文将继續扼要地論述此种与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銅鎳矿床。一、地质概述硫化銅鎳矿床与該区的第二期基性岩侵入体有密切关系。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硫化銅鎳矿矿化現象有三种类型:(Ⅰ)浸染状;(Ⅱ)純硫化物脉;(Ⅲ)綠泥石硫化物脉。按矿化规模及工业价值而言,第一、二类型較重要。 1.浸染状硫化矿的矿化現象前文已述及該区第二期基性岩体分异良好,自岩体的底部至上部可分为四个岩相带:(1)輝綠岩,(2)橄欖苏长輝长岩,(3)苏长輝长岩,(4)閃长岩。  相似文献   

16.
<正>沙麦钨矿床位于内蒙古东乌旗沙麦苏木,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兴蒙造山带中段。矿区已探明350条含钨矿脉,其中76条已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胡朋,2005)。矿区地层主要出露泥盆统安格尔音乌拉组浅变质岩和中下侏罗统马尼特庙群火山沉积岩。矿区大面积出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还可见伟晶岩、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斑岩等呈岩墙或岩脉侵位其中。矿区矿化类型主要为伟晶岩型和云英岩型两种,伟晶岩型矿石品位较高于云英岩型矿石。伟晶岩型矿石成分主要有黑钨矿、石英和白云母,伴生有萤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资峪沟伟晶岩脉主要产出于丹凤岩群中,产状受区域构造控制。经综合评价,圈定出14条含铷伟晶岩脉体,同一脉体在粒度、矿物含量和矿物组合等方面均存在变化。据石榴子石含量,将其划分为微斜长石伟晶岩和富石榴子石微斜长石伟晶岩两种类型,前者Rb含量较高,后者Rb含量相对较低。石榴子石、原生微斜长石作为标型矿物,可综合判断伟晶岩Rb含量。资峪沟伟晶岩铷矿化与Li,Be,Nb,Ta等潜在成矿金属元素矿化无明显联系,石榴子石与富集稀有金属元素的副矿物关系密切,常伴生出现。石榴子石含量越高,伟晶岩往往越富集Zr,Nb,Y等元素。  相似文献   

18.
锂- 铍等稀有金属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早已将其列为禁止出口矿产名录,其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中国锂- 铍矿产资源丰富,成矿背景优越,但地表第四纪覆盖严重,且分布不均。近年甜水海- 松潘- 甘孜造山带花岗伟晶岩型锂矿资源逐步被勘探发现,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川西石渠县扎乌龙锂矿作为该造山带中部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点,厘清该矿床锂资源聚集主控因素及其稀有金属富集规律将为甜水海- 松潘- 甘孜造山带下一步战略找矿行动提供指导和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对扎乌龙地区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脉、白云母钠长伟晶岩脉、电气石钠长石伟晶岩脉、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体以及岩体边部的含电气石细晶岩、十字石黑云母片岩等进行系统采样分析,利用LA- ICP- MS独居石U- Th- Pb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扎乌龙卡吉亚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3~211 Ma,含电气石细晶岩约形成于210 Ma,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约形成于210~200 Ma,富锂伟晶岩可能在205 Ma集中产出。结合前人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扎乌龙矿区由二云母花岗岩、电气石细晶岩到白云母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形成时代逐步年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紹的金云母矿区处于某古陆边緣、复褶曲构造区的桑干片麻岩中。桑干片麻岩,在本区自下而上为輝石片麻岩組和柘榴子石片麻岩组。前者包括: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片麻状混合岩和石墨片岩;后者包括:斑花大理岩、普通透輝石岩夹层或扁豆体,金云母矿床就产在这个层位中。区內构造,总的看是一个大的、向北北东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关根良弘  燕青 《地质科学》1960,3(3):147-147
日本已查明了許多放射陸矿物产地。对花崗岩地带伟晶岩中含鈾、钍及其他稀士矿物的情况已作了詳細的調查。在北上山地,阿武隈山地中部附近地方以及北部沿瀨戶內海一带及九州北部分布的花崗伟晶岩中都有蘊藏,特别是福島县石川地方大面积的伟晶岩中則更丰富。这种伟晶岩是花崗岩在地壳深处凝固时,其中含有較多水分等揮发物的部分就聚集了稀有元素。这一点可以从花崗岩的残余岩浆的痕迹得到証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