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江河口发育的现代过程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江河口位于粤东的海山岛—南澳岛—表角内侧,它是在韩江古河口湾的基础上经韩江和榕江水系泥沙的堆积及韩江三角洲的逐渐发育形成的。韩江口既接纳着韩江五大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赵焕庭 《海洋学报》1982,4(5):595-607
珠江是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总称.根据珠江河口区域的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通常把东江的石龙、流溪河的江村、北江的芦苞、西江的羚羊峡和潭江的石咀等地以下下游交织处称为珠江三角洲,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处于同一个动态体系,其上游为河谷平原,而在毗邻的南海北部大陆架上为现代三角洲水下部分(前三角洲沉积),展布到约-45米,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韩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韩江三角洲5个验潮站的潮位资料,应用高斯滤波器对月均验潮序列进行低通数字滤波,消除验潮序列中短周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由本征函数分解的特征模态计算韩江三角洲区域的水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珠江韩江三角洲海岸变迁遥感解译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建立遥感识别标志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珠江、韩江三角洲的海岸变迁及河道演变进行了研究,划分了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和古河道遗迹,并对三角洲的古岸线特征,形成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差别和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的含意有二,一是自开封以下北到河北省的海河入渤海南到江苏的海州湾入黄海,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属于华北平原,或黄河口的大三角洲。二是自山东省利津县,北到套儿河,东到淄脉沟,总面积为10000平方公里,现称小三角洲,或河口三角洲,本文着重论述黄河口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群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的现状 “长江三角洲”本是一个地理学的名词,它的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位于三角洲上各个市的行政区,常常超过三角洲平原的界限。由宁、镇、扬、苏、锡、常、南通、上海、杭、嘉、湖11个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它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潮汕地区现有人口1200余万,有海外华侨700余万,这样的人口分布与它毗邻海洋有密切关系。6000a来随着韩江等三角洲平原的向海扩张和海上交通的发展,以致人口猛增,并大量向海外移民,为我国著名侨乡。  相似文献   

8.
南海东北部沉积环境和沉积演化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本区沉积环境特征,划分为4个沉积相,阐明了各相带的特征标志及其相互关系。并从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物的特征、分布和沉积相以及韩江三角洲沉积过程,结合珠江三角洲发育阶段的对比,初步认为南海东北部的沉积物是多次海退和海进作用形成的,其沉积演化模式似可分为3个沉积旋回的6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位于渤海西岸,南起黄河口,北至东亭县大清河口,两河口相连围成的渤海湾水域面积约为144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650公里,包括天津市及河北省和山东省部分岸线。区内黄河、海河及滦河三角洲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属华北大平原一部分。由于入海河流每年约携带13亿吨泥沙入海,湾内淤积作用显著,并形成我国著名的粉砂淤积泥质海岸。潮间带规模宏大,宽度一般达4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是一个热带海岛,面积约341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470公里。除基岩(玄武岩,花岗岩)海岸和沙岸(包括三角洲海岸和泻湖海岸)外,沿海还有热带特有的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全岛有滩涂面积约38.5万亩,海洋渔场7800平方公里,适宜于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全岛海岸线迂回曲折,有大小港口68个。海南岛位于热带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相当丰富。沿海年日照时数在2069—2750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能量在123—141千卡/厘米~2之间,极有利于发展晒盐业和进行太阳能的研究利用。沿海年平均气温23.4—25.4℃,≥10℃的年积温达8562—9255℃。冬季  相似文献   

