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中溶解气体的分析,要经过采集水样或气样。然而目前采用的玻璃容器取样有许多弊病,作者经过调查,认为聚乙烯/莎林/国产尼龙三层共挤复合膜可作为软取样装置的原料。经过对比实验证明,用复合膜制成的软水袋在其稳定性和密闭性上都达到了分析精度要求,同时它又具有玻璃瓶所没有的许多优点。因此,作者认为用复合膜制成的软水袋完全可以代替玻璃瓶在天然水气体分析中广泛应。  相似文献   

2.
从地电观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系统误差的大小决定于装置系数K值、取样电阻RI及测量ΔV和VRI的准确度.在地电仪中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RI,采用"浮空”测量法及采用同一个动态范围大、线性度高的A/D转换器测量ΔV和VRI,可以减小地电阻率观测的系统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浮空”测量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氡观测一直以模拟水氡观测为主。模拟水氡观测是地震监测预报中前兆观测的重要测项,一直采用定时取样、鼓泡、测值计算及数据入库等一系列人工观测手段。其观测方法落后,且带有较大程度的人为操作误差,使观测数据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鼓泡”是模拟水氡观测过程的关键环节,鼓泡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水氡测值的准确性。通过对传统模拟水氡鼓泡装置进行改造,研制出一套适用于所有模拟水氡仪器的自动鼓泡装置,解决传统人工鼓泡过程中鼓泡时间与鼓泡速率不规范对水氡测值产生较大干扰的问题。自动鼓泡装置可降低鼓泡操作难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水氡观测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4井因受井区地热开发的影响,于2008年12月断流停测。2010年对原观测井口装置进行改造,开始进行抽水观测水汞试验研究。在新的观测方式下,为确保观测数据稳定、可靠,本文从抽水观测的观测条件方面,对不同取样位置和抽水时间对水汞测值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抽水时间和不同取样位置抽水观测对水汞测值影响不大,这一结论与水汞本身的化学特性相一致。认为在没有自流井的地区,只要选择灵敏的观测点使用抽水方式采样,固定观测条件,依然可以进行水汞监测。  相似文献   

5.
随着固体潮磁带记录的引用,在格式变换、取样、标定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对1分钟间隔的固体潮磁带记录的取样和预处理已有讨论。由于固体潮观测装置又可以作为长周期的地震仪,5秒钟间隔的固体潮磁带记录,一方面有益于提高观测精度,另一方面又可用来研究地球的自由振荡,因此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记录方式。本文讨论这种记录的再取样及预处理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引言 地下水中溶解气体的观测,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水质调查研究中是一项经常做的项目。近20多年来,作为监测地震前兆的方法,更在国内外较广泛地开展起来,且取得了一些较好震例资料(张炜等,1992;蒋凤亮等,1989),在为各种目的所进行的溶解气体取样方法,多年来基本上都采用大口试剂瓶(内含球胆)作为取样、脱气装置(图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取样装置内用来脱气的球胆对溶解气体总量及其组分等观测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另外,还发现文献(地矿部地下水标准检验方法编写组,1988;…  相似文献   

7.
从地电观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系统误差的大小决定于装置系数K值、取样电阻RI及测量△V和VRI的准确度。在地电仪中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RI,采用“浮空”测量法及采用同一个动态范围大、线性度高的A/D转换器测量△V和VRI,可以减小地电阻率观测的系统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浮空”测量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系数与电流的空间分布及电极位置有关,应针对不同的观测装置进行计算。本文以江苏省江宁地震台垂向观测为例,利用传统垂直观测装置系数方法、全空间及不完全全空间方式计算装置系数,比较不同装置系数对垂向观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完全全空间并考虑井距的装置系数计算方法适合江宁地震台垂向观测。  相似文献   

9.
进行每天一次定点、定时、定量人工取样观测的下关温泉水汞进行24小时整点人工加密取样观测实验,研究并讨论人工取样水汞24小时日变化与日测值的关系,为汞量异常时的人工加密观测提供预研究依据,以期更好、更充分地捕获水汞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0.
气体数字化观测气水分离装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陈华静  张朝明  朱方  李罡风  余华扬 《地震》2002,22(1):104-110
1995~2000年气体前兆观测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台站观测方式由原来的人工取样发展成为连续的数字化自动观测。但实现这一技术的基础环节(气水分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观测井气水分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于不同条件并孔的气水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水氡取样环节中,除应取的主样和副样外,还需对水氡井进行定时引水,以保证所取水样更接近深部地下水天然动态。然而,在实际观测和操作中,由于人工引水时间因人而异,以及水泵的新旧与功率大小的不稳定,致使观测数据中带有一定误差。引水装置改进后,用自动控制装置对引水量进行定量控制,消除了一些随机影响,提高了观测数据精度和辅助测项—水位资料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H2S自动化观测的实现途径,制定了H2S自动观测技术方案,对漂浮式脱气-集气装置及试验设备进行了改进,将该方案应用于新疆新25号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报警检测设备代替人工H2S测试是可行的,设置脱气-集气装置、采取适当技术措施避免气路堵塞是获取连续稳定观测数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地表点电流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将地电阻率台站地下介质简化为水平层状均匀介质模型,以点电流模拟地表干扰电流源,针对对称四极观测装置,利用转换函数滤波器法计算电流大小、方位角、距离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1)计算方法。地电阻率采用对称四极观测装置,AB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电极均位于地表,测区采用EW和NS两个相互垂直测向布极,中心点为O。选择理论对称四极装置的奥尼尔滤波器(O’Neill20),依据姚文斌(1989)利用转换函数滤波器法计算地电阻率表达式计算对称四极装置地电阻  相似文献   

