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鲅鱼圈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3a的鲅鱼圈地区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2005年3~4月鲅鱼圈地区低空污染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鲅鱼圈地区低空污染气象特征。结果表明:鲅鱼圈地区各类型风速廓线出现频率比较均匀,而且由于地面粗糙度较大,因此风速廓线指数比平原地区稍大。  相似文献   

2.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空气的运动状态。因此,气象条件成为制约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的重要因子。为了分析某一地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规律,必须研究该地区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虽然国内外已进行过许多污染气象的观测研究,但由于受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已有资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研究的需要。因此,通过低空探测来研究葫芦岛地区的污染气象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料来源我们于1998年2月20日至3月1日在葫芦岛市环保局大楼顶上进行了低空气象观测。观测内容:设1个低空探测点,施放小球测量大气边界层…  相似文献   

3.
根据 2 0 0 4- 0 4- 0 2— 2 3在蒲城电厂建设区取得的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资料 ,对建设区地面风场、低空风场、低空温度场和大气稳定度作了分析。得出建设区地面主导风向为南西南( SSW)风 ,日平均风速相对较大 ,1 4时最大为 3 .2 m / s。在 2 5~ 1 5 0 0 m高度之间 ,最多风向和次多风向均以偏西风为主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较大 ,并呈指数增长。夜间接地逆温非常频繁 ,频率高达 78.8% ,平均强度达 2 .5 7o C/ hm,在 2 0时左右开始形成 ,次日上午 1 1时消退 ,逆温平均厚度在 2 0 0 m以下。低空逆温也表现为夜间出现频繁 ,频率 64.0 % ,白天为 3 6.2 % ,平均强度 1 .60o C/ hm,从 1 7时前后开始逐渐增多 ,0 8时前后最频繁 ,1 1时前后开始快速减少 ,1 4时前后为最少 ,逆温顶高在 60 0 m以下。稳定类天气出现最多 ,混合层平均厚度在 1 2 0 0 m以上 ;不稳定类次之 ,混合层平均厚度仅 1 72 .3 m。总之 ,观测期间建设区白天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夜间 3 0 0 m以下不利于污染物向上扩散 ,60 0 m以上扩散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4.
包头地区地面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配合包头地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选取包头市5年(1999-2003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对该地的地面污染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地区的地面污染气象特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东部地区的污染气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庄川 《气象》1995,21(1):28-31
  相似文献   

6.
北海某工程项目建设区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5年8月14日至28日在北海某工程项目建设区观测所取得的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资料,并利用北海市气象站近年的相关气象资料,对建设区地面风场、低空风场、低空温度场、混合层特征、大气稳定度分布、各风向风速下的稳定度联合频率等作了分析,得出建设区的污染气象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1971—2015年大连地区低风速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青林  王丽娜  徐梅  牛桂萍 《气象》2017,43(12):1578-1583
利用1971—2015年大连地区7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统计低风速条件下的累积频率、日变化、月变化和持续性等特征,分析低风速频率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大连地区低风速频率较低,平均约20%,地区间差异显著,近海区域长海站最低,为8%,内陆的普兰店地区较高,达32%。(2)近45年,低风速频率呈增加趋势,大连、长海和普兰店站增加趋势显著,特别是近10年增幅更大。(3)大连站低风速频率具有显著的日变化,主要表现为白天偏低、中午时段最低,夜间高,半夜达到最高。(4)3—7月,大连地区低风速频率低;9月至次年2月较高,最大值出现在9月。(5)低风速持续时间长海站最长,持续10 h以上低风速频率达到27%,持续20 h以上接近9%,大连站低风速持续时长最短,持续4 h以下的占85%。  相似文献   

8.
黑河市是新兴的边境城市。为了合理布局城市的工业、商业的居民区,对黑河市的污染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可靠的结果。这些结果供市政部门参考,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就可设法避免未来环境的污染,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5年8月14日至28日在北海某工程项目建设区观测所取得的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资料,并利用北海市气象站近年的相关气象资料,对建设区地面风场、低空风场、低空温度场、混合层特征、大气稳定度分布、各风向风速下的稳定度联合频率等作了分析,得出建设区的污染气象特征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英 《辽宁气象》2002,(3):23-24
应用2种大气扩散模式分别模拟计算了1997年冬季和春季葫芦岛地区不同条件下的SO2日均浓度,并与实际监测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大气扩散实用模式,其相关系数和符合指数均比一般的高斯模式大,而且非系统均方差也比高斯模式小。  相似文献   

