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家窑膨胀岩膨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某地的膨胀岩进行了室内物理化学性质测试、常规的膨胀率与膨胀力及非常规的三向膨胀与大比例尺膨胀试验,分析结果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膨胀岩部分膨胀性指标测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按膨胀土试验规范测定膨胀岩的自由膨胀率,无荷载膨胀率,膨胀力三种膨胀性指标的适用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对测试方法中不适用于膨胀岩的步骤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使膨胀岩膨胀性指标的测定方法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3.
膨胀岩边坡工程中膨胀与流变的耦合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昆线膨胀岩的膨胀粘滞性质,提出了将膨胀问题转化为膨胀-流变问题的力学模型,继而建立膨胀和流变的耦合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由膨胀和流变共同作用生成的附加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并对挡墙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和隧道工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内外膨胀岩的一些判别与分类的准则和方法.列举了膨胀岩的野外地质特征,提出了隧道工程中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技术指标,供隧道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黄入晋工程中的膨胀岩及其工程设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晋西北引黄入晋隧洞工程区陆相沉积地层中泥质膨胀岩分布特征与工程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利用膨胀岩特有规律优化隧洞线路布设与施工的工程控制方法。这对膨胀岩区地下工程的灾害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超高膨胀力粘土岩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种超高膨胀力粘土岩的特征和胀缩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在这种粘土岩上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提出了处理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膨胀岩(土)病害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文章通过对广西军体校膨胀岩山体滑坡的整治经验进行总结,探讨其成因机理,提出对整治设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钻爆法在隧道工程中振动大的问题,引入一种新型破岩技术--高压气体膨胀破岩技术。通过在某隧道掌子面采用该技术进行现场试验,获得该技术试验时的振动速度值和试验后的破岩效果,将获得的结果与传统钻爆法得到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气体膨胀破岩技术在施工时产生的振动比钻爆法小,证明了将该技术应用在隧道工程中是可行的,解决了该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振动风险大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破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采用高宾空冷冻升华干燥法,对湖北省鄂州市太和膨胀岩和阳新膨胀岩进行了水份变化而引起的孔径分布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了不同含水状态下膨胀岩的孔径分布状况,为深入研究膨胀岩的胀缩过程及其与工程性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预计对膨胀岩的膨缩机理研究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南宁盆地第三系泥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特点,探讨了1号线穿越膨胀岩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试验项目及相关注意事项。提出了南宁轨道交通穿越膨胀岩区详细勘察中对钻孔间距及封孔要求、现场描述等内容;其中对室内试验建议补充岩石矿物的鉴定、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试验、耐崩解试验、膨胀性试验;原位试验项目建议增加地应力试验、现场基床系数K_(30)试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水平膨胀力试验项目。并针对一些特殊勘察项目,如现场测定基床系数K_(30)、热物理指标及水平膨胀力等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软岩扩容及物化膨胀联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质软岩的膨胀不仅取决于与水的物理化学作用,还与力学作用有关.软岩受力作用所产生的扩容对膨胀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称之为扩容的膨胀效应.本文在特定的实验基础上分析了力学作用所产生的不同的扩容膨胀效应,初步提出了三种模式,并对扩容膨胀效应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类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训国  杨庆 《岩土力学》2009,30(Z2):174-177
膨胀岩的判别与分级是膨胀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膨胀岩中亲水矿物成分的含量为基础控制指标,以岩块的干燥饱和吸水率、极限膨胀量、极限膨胀力为主要控制指标新的标准。并利用新的标准对文献中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建华  朱真  丰江红 《岩土工程技术》2012,(5):267-270,F0003