14.
1976年唐山地震震时和震后变形的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方法拟合唐山地区1976-1985年观测到的地震震时和震后的水平与垂直地形变,反演华北板块下方深部物质的流变学性质.模型采用多层弹性覆盖层与线性粘弹性层的有限块体,发展断层面上存在着位错运动,并用正交设计法拟合观测数据.模拟计算表明,华北板块下方软流层粘度为7.1×1018Pa·s;上地幔粘度为2.1×1019Pa·s.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的地球物理勘探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的勘探环境选择合适的观测方式和观测装置一直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井.地三极和地.井三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对起伏地形下典型地质体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正演响应的结果表明井-地联合装置比单一地表装置大大提高了对目标地质体位置的分辨能力.当采用井-地三极装置进行观测时,地形会导致异常响应的位置发生偏移,形态无明显改变;而采用地-井三极装置进行观测时,地形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异常响应的形态和位置,很难有效推断目标地质体位置.  相似文献   

16.
水氡与气氡动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首先介绍了模拟和数字化方法观测地下水氡浓度所使用的仪器及其工作原理,然后对昌黎井、怀来4号井和矾山井的模拟(水氡)和数字(气氡)资料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认为仪器工作原理和观测步骤基本相同,但采样(集气)环节有所不同。模拟方法是取一定量的水样,人工采集水样中的气体,然后观测;数字化方法是自流井(泉)的水流经脱气装置自动采集气体,气体样品自动进入观测装置。取样方法的不同,对观测资料的短周期变化特征有影响,但两者的趋势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有水化学观测仪器设备对某些灵敏气体进行观测,比如使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断层土壤气氡、二氧化碳、气体观测的实验研究,并且给出了集气、采气装置的构成方式.氡气和气体观测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使用水氡观测仪器和气相色谱仪.而土壤二氧化碳观测方法可采用碱溶液吸收法,采样时采用真空负压采样法或常压自然吸收法两种方式,还提出了氡气观测中设计采样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电磁扰动方法作为捕捉地震短临异常的较好方法之一, 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广泛重视. 在没有电磁事件时, 观测仪器记录到的是没有规则的背景电磁场, 无法确定观测系统运作是否正常. 本文按照《地震地电观测方法电磁扰动观测》(DB/T35-2009)标准要求, 研发了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电磁扰动观测系统检查装置, 目前已成功应用到了观测台站. 台站每月定期启动检查装置, 确定电磁扰动观测系统日常工作是否正常; 在记录到一些异常事件后, 也可以及时启动检查装置, 为判别异常事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使用常规脱?集气装置,达不到观测气量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化学气体观测质量。本文以松山观测泉为研究对象,结合台站观测条件,通过技术改造和实验研究,制作了恒流溅落式脱?集气装置,对气氡观测结果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获得了完整的年动态变化曲线。观测结果表明,该脱?集装置能够较好地解决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存在的流量、气量、水量不稳定的问题,使气氡观测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为全国其他小流量、低水头观测泉脱?集气装置的技术改进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0.
JSZ-2型自动测氡仪是观测地下水中氡气浓度连续变化的重要设备。整套仪器由玻璃质连续脱气装置,时间程序自动控制装置,闪烁探头脉冲计数装置和数字重复打印记录装置构成。仪器按震情能进行间歇或连续观测,最高可测水氡1000埃曼,误差<±10%,观测结果和时间同时打印表出。Q_水=2.0升/分,Q_气=200~450毫升/分,灵敏度~800脉冲/分/埃曼,脱气效率~50%。通过各种条件试验和地震现场及定向爆破观测考核,该仪器与国内外类似连续测氧仪相比,具有直观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等特点;尤其是玻璃质脱气装置更具有抗腐蚀,易清洗,成本低等优点。故利于普及推广,基本上满足当前水氡观测工作和地震予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