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張人鑑 《地质论评》1937,2(5):449-452
河南中部,黄河以南,產煤區域,雖有十餘縣之多,然所產者多屬無烟煤,而產烟煤區域,則僅禹縣,宜陽,臨汝,賓豐,魯山等縣而已。禹縣煤田,近為國人所注意,宜陽煤田,亦有修築支路積極開發之說,惟臨汝烟煤區,尚未有注意及之者,蓋因河南省境內,產煤之地甚多,而臨汝煤區,距鐵路較遠,運輸稍  相似文献   

2.
赣西北二叠纪煤系地质特征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承煌 《江西地质》1998,12(4):267-272
赣西北地区下二叠统王家铺煤组和上二叠统乐平煤组,形成于陆缘海的湖泊沼泽环境。王家铺煤组属构造中等、煤层极不稳定型,煤质为高硫、低灰份之烟煤;乐平煤组是构造中等、煤层较稳定型,煤质为高硫、高灰份之无烟煤。聚煤作用与原始成煤盆地地形、下伏成因相及成煤后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曾鼎乾 《地质论评》1940,5(5):415-422
導言昆明附近地層除下寨武紀頁岩、二叠紀火山岩流外,分佈最廣(?)厥爲石炭二叠紀之石灰岩。民國十二年朱庭祜調查昆明附近地質,曾分石灰岩爲西山層(上石炭紀或下二叠紀)、老煤山層(石炭紀)及明朗層(石炭紀下部)。二十八年土鸿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妥坝煤田内沉积剖面的系统研究分析,对妥坝煤田的沉积相进行总结,判断煤田的沉积环境,恢复了妥坝煤田二叠世构造一岩相古地理格局。在认真研究妥坝煤田控煤因素,特别是控煤沉积环境及控煤构造样式基础上,研究后期地质事件所诱发的主要构造活动对煤层的影响,剖析了该煤田的主要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5.
选择代表性煤田,依次探讨了南部非洲国家(南非、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斯威士兰、赞比亚)含煤地层、煤质及其影响控制因素。煤层形成于两个时期:早二叠世(阿尔丁斯克期(Artinskian)-空谷尔期(Kungurian))和晚二叠世(乌非姆期(Ufimian)-喀山期(Kazanian))。煤层与陆相碎屑沉积层序相关,绝大部分为卡鲁超群二叠系泥质岩和砂岩。早二叠世煤层常赋存于砂岩中,晚二叠世煤层与泥岩互层产出。含煤地层产出于不同的构造沉积盆地,如前陆盆地、克拉通内裂谷以及克拉通间地堑和半地堑环境。含煤层系的沉积环境主要为三角洲相和河流相,少量为滨海相与湖泊相。煤质为高挥发份烟煤至无烟煤,惰质组含量相对较高,灰份含量中到高。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煤炭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怀雪  谢礼国 《安徽地质》2002,12(2):120-123
安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淮南煤田和淮北煤田,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其次分布在沿江江南一带的皖南煤田,为扬子型晚二叠世龙潭组、早二叠世梁山组及早侏罗世磨山组含煤地层.以安徽省最新矿产储量简表(能源矿产煤、石煤)和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为依据,对全省煤炭资源已发现的资源量、现保有资源量及远景预测资源量作了全面论述.在清理煤炭资源数量的同时,提出了我国现行的煤炭资源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煤炭工业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平顶山煤田位于淮陽地盾北緣。煤田类型为地台边緣凹地型,地層系統基本上与華北各地相同,区內构造由兩向斜及一背斜所組成。总面積約330平方公里,含煤42層,震旦紀、寒武紀等古老地層在礦区南部,九里山、土牛山一带有其分布。煤系地層大部分为第四紀地层所掩盖,出露稀少。礦区北部有二迭紀平頂山砂岩及三迭紀石千峯統紅砂岩露出,構成高山,拔海400—500余公尺.地形陡峻、南沿山坡,切割溝谷甚多,具有泉水及季節性地表水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論述之地区属地台凹陷沉积区,是两个相邻含煤盆地。其基底为片麻岩,硅貭灰岩,海相石灰岩,出露于煤田边緣。区內除石炭紀、二迭紀之含煤地层外,尚有二迭、三迭紀之陆相地层,侏罗紀含煤地层,第三、第四紀地层和近代沉积。石炭、二迭紀含煤地层主  相似文献   

9.
何春荪 《地质论评》1946,11(Z2):271-298
甘肃煤田之分布,曾经孙健初氏于‘西北煤田纪要’(参阅地质论评第四卷第一期)一文中叙述甚详。该文对甘省各煤田之位置,煤质,煤量等记述颇为详尽;可供有关各方作为搜寻  相似文献   

10.
由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97队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合著的《闽西南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及植物群》一书,已于近期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天湖山矿区童子岩组地层为例,详细叙述了闽西南早二叠世晚期含煤地层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对该地层的地质时代,古  相似文献   