鉴于膨胀岩物理力学特性及其工程特性的研究,结合深基坑支护工程使用时间短的自身特点,寻找膨胀岩抗剪强度衰变期与基坑支护工程使用安全期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利用这种时差效应,为工程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设计取值方法。以南宁市昌泰东盟园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通过不同时期的勘察取样以及采取的不同试验方法分析,进一步佐证膨胀岩时效性在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矿膨胀型软岩工程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志 《地学前缘》1996,3(1):99-104
膨胀型软岩由于其性质的复杂和工程的严重危害性而成为当前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领域中最复杂的理论和工程问题之一。膨胀型软岩系指那些能与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含水量或体积发生变化的软岩。由于不同煤矿工程的膨胀型软告形成的地质时代不同,成岩胶结程度不同,成因类型和发育规律的差异,而导致其力学化学行为也有明显差异。因此所选择的支护方式也不一样。软岩工程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既要注意环境应力对岩石性质的影响,更要重视岩石在环境应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物理化学变化对岩石自身性质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华北上第三系泥灰岩和粘土岩都具有粘粒含量高及"半土半岩"的性质,具有遇水易崩解、膨胀的特性,呈弱~强膨胀潜势。以该区代表性膨胀岩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XRD)及电镜扫描(SEM)实验和能量光谱测试试验,分析膨胀岩土的造岩矿物的物质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泥灰岩含有非膨胀矿物方解石、石英、长石以及含有膨胀矿物蒙脱石、高岭土、伊利石等,矿物成分以方解石含量最高在38%~42%之间,其次为蒙脱石,含量在31%~35%之间。粘土岩同样含有以上矿物,但含量与泥灰岩有很大不同,粘土岩中蒙脱石含量35%~40%之间,而方解石的含量只有10%,远低于30%石英的含量。微观结构观察显示,泥灰岩中有少量方解石结晶体,局部富集半结晶的方解石,岩石中的粘土矿物呈层状局部褶曲,有溶蚀边,微细裂缝及孔洞少,而粘土岩中在电镜下未见方解石晶体,粘土矿物有大量褶曲,含大量微细裂缝及孔洞。  相似文献   

16.
张善凯  冷先伦  盛谦 《岩土力学》2020,41(2):561-570
为研究卢氏膨胀岩湿胀软化特性,开展了膨胀性试验和常规三轴试验。并将泡水前后的膨胀岩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和氮气吸附(NA)试验。为充分考虑膨胀岩内部颗粒之间的胶结作用和原始结构,试验样品采用原状膨胀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岩吸水膨胀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轴向膨胀率大于径向膨胀率且在1.5倍左右;随着相对含水率的增加,峰值强度呈先快速降低再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弹性模量和黏聚力呈增加趋势;在围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膨胀岩破坏形式由张拉破坏、张剪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并且膨胀岩破坏时表面裂缝增多。微观试验结果显示,泡水后膨胀岩微观结构裂隙比泡水前增多,孔隙发育明显,这是膨胀岩软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软岩膨胀崩解试验及分形机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室内崩解试验和大气条件模拟的渐进崩解试验中,通过跟踪崩解过程物碎屑的颗粒级别变化发现,软岩膨胀崩解过程是一个多重分形过程。在崩解达到一定程度后,崩解碎屑物的颗粒级别不再发生变化,软岩吸水膨胀崩解停止,此时崩解物的分数维亦达到一个不再变化的临界值。该临界值可用来定量表征软岩崩解的机理。该结论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投影寻踪模型在膨胀岩判别与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元春  尚彦军  曲永新 《岩土力学》2010,31(8):2570-2574
由于泥质岩富含黏土矿物,尤其是成岩程度较低的中新生代泥质岩常具有显著的膨胀性,而成为膨胀岩的主要类型。在对现有膨胀岩判别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后,提出以蒙脱石含量、胶结系数和比表面积作为泥质岩膨胀性判别与分级的三大指标。基于投影寻踪模型方法,以新疆大坂隧洞工程中采集的20个泥质岩样为样本进行了分析。根据20个样本最优投影值的移动平均趋势线,该处泥质岩的膨胀性可分为非膨胀、微膨胀、弱膨胀和强膨胀4个等级。与较为常用的岩块干燥饱和吸水率指标判别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选指标和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膨胀岩体中的湿度应力场理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软岩工程中的岩体一般为膨胀岩体,受水作用后的应力应变场分析问题十分困难。本文提出了分析膨胀岩体受水作用的湿度应力场理论。重点讨论了建立湿度应力场理论的两大要素:膨胀岩石含水率变化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和岩体中湿度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湿度应力场理论的控制方程和用该理论分析了简单的平面轴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淮南,铁法煤矿膨胀型软岩力学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胀型软岩由于其性质的复杂性和工程的严重危害性而成为我国煤矿工程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膨胀型软岩能与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使含水量或体积发生变化,是地质历史长期作用的产物,随着时间场和空间场的不同,其力学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作者根据对淮南5个煤矿、铁法2个煤矿软岩的实际研究,总结二者在成份、物理化学特征、力学性质以及膨胀机制等方面的差异,为工程有效支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