11.
关中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资料、PM2.5质量浓度资料及HYSPLIT-4模式,对2016年12月31日—2017年1月6日陕西关中盆地一次霾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500hPa纬向平直气流、地面东高西低的典型环流形势下,稳定的大气层结和边界层逆温强烈抑制了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边界层风场存在500m之下的偏南风、500~1 000m偏北风和1~1.5km的纬向小风速区的三层结构特征,弱偏南风的水汽输送、弱对流不稳定和中高层的弱纬向风的阻挡,使得污染物在边界层内充分混合并堆积。污染物质量浓度与低层风关系密切,当低层为弱偏南风时,相对湿度逐渐上升,PM2.5质量浓度升高;反之,当气流转为偏北风时,相对湿度明显下降,PM2.5质量浓度降低。输送至西安的气团路径共有西北、偏南及本地路径三类,西北气流携带的大颗粒污染物、偏南气流的增湿效应及污染物的输送和本地污染源的叠加,共同造成了盆地的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其中直行偏南路径占比最高为38%,本地路径次之,占比25%。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水县1993~1998年地面气象要素值以及1998年2月11日~3月10日的低空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了白水电厂的污染气象特征,得出白水电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复杂地形低风速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敬  蔡旭晖  康凌  张宏升  王雷 《气象科学》2011,31(4):542-547
利用13个地面站和1个100 m气象塔的全年实测资料分析湖南中北部丘陵地区中尺度范围的低风速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低风速出现频率高,小于15 m/s的风速出现频率年均达416%;(2)低风速与地形情况密切相关,区域内西部山地的低风速出现频率明显高于东部平原地区;(3)低风速的出现具有日变化特点,典型出现时间段是夜间至次日上午;(4)低风速条件下10 min平均风向多出现大角度变化的情况,60°以上的风向变化频率可达20%~30%。(5)水平风向标准差在低风速情况下明显增大,但观测仪器性能会对小风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范业军 《四川气象》2001,21(2):57-57
针对新版地面测报软件在数据采集、报表审核、年报表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何查找错误及如何解决统计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虎林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林市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和冰雹等,本文利用1956-2010年虎林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0年灾情资料,对发生在虎林的气象灾害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预防气象灾害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讨论。  相似文献   

16.
郁江南宁段致洪气象特征的分析表明,热带气旋影响左、右江流域是致洪的主要原因;洪峰出现前的第9到第5天的流域降雨量对洪水的形成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郁江南宁段致洪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郁江南宁段致洪气象特征的分析表明,热带气旋影响左,右江流域是致洪的主要原因;洪峰出现前的第9到第5天的流域降雨量对洪水的形成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团雾是严重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交管部门核定的江苏省2013年和2015年5次团雾事故数据以及公路交通气象站和常规气象站资料,从团雾发生地理环境、天气背景入手,分析了江苏省团雾能见度、相对湿度、风等要素变化特征,探讨团雾预报着眼点,为防范团雾灾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团雾可在雾、弱降水和污染的背景条件下发生。团雾形成是公路沿线能见度强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2)相对湿度92%,日气温降幅7℃,风力2 m/s,路面温度和气温温差2℃以上对团雾预报具有参考意义。团雾的能见度生消散变化与风向变化关系较为密切。(3)团雾事故多发生在能见度急剧变化期,能见度急剧下降和上升期间都易诱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96—2005年气象观测资料对内蒙古近10年气候及各主要城市污染气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近10年的内蒙古气候特征及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并具体分析了赤峰、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这4个东部、中部和西部代表城市的污染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20.
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表面不同季节气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极端高海拔地区获取定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于研究山地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极为重要。2005年5月1日-7月22日(春末夏初)和2007年10月2日-2008年1月19日(秋冬)在珠峰地区海拔6560m的东绒布冰川积累区进行了包括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在内的气象要素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气温和湿度与附近较低海拔定日气象站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了在极端环境下获得的气象观测资料的合理性。春末夏初月平均气温从5月的-11.3℃上升到7月的-3.4℃,秋冬季月平均气温则从10月的-11.3℃下降到次年1月的-19.0℃。在春末夏初受印度季风影响,湿度呈持续增加趋势,月平均湿度混合比从5月的1.4g/kg增加到7月的5.4g/kg;而在西风环流控制下的秋冬季湿度呈缓慢降低,月平均湿度混合比从10月的1.4g/kg降低到次年1月的0.5g/kg。春末夏初主要以阴天为主,秋冬季则是晴天占据主导地位。西风环流控制时东绒布冰川盛行西北风,风速较大,极端最大风速可达35m/s。而受印度季风影响时东绒布冰川以南风为主,风速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