11.
路兆洽  白家駒 《地质论评》1940,5(3):237-242
雲縣褐炭係羅爲垣所發现,並测製鑛區圖,呈領探鑛欐。其後滇緬鉄路工程處亦注意及之。民國二十八年冬,西南聯合大學張印堂教授會一至其地。據前人之觀察,均認爲烟煤,且於煤田之價值,颇表樂觀,滇緬路線煙煤不豊,雲縣煤田,實  相似文献   

12.
华北燕山南麓晚古生代煤系中火山碎屑岩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北北部燕山南麓晚古生代煤田包括三河煤产地、蓟玉煤田、新军屯煤产地、开平煤产地等。这些煤田的含煤地层均为第四系覆盖,地表无基岩出露。我们对蓟玉煤田下仓勘探区、北潭勘探区、新军屯煤产地东欢坨勘探区做了大量的钻孔岩心岩矿鉴定工作,并对开平煤产地的岳胥勘探区部分钻孔岩心、三河煤矿零散岩样也做了岩矿鉴定。由此发现,该区上石炭统赵各庄组及下二叠统大苗庄组均属于喷发-沉积相,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   

13.
鸡西煤田煤的变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列克  金伟 《地球科学》1996,21(6):641-644
鸡西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类比较齐全,针对鸡西煤田煤的变质作用复杂,各种变质作用叠架的特点,从煤岩学,煤化学及岩石等几方面着重分析了煤的深成变质和区域岩浆热变质的特点,并进一步明确了深成变质作用奠定了鸡西煤田煤变质的基础,而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是形成中变质程度烟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广西境内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以海相成煤为主,早侏罗世、古近纪、新近纪为陆相成煤。煤多属高灰、中-高硫、低热值的“二高一低”煤,已查明的资源总量21.36亿t,保有量18.56亿t。以古近纪-新近纪的煤田最多.其次为晚二叠世煤田。煤类以褐煤、贫煤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百色-南丹以东、钦州-来宾-柳城-融水以西的区域内。在168个探(矿)区中,仅38%达到勘探程度。根据资源条件及勘查程度,指出在老矿区(井)的外围和深部(如红山矿区西南部、中北部深部、罗城煤田深部、宜山煤田中部、扶绥煤田中段北部、百色煤田中东部)、桂西地区(如凤山-大化、隆林-乐业相对隆起区域、大新古隆起周边)、桂东南和桂南地区(如大洲盆地、钦灵盆地、江平盆地、十万大山盆地)等处有找煤前景,并预测了勘查潜力。  相似文献   

15.
豫西禹县煤田位于华北地台南部、秦岭构造带的北侧,是华北晚古生代聚煤盆地南带中的重要煤田之一。南带是从豫西至皖北呈东西向延展的条带,晚古生代煤系的聚煤条件和特征兼有华北和华南的特点,表现为连续沉积的含煤地层时代延续长,煤系厚度大,含煤层位多,海相和半咸水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都很丰富。含煤地层包括晚石炭世太原组、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与华北面貌一致,而早二叠世晚期到晚二叠世早期的上、下石盒子组也含可采煤层则与华南情况相当,成煤植物亦属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的华夏植物群。因此豫西——皖北一带的晚古生代含煤沉积素有“北型南相”煤系之称,早在1964年北京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师生在煤炭部125、126队的支持下,实测过大风口剖面并进行生物地层划分  相似文献   

16.
<正>据对3 587件样品的分析数据统计,我国主要矿区煤中锗的质量分数处于bdl~5 g/g,储量均值为2.52μg/g。总结我国煤中锗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就地区而言,我国高锗煤主要分布在内蒙的胜利煤田和伊敏煤田以及云南的临沧煤田;就是时代而言,古近纪—新近纪煤中锗质量分数最高,但主要是因为临沧高锗煤田的影响,晚二叠煤次之,为2.93μg/g;就聚煤区而言,受临沧高锗煤田的影响,滇藏地区最  相似文献   

17.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程度与远离长江的宣泾煤田的变质程度差异较大,前者绝大部分为高变质的无烟煤,而后者则为烟煤。这种现象明显地受长江剪切地带的控制,是一多种因素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8.
烟煤粘结指数是反映烟煤粘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确定煤的工业牌号,并大致确定煤的主要用途,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用少量煤样就可迅速测出粘结指数。本文介绍了测定粘结指数的原理、方法及意义,评述了该法在测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以及粘结指数和其它粘结性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赵兆峰 《探矿工程》1985,(1):37-38,23
我队煤田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属于远景普查综合找矿。该区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度约120—180米,含煤18层。  相似文献   

20.
伊敏五牧场区煤质特征及变质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冰冰  池海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34-36,86
伊敏五牧场区存在着从褐煤到贫煤完整的变质系列,其主要煤变质类型为接触变质.在本区煤系地层底部有一酸性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是引起本区煤变质的直接热源,它提供了褐煤向烟煤转化的热动力.本区出现的隐爆角砾岩也是受热不均匀或热叠加造成煤类复杂多变的原因.区内构造十分发育,构造条件是煤变质的又一主要因素.研究该区煤变质规律对伊敏煤田及海拉尔褐煤盆地烟煤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