11.
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160×10-6,重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42×10-6,稀土元素总量约为202×10-6,轻稀土元素的含量约为重稀土元素含量的4倍。现代三角洲的前缘斜坡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总量依次大于前三角洲、现代三角洲向晚更新世三角洲过渡区及晚更新世三角洲区。三角洲不同区域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相同,均呈现Eu的负异常,δEu介于0.64~0.70之间,平均0.67,在河海相互作用下,随着河流动力的减弱和海洋动力的加强,Eu的负异常加大。南支外Ce的异常与河口锋带有关,晚更新世三角洲Ce的异常与台湾暖流有关。轻稀土元素在现代三角洲前缘斜坡较富集,而重稀土元素在前三角洲区富集,REE在沉积物中的解吸或部分溶解过程是控制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长江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的REE受到粒径和盐度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2.
淮河三角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自然地理概况 淮河三角洲系淮河下游段(1194年被黄河袭夺)在入海河口一带的滨线锥体沉积,位于江苏东北隅,为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由清江市向北东沿废黄河道呈50°辐射的乌足状展布。其前缘在灌河口—射阳河口一线。地形标高由顶部的13米向东缓降至2米左右;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一,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图1)。 三角洲地势低缓,气候温润,水系发育,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地貌发育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等共同形成的复合三角洲,面积8601.1平方公里,在中国四大三角洲中占第二位。近年来,为了配合制定珠江三角洲的综合整治规划,我们对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根据~(14)C测年、沉积相分析和孢粉分析等,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广东汕头南部近海晚第四纪埋藏古河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PULBE甚高分辨率地震地层记录的研究表明,广东省汕头市南部近海埋藏有古河曲,曲率半径为6—7.km;发育有主河道和主、支汊道。主河道宽2—3km,最深约25m;汉道宽200—1500m,深4—5m。在弯道处,主槽强烈东凸,侧向侵蚀显著。古河曲的形成在距今14kaB.P.之后,随着晚第四纪末次海面上升,在距今约12.3kaB.P.,古河曲的远岸部分开始淤浅,距今约11kaB.P.时整个河曲被淤平而消失;尔后,古河曲的近岸部分被韩江现代水下三角洲所掩埋。古河曲为古练江的一部分:从现在的练江口附近向东流去,在企望湾口转向南,再顺时针拐弯流向海洋。  相似文献   

15.
一、长江河口与三角洲海岸的基本特徵1.长江河口及三角洲海岸概况长江三角洲西起江苏镇江.北抵扬州、泰县,海安青墩:东面与南面分别濒黄海、东海与杭州湾,面积约五万平方公里。长江口迳流量大,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9200米~3/秒,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92600米~3/秒,年平均迳流量达9200亿米~3,年输沙量约5亿吨].潮流也较强,属半日潮河口。河口(中浚)最大潮差为4.62米,洪季大潮涨潮总流量为50亿米~3。枯水期潮区界可达距河口621公里的安徽省大通,潮流界位于距河口319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指的东海区是根据渔业区划的划分,应该包括东海和南黄海的部分海区。东海总面积约为77万平方公里,其中200米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面积约为53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为370米,最大水深达2 719米;长江口以北的南黄海大陆架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所以,东海区大陆架面积约为62万平方公里,海  相似文献   

17.
韩江三角洲第四纪构造特征与区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江三角洲第四纪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断裂,断块运动以及与其相关的第四系,岩浆,温泉,地震和构造应力场等,结合潜在震源区,灾害性地质等分析,按稳定程度自高而低把本区依次划分为棉湖-归湖次稳定区,潮阳-饶平次稳定区,普宁-潮州次不稳定区和广澳-南澳次不稳定区。认为自陆向海稳定程度降低的看法过于笼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和相关研究,结合研究区域背景,分析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结果显示,岸线演变在发育阶段和侵蚀阶段分别为向海延伸约90 km和侵蚀后退约22 km,面积相差约800 km2,三角洲地貌演变表现为岸线平直-曲折-平滑-平直的过程。在废三角洲陆海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运用演化模式分析三角洲的演变过程。该三角洲演变可以分为7个演变阶段,发育期在径流和潮流作用下以沙洲并陆淤积延伸方式进行,侵蚀期在波浪和潮流作用下以沙洲合并侵蚀后退和淤积外长交替侵蚀的方式。泥沙输运、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废三角洲的演变有重要影响,巨量的来沙是三角洲发育的原因,泥沙平衡被打破是侵蚀的主要原因。发育期中,泥沙输运影响淤积速度和位置,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黄河河道迁移、输沙量和产沙量;侵蚀期中,泥沙输运影响侵蚀状态,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岸带冲/淤,气候变化将影响三角洲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西自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南至莱州湾畔的小清河口,总面积约为五千四百余平方公里。由于黄河带有大量泥沙流入渤海,造成河床抬高,河口向海延伸。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再能适应泄洪排沙的要求,水冲破堤坝,通过三角洲的低洼地流入渤海,形成新的河道。淤积—延伸—摆动—改道,使黄河三角洲的地形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高分率单道地震资料,在海南岛西南海域发现了一套晚更新世埋藏古三角洲,命名为琼西南三角洲。根据钻井资料的AMS14C与OSL光释光测年结果,初步确定琼西南三角洲顶、底界面的年龄分别约为33.2ka和45.9ka。经粗略估算,该三角洲分布面积约2.5万km2。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推断该三角洲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南岛西部并向外推进。该成果对研究南海西北部晚第四纪气候及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为油气勘探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